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格”
社会上谈及清华校史时,经常会有人津津乐道于一些名人破格进入清华,既表扬当年招生的不拘一格与慧眼识英才,更在于表达对于当下大学招生的不满;甚至更有学者认为名校就应该勇于破格。名校招生是否应该勇于破格暂且不论,我们先来看看四则材料,它们有个人回忆,也有他人研究,也有新闻报道。
徐士瑚:“1925年清华大学部初创,尚无院系建制。入学考试时,学校只列出报考12门类——国文、英文、历史、教育、哲学、法律、政治、经济、物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我报考了英文类(后改为西洋文学系)。我的考分英文83分,数学只23分,平均分数68分。很可能清华校方认为我报考的是文科,所以数学虽不及格仍录取了我。”(1)
张民觉: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张民觉当年考大学,北京大学、师范大学都没有考取,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他。因为他平时对陈桢教授的生物学著作读得很好,因此生物学的分数考得“奇高”。(2)
钱锺书:1929年,钱锺书报考清华大学。虽然国文、英文考得不错,但数学只考了15分。后来,已经成为大师的钱锺书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躬申谢”(3)。
吴晗:吴晗于1931年首先报考北京大学史学系,尽管文史和英文都得了一百分,但数学得零分,而北大规定考生有一门科目得零分就不能录取,因而他没有被北大录取。为此,他只得又去报考清华大学历史学系,考试结果同样数学还是零分,文史和英文是一百分,清华大学也有与北大相同的规定,但却以吴晗文史成绩特别优秀为理由,将他破格录取。
无疑,这些都是从正面去看待的美谈佳话。诚然,每个人资质、禀赋不同,单纯用分数一把尺子去衡量,肯定有不足,这点毋庸置疑。因此,大学选取人才,能够不完全囿于分数,或不完全囿于某科分数,发掘出在某些方面有潜力的学生,自然是好事。但这样的例子传多了,则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如果优秀人才都需要破格才能进清华,那是不是说“格”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格”把这些有潜力的人才都挡在外面了。既然“格”有问题,为什么不去改变“格”以让它更加合理、而总是临时性的“破”呢?面对这样的疑问,首先应该问的是:当年的“格”到底是什么?
对大学招生来说,“格”就是录取标准。在主要以分数为标准的时候,“格”主要指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考察1925—1933年清华学校大学部和清华大学录取标准,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录取分数线是各科总平均47分,且不考虑单科成绩。(4)徐士瑚平均成绩68分,已经达到了录取标准,并不存在数学只考了23分而被破格录取的问题。1925年入学的考生中,还有一名学生国文成绩在20~25分之间,(5)也应该是总平均达到47分而被录取。因此,无论是徐士瑚,还是国文考了20多分的学生,都是正常录取。
钱锺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当年总平均、国文英文数学三门平均不低于40分,国文和英文要求不低于45分,数学不低于5分。(6)对钱锺书来说,国文、英文很好,不成问题。至于数学成绩,钱锺书自己说不及格,似乎也不是“零分”的意思。而坊间流行说法是钱锺书数学成绩为15分。如果属实,则也已经达到5分的录取线,并不存在“破格”的问题。
张民觉也是1929年考入清华,张民觉自己的回忆是:
1929年我在太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就去北京投考北京大学、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结果北大、师大我都落了榜,而清华却录取了。可能是由于我在中学时,曾熟读陈桢先生著的《生物学》,因而生物考分很高。(7)
显然,张民觉本人没有说自己破格,因为没有他的分科成绩和总成绩,是否真属于“破格”,尚待材料的进一步挖掘。但很可能是研究者看到张民觉的回忆,在北大、师大落选而清华录取情况下,想当然地认为清华“破格”录取了张民觉。
关于吴晗是否破格,清华大学校史馆刘惠莉通过细致考察,表明1931年吴晗以插班生身份考进清华,文史成绩优异,且插班生考试没有数学;吴晗是正常被录取而非破格。(8)
平心而论,“格”是规则、是规矩,理应随着形势变化,破除、扬弃不合实际的部分,做出修正,否则就会故步自封。但另一方面,“格”也应该是明确的、权威的,并且相对稳定的。从公正、公平的角度,“守格”与“破格”是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规矩是不能随便破,否则就相当于没有规矩。
揆诸清华实际,周诒春、曹云祥、梅贻琦、潘光旦、蒋南翔等清华领导,始终在努力地维护公平、公正的招生规则,率先垂范,形成了良好的传统。
因此,前述这些学生是依照清华的“格”进来。纵观清华百余年,的确有极少数优秀人才通过变通进入清华,但绝大部分是通过严格选拔入学清华,这恰恰证明清华的“格”是行之有效的。换言之,清华历史上人才辈出,主要不是“破格”,而正是坚持“守格”的结果。
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出现后人美化前人,很大原因在于后人往往把自己所处时代投射到历史。比如考试60分才算及格,低于60分录取就是破格;比如对僵化的选拔制度不满,等等。但无论如何,历史不能在错误的认识下有意无意地去美化。
引用清华校友、著名教育家孟宪承关于大学招生的话来作为结束:
大学学生的应该严格选择,已为大家所公认,我们也无须费词。我们以历年大学入学考试的经验,看到青年报名的拥挤,看到他们成绩的相差,看到他们远道奔走,同时投考数校的困苦,常不禁恻然地、被引起极深切的同情。可是大学对于每一个投考学生的去取,虽经过很慎重的衡量,而到底不能不以全力来维持严格的标准。这在大学是为完成它的最高任务所必需,并不是漠然坐视青年的失学。倘使竟有一部分的青年失学,那也应同时归咎于中学训练的没有充分,大学以外各种专科学校的没有多多设立,而不是大学入学考试独任其咎的。(9)
(1)徐士瑚:《在清华六年》,孙哲主编:《春风化雨:百名校友忆清华》,第40页。
(2)黄延复:《五级金庆志略》,《清华校友通讯》,1983年,复第8期,第4~5页。
(3)《民国大学破格录取零分学生》,《文史博览》,2013年第8期,第40页。
(4)《国立清华大学历年招考本科学生录取标准》,《清华周刊》(向导专号),第41卷第13、14期,1934年,第156~159页。
(5)牟乃祚、邬振甫:《本校两年来录取学生成绩之比较》,《清华周刊》,第408期,第612~618页。
(6)《国立清华大学历年招考本科学生录取标准》,《清华周刊》(向导专号),第41卷第13、14期,1934年,第156~159页。
(7)张明觉:《困学求知回忆录》,《清华校友通讯》,1984年,复第9期,第47页。
(8)刘惠莉:《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说辨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54~158页。
(9)《大学教育》,《孟宪承文集》卷三,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