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封】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夏承焘致谢玉岑

署款:十二月十一日
用笺:浙江省立第九中学校信笺,四页



释文:
玉岑先生左右:
承假《蕙风词话》《蕙风词》三本,久已拜登。刻以校课纷总,未暇札录。此书贵处出版,年假回里,能为代购一部否?(《蕙风词》可不必。)年来欲尽搜清人词书,在徐釚[64]《丛谈》之后者,汇为一编。见闻不广,求书又难,因循未就。朋辈师资,惟有阁下有异闻,乞不吝赐示。月前尊札谓吴门毕寿颐[65]君藏词书甚富,知曾有书疏往复否?梅冷生君顷写一目来,新购清人词集数十种,词话亦阙如也。钱先生前与符笑老论柴大纪事,顷忆得小说屠绅《蟫史》[66]之木宏纲,即柴之隐名,或有遗闻可考,便乞告之。特恐稗官类书,不足赞大雅典册耳。敝校假期约在夏正十二月半,蕙风书如年假中觅得,请迳寄温州杨柳巷,并乞开值若干,不必客气。(沪上如在寄售,乞示局名。)
朱少卿闻在淮阴王益严处,亦文在此颇洽舆情。明年如无变更,弟当仍旧贯。月得百四十金,尚足敷衍。惟僻地买书不便,极苦痛耳。明春动定,便祈告我。附写一词,手笔甚涩,不足示人也。
肃此。即承起居,不次。
弟承焘上 十二月十一日
钱先生乞代叱候。
林铁尊先生在杭民政厅任秘书,有通信否?
蕙风三书年假中寄还,知无碍否?
齐天乐 再到杭州[67]
战尘不到西湖路,里湖外湖春水。沤梦犹圆,歌声自稳,知换沧桑曾几。山川信美。莫告诉梅花。人间何世。留伴幽禽,共临寒碧照憔悴。 十年踪迹再到,只垂杨老了,未消佳丽。天与清狂,人惊朗咏,事业旗亭酒袂。伤春情味。又一度斜阳,一番花事。如此杭州,问予何不醉。
“天与”三句不妥,兄以为如何?
夏记:
十二月十一日,晴,休日。发玉岑常州一信,托买《蕙风词话》,告欲尽搜清人词书。在徐釚《丛谈》后者,稍变其体汇为一书。问吴门毕寿颐藏词书目,附写《再到杭州·齐天乐》一词并告钱名山先生屠绅《蟫史》中之木宏纲即柴大纪。[68]
今按:
温州图书馆古籍部藏有夏承焘未刊日记五册,分别为民国十一年日记第三册(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至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民国十二年日记第二、三、四册(一九二三年年二月十六日起至一九二四年七月三十日)、书卷养寿室日注第六册(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廿二日起至一九二八年七月十九日)。书卷养寿室日注第六册,正与已刊之《天风阁学词日记》接壤。
一九八一年,夏承焘因施蛰存先生之嘱,选抄部分日记,名曰《天风阁学词日记》,刊于《词学》创刊号,面世后即受学界瞩目。次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欲为之印成专册,先生爰选抄自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十年之日记(实为九年,一九三三年缺)为第一册,于一九八四年以《天风阁学词日记》书名正式出版。一九九二年,《天风阁学词日记》之二出版,收录先生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七年之日记。现收入八卷本《夏承焘集》中的《天风阁学词日记》,已由两册增至三册,第三册日记自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六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