
一
1997年12月8日,我正在西安参加有关会议,忽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儿媳平安地生了个千金,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会议刚结束,我就立即驱车回渭,直奔市中心医院。
接过襁褓中的小孙女,望着她粉嘟嘟的面庞、娇嫩的肌肤及甜蜜睡觉的样子,我心里那种温馨、美好的感觉,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觉得怀抱着的,是我家的血脉,是我家生命的延续,是我家世代传承的希望。因此,当得知她出生当天曾因病进过高压氧舱时,我不禁流下了爱怜的泪水——亲情使然,忍也忍不住的。
当天夜里,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硬凑了一首“诗”。后即恭请书法家吴老师挥毫疾书,装裱入框,挂在了我的卧室。小诗的内容是:
丙子盛夏结秦晋,今冬喜得小千金。
眉清目秀灵气旺,乐煞满门刘家人!
小孙女的出生,不仅给我家增添了喜气,更带来了无限乐趣。
尽管做饭、洗尿布之类的家务活给妻增添了不少负担,但她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每天都是笑逐颜开,连走路时步子都轻快了许多。因为刚47岁的她,就抱上孙子当了奶奶,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我75岁的老母亲,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腰不痛了,腿不酸了,整天都是乐呵呵的,尽情地享受着四世同堂的骄傲和温馨。
每天下班回到家,我就会急忙跑进房间,抱起孙女逗弄一番。朋友在我家打牌时,我常常抱着她,一边在牌桌旁转悠,一边轻轻地哼起家乡古老的童谣:
嗷——嗷,我娃睡!猫推碨,狗点灯,老鼠哭得害眼疼!
没啥盖,盖席片!没啥枕,枕棒槌!棒槌滚得咕噜噜,我娃睡得呼噜噜!
我娃乖,吃奶奶。你爸上会(赶集)没回来,提个笼笼拾白菜。他把笼笼撂——啦,我娃看见笑——啦!
我念的这些童谣,常逗得打牌的朋友们哈哈大笑。他们因此嬉笑我说:“自从有了孙女,怎么一下子变成婆娘调调了?”于是我家更是溢满了笑声。
我念的这些童谣,全是儿时长辈们念给我的,这时我又把它念给了我的孙女。这使我想到,小孙女的出生,在使我家血脉得到传承的同时,也使我们家乡古老的童谣,伴随着传承了下来——自然,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继而又使我想到,文化的传承,其实是依附在生命传承基础上的。因此一个民族只有强盛,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其民族文化才会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我儿媳自不必说,我儿子对女儿更是喜爱,下班后常抱着她玩。后来,他硬是不顾家乡世俗文化的忌讳,给女儿起了个别致的名字。其中竟有一字,与自己名字中的字相同。

小孙女和爸爸(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