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36 齐义继母

这是关于一位母亲的故事。齐国有一位继母,前妇生一子,自己生一子。丈夫去世之前,嘱她善待前子,她满口答应了。两个孩子在路边玩,正巧有人相斗,有一人死在了路边。官兵来追捕时他们正好在旁边,便被抓起来审问。哥哥没有办法,只好承认是自己杀的,但弟弟也争着说是自己杀的。相持不下,便禀报于齐王。齐王认为不能两个都治罪,让相国问他们的母亲,两人的善恶和品行。母亲含泪说:可杀小儿子,因为大儿子是前妇生的。她曾答应丈夫照顾前妇之子。

刘向《列女传·节义传》:

齐义继母者,齐二子之母也。当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者,吏讯之,被一创。二子兄弟立其傍。吏问之,兄曰:“我杀之。”弟曰:“非兄也,乃我杀之。”期年,吏不能决,言之于相,相不能决,言之于王。王曰:“今皆赦之,是纵有罪也。皆杀之,是诛无辜也。寡人度其母,能知子善恶。试问其母,听其所欲杀活。”相召其母问之曰:“母之子杀人,兄弟欲相代死,吏不能决,言之于王。王有仁惠,故问母何所欲杀活。”其母泣而对曰:“杀其少者。”相受其言,因而问之曰:“夫少子者,人之所爱也。今欲杀之,何也?”其母对曰:“少者,妾之子也。长者,前妻之子也。其父疾且死之时,属之于妾曰:‘善养视之。’妾曰:‘诺。’今既受人之托,许人以诺,岂可以忘人之托而不信其诺耶!且杀兄活弟,是以私爱废公义也;背言忘信,是欺死者也。夫言不约束,已诺不分,何以居于世哉!子虽痛乎,独谓行何!”泣下沾襟。相入言于王,王美其义,高其行,皆赦不杀,而尊其母,号曰义母。

古人称此为“义”。而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正常关系,是“情”,当然其中也包含着“诚”与“信”。在一般的情况下,许诺是一回事,可是在突发的非常事件中需要做出某种抉择时,很可能是另一回事。这位母亲之所以伟大,不仅是疼爱自己的骨肉,也怜及其他的亲人。所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

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中的《齐义继母》图,画的是三人面对追吏,前母之子拿着匕首承认杀人,可是齐继母却指着后母之子(也就是她亲生的儿子),说是他杀了人。这不是“谦让”,而是对于生命的决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如此复杂而微妙,正由于此,才塑造出了人间的文明。

齐义继母

上图: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东壁画像。原石画面分五层,本图在第二层。此为《金石索》木刻摹本。下图:此为嘉祥《齐义继母》图之拓本。原石残破严重,拓本已经修补,两图可相互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