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支持三线建设
1965年6月,中共陕西省委基本建设工作委员会要求,“地方必须尽力支援三线建设,要大搞人民战争”。支援任务包括地方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临时工指标、口粮补贴、征用土地、服务网点设置、蔬菜生产供应、双职工的安置和职工子女上学等问题。根据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民工的作用,配合主体建筑力量搞好“三通一平”“干打垒”和地方材料生产。动员各行各业大力支援三线建设。凤县人委(1967年后称县革命委员会),据此充分动员全县人民和各行各业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节 支援三线建设组织领导
成立县人委支援工业建设领导小组
1965年成立,县委书记李恒顺任组长,县长鱼笃任副组长,武装部、县计委、土地局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统一协调三线建设有关事宜。1966年8月9日,凤县人委成立地方材料联合办公室,周振声、蔺岁存负责具体工作。
成立红光人民公社
1966年2月,凤县为了协调、组织对国家103工程的征地、拆迁、建设、蔬菜供应等顺利进展,增设红光人民公社,驻地马鞍山。辖原属河口公社的国安寺、青崖沟、杨家庄、王家岔、马鞍山和凤州公社的邓家台、磨湾、园艺场共8个大队32个生产队。是全县唯一的工农结合、厂社结合管理的公社。公社书记由红光机械厂负责人季有担任,公社主任由副县长赵一清担任。
第二节 服务三线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机砖厂
1965年4月15日动工,凤县在七里坪新建年产2000万块砖瓦厂,6月正式投产。主要供给红光和双石铺地区三线单位用砖。1970年,在韩家楞建成年产1500万块砖的留凤关机砖厂,主要给8602工程供砖。
修建河口至靖口简易公路
1965年10月28日,宝鸡专署将河口至太白县靖口公路列为三线建设公路,拨款11万元。1965年底至1967年2月,河口、岩湾、平木三个公社民工分段开通河口至平木46公里简易公路,共投工20余万个(日),修中型桥梁3座68米,涵洞49道,防护工程910米。1967年3月又抽调400余人,修通平木至靖口公路9.8公里。
修建酒奠沟至温江寺简易公路
1965年,凤州、温江寺两公社民工修通酒奠沟至温江寺公路,全长8.3公里。
修建双石铺至唐藏简易公路
1965年、双石铺、唐藏两公社民工修通双石铺至唐藏简易公路,全长31公里。
凤汉110千伏送电线路
1966年,西北电管局在双石铺设立西安送变电工程指挥部,9月1日开始架设凤汉110千伏送电线路,是年底架通。1970年,凤县供电局在黄牛铺、三岔河、唐藏、三岔等处修建692变电站、向阳变电站和693变电站,以保障黄牛铺、唐藏、三岔、南星、温江寺地区的三线建设用电。
第三节 服务三线生活设施建设
商业服务网点
1965年,凤县商业局投资7万元,在龙口兴修凤县龙口综合批发商店,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投资3万元修建马鞍山商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县联社投资6万元,修建龙口供销社和七里坪供销社,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1966年,商业部门在邓家台、国安寺修建商场。1970年设立双石铺菜场,龙口菜场、马鞍山菜场,修建安沟门综合商场,设立双石铺酱货场、龙口酱货加工厂。
金融服务
银行系统在温江寺柏家坪设第一办事处,在唐藏设第二办事处,在马鞍山设红光办事处。共投资2.1万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教育卫生
1966年,文教局扩建双石铺小学,投资2.4万元。修建龙口小学、河口初级中学。1970年扩建凤县中学、唐藏中学、留凤关中学、三岔小学。1971年,增设黄牛铺、河口、凤州、留凤关初级中学高中班。
1966~1968年,凤县卫生局扩建凤县医院,新建凤州、黄牛铺、唐藏、河口、龙口、留凤关各地段医院。
公路养护
1968年,公交局增设桑园道班、黄牛铺道班,扩建留凤关道班。
216微波站
1976年3月,凤县人武部、组织基干民兵1455人,以营,连、排、班建制,在秦岭庙王山(海拔2361米)修建代号为“216”的微波通讯工程。为三线建设单位和凤县人民提供电视信号接收插转服务。
第四节 其他服务
批拨三线建设用地
三线建设开始后,县人委(革委会)及时给各三线单位批拨建设土地。1965~1973年3月,三线建设占用河川地6360.19亩,占全县河川平地总面积39640亩的16.1%,占用非耕地772.24亩。因为堆放材料,三线单位临时租用耕地725.95亩。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特事特办,允许三线单位铲除青苗。三线建设过程中,全县搬迁居民165户,拆房302间。
增加火车停靠密度
1972年,进驻凤县的三线建设单位达到36个。驻双石铺和经双石铺的就有20家。许多三线单位的职工来自北京、天津和东北三省。为了三线职工出行方便,凤县革委会报请西安铁路局在双石铺火车站增加了特快和直快客车停靠。一个仅有76公里铁路的山区县,特快直快连停三站(双石铺、凤州、秦岭)在全国绝无仅有。
安排三线职工家属落户
至1972年,三线单位到凤县的职工达到19877人,家属达9938户39754人。其中农业户口家属4969户19876人。县革委会会同各公社,就近安排三线单位农业户口家属插队落户,时指标极度紧缺,县级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三线单位家属农转非。许多三线单位职工家属被安排当民办教师或组织起来参与三线单位的自我服务。1980年以后,三线单位职工子弟参加高考,享受单位委托优惠待遇。11所中学、103中学、107中学、171中学、165站中学,每年有数十名学生被哈工大、西工大等重点院校降分录取。
解决三线单位物资供应
1970年,进点中央、省、部队31个,连同建筑工、安装施工队伍和职工,仅三线建设就有6.1万人,相对于时有9万人口的凤县,物资供应压力巨大。县革委会在双石铺铧厂、桥头庄、凤州公社凤州大队和南星公社留凤关三队等地设立蔬菜队,由国家提供菜农粮食补助,鼓励各生产队种好蔬菜,供应给三线单位。同时设立凤县蔬菜公司,专事三线单位的蔬菜供给。县革委会要求大力发展养猪事业。1971年,全县9个公社,89个生产大队达到《纲要》目标,瓦房坝公社实现一人一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线单位肉食需求。粮食、商业部门调运河南、甘肃和陕西省内大米、蔬菜、粉条、冻肉、土豆等生活物资,努力保障三线单位生活物资供应。
地方建材供应
三线建设建筑用材规格高,大批东北松,机制砖瓦通过铁路运抵凤州,双石铺、黄牛铺、东河桥等火车站。凤县搬运社和当地农民及时卸货。各单位车队将砖瓦、木材运达施工现场后,由所在地社员及时卸车,仅此一项即达数百万吨。建造临时工棚和简易房所需原木,由木材公司及时供应。农村供销社组织社员割竹子,双石铺、凤州、龙口城镇居民为三线建设编织竹箔筛沙石。三线建设期间,凤县扩大兴隆场采石场规模,在凤州油房沟、三岔杜家河新建采石场,采石供应邻近三线单位砌房基、修河堤、建护坡所用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