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文化竞争力,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文化的影响力,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实现的。“走出去”战略,既是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文化发展战略。
一 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文化开放格局
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制定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战略,在境外举办多种形式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我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企业“走出去”,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宣传新局面,以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重点,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亲和力。
(一)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实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适应国外受众需求和接受习惯,力争使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境外有效落地,不断提升我国广播电视在全球的覆盖率。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世界上更多地构筑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桥梁和前沿阵地,支持和鼓励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逐步改变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
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举办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重视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选择重点国家继续组织好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我国文化在各国人民中的影响。做好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工作。中美文化交流开启新阶段,“中国文化节”谱写中俄文化交流新篇章,中欧文化交流取得全面发展,“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增进了中日友好关系,与亚洲国家文化交流保持全方位发展势头,中非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与中东地区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同澳洲拉美国家文化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在国际多边文化舞台中扮演重要角色。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按照计划中国到2010年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达到500所。我国主流媒体在境外落地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积极参与法兰克福等重要国际书展,版权和产品输出率大幅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2003年10月份,深圳先后在法国和德国举办的“深圳文化周”就是一个成功“走出去”的尝试。
发挥多元载体的文化传播作用。借助国外著名的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积极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心选择参与单位及文化产品,认真组织代表国家水平的参展、参演团队,展现我国整体文化实力和国家形象。积极参与或主办国际性书展、节展期间的文化论坛和主宾国活动等,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销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的影响。建立健全中外学者交流机制,加强与外国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国外知名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交、外贸、援外、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展演、展映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构建国际文化营销网络。重点抓好影视剧、出版物、文艺演出三大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活动给予支持。发挥我驻外机构宣传推介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文化活动中的话语权,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总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二)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
完善对外文化贸易制度,依托已有的国内知名对外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发挥其在文化“走出去”中的主导作用。
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扶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组建各类文化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发展从事演出展览、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业务的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支持国内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演艺、展览、电影、出版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开展合作,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文化中介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是文化产业化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与经济互相融合所形成的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的发展趋势。本质上,文化中介机构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文化生产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是文化市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依据之一。文化中介业依据其在文化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大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文化经纪人,2004年8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新修改后的《经纪人管理办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经纪人”的概念。文化经纪人是文化市场催生的产物。二是各类文化演出公司,三是文化拍卖机构,四是文化策展人(全称是文化展览策划人),五是文化类行业协会。在国外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早已成为一种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政府的身份正日益从市场的直接操控干预者向守护者的角色转变,反映在各文化产业政策上就是给文化发展松绑的分权化,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建立各级政府与文化方面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分权关系,这类组织正是介乎政府与具体的文化单位之间的中介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文化艺术理事会。至于经纪人制度,更是在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成正比,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而文化底蕴深厚的超大型城市,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也相对超前,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一大批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从相应的文化单位、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利用自身的优势,广泛介入文化中介服务业务,迅速发展壮大了文化中介服务行业。一批带有文化中介性质的大型文化企业和团体相继建立,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等。
企业办文化中的文化中介现象,突出表现在深圳有一大批主业并非文化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热情的企业,他们从赞助商的角色发展为具有文化中介功能的机构,这些企业介入文化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简单地作为赞助商,而是符合现代文化中介机构三个重要的本质特征,即高度介入、高风险投资和高创新理念。可以说,他们介入文化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中介现象。
(三)“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
多年来,中国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版权贸易是其中的重点,被引用率最高的“版权贸易逆差”指标即版权贸易进出口之比达到了10∶1。而2005年以来,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联合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中国图书“走出去”。这一政策当年就获得了成效。在第5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总共达成版权贸易1496种,其中版权输出为615种,为扭转图书进出口版权贸易逆差开创了新局面。2006年9月,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输出版权1096项,引入891项,取得输出大于引进的历史性突破。一个月后,在第5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展团推出展品3600多种、4000余册,达成版权输出或签约意向1936项,版权引进1254项,继续推进了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例的逆转。在第59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100多家出版单位共输出版权1928项,总金额873.24万美元;引进版权1030项,总金额238.2万美元;版权合作项目451项,总金额316.75万美元。这是中国出版单位第二次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实现合同输出数量大于引进数量。
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我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比例是7.6∶1,2005年,全国通过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引进输出比例为6.5∶1。“九五”期间,版权贸易进出口比是10∶1,“十一五”期间的2009年进一步缩小到3.3∶1,2010年缩小到3∶1,版权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中国每年参加40多个国际书展,外国展商对中国新闻出版产品高度关注,中国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国外读者及出版商对中国图书与文化的持续关注,以及国内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完成了转企改制的国内出版企业纷纷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国际出版竞争之中。近年来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呈现出四个显著变化。
其一,版权输出结构发生变化。版权输出类别更加广泛,结构有所改善,版权输出的语种涵盖的国家、地区也越来越广泛,打破了“走出去”大多流向华文市场的局面。如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的小说《狼图腾》获得了全球25种语言的版权输出;接力出版社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的8种,被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购买了全球英文版权,在美国和英国同时出版英文版,同时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发行和销售。
其二,产品输出途径发生变化。出版企业在“走出去”的方式与途径上不断探索,以开拓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一些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开始与西方著名出版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单纯的版权贸易转向合作出版。比如浙江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的《中国科技进展》丛书,2008年已出版30种,并迅速发行到全世界的主要图书馆;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和美国《读者文摘》合作出版的《文化中国》丛书,从2004年首辑出版后,以每年近20种的速度出版,现已进入美国的主流销售渠道。
其三,企业“走出去”方式发生变化。作为“走出去”的主体,一些有远见、有实力的新闻出版企业不再满足于产品、版权的输出,开始设立驻外出版分支机构。如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了伦敦分社,这是中国在英国注册的第一家以出版英文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协同下属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在法国巴黎和澳大利亚悉尼注册成立三方合资出版社;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下属的常青(美国)公司在美国合资创办了长河出版社。
其四,内容“走出去”渠道发生变化。网络出版物“走出去”势头强劲,带动中国出版以多种形式和载体走向世界。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所属VARTEC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面向欧洲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网络版;清华同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已输出到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500多所国际一流大学与科研、政府、图书馆机构采用了CNKI的资源,网上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次,海外销售额连续5年持续增长。
2006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走出去”成功案例是出人意料的。2006年1月25~29日,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组团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第33届安格雷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基地选送的漫画家郭竞雄凭借其极富中国特色和美感的漫画作品,在该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有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顶级奖项。与此同时,郭竞雄还签约世界最大的漫画出版公司太阳出版社,创作根据《封神榜》等中国故事改编的漫画,报酬高达百万美元。郭竞雄也由此成为在欧洲获得版税最高的华人漫画家。组织参展的机构是我国首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说明产业振兴基地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已经开始发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应有作用。
二 增强民族凝聚力,主动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
在全球化大潮中,随着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质疑和批判,“中国文化热”带来了新一轮书写“中国形象”的热潮。以此为契机,中国学者提出了“主动姿态的文化交流”的口号,以主动而理性的精神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建立平等对话和相互补充的平衡的世界文化生态。以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绝非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冲动,也不是为了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一个“中华帝国”的“华夏中心主义”。这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入考察和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民族精神的自觉。我们应该在文化策略上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手抓“文化拿来”,一手抓“主动的文化交流”。我们要全方位地深入认识、发现和整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有成就,从数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历史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创造上提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价值和成功模式。我们相信,只要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和气魄,我们必将摆脱自卑、自大、自恋的文化心态,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树立起自强、自明、自信的中国形象。
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两个严峻的挑战。一个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一个是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产业调整升级的考验。一方面,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强势,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然偏弱,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新技术、新媒体、新业务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能不能跟上发展的新步伐,能不能适应新的文化产业形态,能不能占据先进技术的制高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命运。因此,我们面临着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任;需要搭建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一)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
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实行新型代理配送制度,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加强以跨地区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物流为特征的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的建设。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著名品牌、辐射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鼓励资产质量好、经营规范、成长性强的文化流通企业上市。
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文化产品流通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支持立足区域、辐射全国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鼓励跨越区域、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现代文化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将已被列入规划的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纳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来建设,并享受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
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鼓励出版物发行、票务、互联网上网服务、电影发行放映等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直营连锁网络,或通过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联结方式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形成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文化产品连锁企业,使连锁业态成为文化产品流通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鼓励文化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跨地区发展,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跨国连锁经营。继续推进电影院线制改革,建设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城乡数字电影院线。
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网络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交易平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流通。按照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信用机制,研究制定文化行业电子商务规范,积极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型文化电子商务模式。
(二)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尤其是文化服务贸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文化产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以媒体业的相互准入代理和版权贸易为核心内容的对外文化贸易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主导形式。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采取种种措施,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海外市场开发和文化产品的出口。
我国是货物贸易出口大国,却是文化输出小国,文化产品贸易收支一直是赤字。在文化服务贸易领域更是十足的小国、弱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收支状况更是可怜。中国产业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服务业比重偏低,不到GDP的1/3。服务贸易结构也不合理,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仍然很低。加快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附加值,才能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传统制造业由于资源、环境等压力,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将日渐下降,而服务业中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服务尤其是内容服务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大。
培育对外文化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要创作和研发大批既代表中国民族文化又为国际文化市场所欢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产品。虽然中国传承了5000年的文化脉络,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获得了世界的尊重,但许多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还不能直接变成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还需要根据国际主流文化市场的需求,在深入发掘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二要促进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结合,以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服务质量高的“三高”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既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也是一种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所以,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要以此为平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信息化的产品,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传播,成为人类共享的财富。
三要建立一整套经常调整的、重在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法律和政策,以体制创新来积累竞争优势。任何文化出口大国,都有一整套经常调整的、重在促进发展的法律和政策,包括文化贸易的外汇管理、项目审批、税收优惠政策等。我国目前则缺乏完整的文化贸易法律和政策框架。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2009年1月15日,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电影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中国出版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文化贸易专业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首批会员由21家具有重要影响的国有、民营、股份制文化企业和相关社会机构组成,除发起单位之外,还包括:上海文广集团、江苏演艺集团、辽宁演艺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上海盛大网络集团等。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文化贸易专业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文化贸易领域的协会组织,专委会的工作重点是为文化贸易企业搭建行业自律、发展创新的平台,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服务品牌,提升中国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上海的文化服务贸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影视媒体、广告宣传和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东方国际文化贸易中心,是在国家有关部委及上海市委宣传部、浦东新区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国家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了鼓励和支持国内文化企业走向世界、积极开拓文化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而打造的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文化企业的重要载体。2007年9月28日,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运营实体——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平台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促进委员会也正式成立并入驻平台。目前,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已与近20家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或签订了合作协议。特殊区域、保税政策、试点改革契机以及准确的定位设置,成就了平台服务功能的巨大优势,吸引着全球文化贸易界的目光。面向未来,平台将会在推动中国文化与国际市场对话方面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将会发展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重要载体,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服务行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影视、文化产品数字物流等正在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对文化服务各行业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体现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运用数字网络技术满足社会文化信息需求,并在服务形态上不断创新的网络文化服务增长较快;体现都市生产、生活服务经济特点的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增长也较快。
三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知名品牌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利用国内文化资源、文化市场,而且要利用国际文化资源、文化市场;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使中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采取种种措施,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海外市场开发和文化产品的出口。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土的文化资源,又要融入世界文化的先进潮流,把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与国际流行元素结合起来,把本土化和国际化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创新,创造出新的文化需求,同时,文化产业要顺应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积极引进高科技成果,结合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门类、新品种、新样式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为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文化产品竞争力。文化离不开某种形式的载体,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都要通过一定的产品或服务(可统称为产品)来表现。文化产品竞争力,是指文化产品引起消费者注意、唤起消费者共鸣、促使消费者购买的能力。二是文化企业竞争力。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企业(事业单位也可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研发生产出来的,企业要可持续地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具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是指文化企业的原创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抓住消费者的营销能力等。三是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都有品牌。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文化竞争力中举足轻重。文化品牌竞争力,是指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提升该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竞争力的能力。四是文化形象竞争力。文化整体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文化产品竞争力、文化企业竞争力和文化品牌竞争力,而且还将影响普通产品的竞争力。文化形象竞争力,是指文化整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意为动力,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之路
“创造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现代文化产业本质上都是媒体,但媒体不是空洞的形式,它要负载实实在在的内容。传媒时代说到底还是内容为主。因为内容体现的是创造性:或者是个人的创造性,或者是民族的创造性。因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就是创造性的比拼。《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2006年1月15日,北京市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创新型城市”,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要重点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此,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突进姿态,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转向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势头之猛,为全国瞩目。2006年11~12月,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北京紧接着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这一轮发展热潮推向了全国。
如果说上海市提出发展创意产业还只是将其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的话,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像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转型与升级。北京和上海的发展态势使得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之改观,扬起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北京市国家级文化机构密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创意人才集中,软件产业发达,它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原创上的高端优势。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全球制造业中心区,设计业发达,实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姻,在全国领跑新兴工业化道路。广州、深圳可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并和香港加强合作,在金融、营销等方面服务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跳板。中国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各自特色正显示出来:北京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上海侧重从“中国创造”走向“中国设计”,广州和深圳着眼于从“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走向“中国营销”。
近年来,西部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形成鲜明的特色。前几年,当“云南映象”走红全国的时候,人们还在谈论“云南现象”,但随着“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多彩贵州风”等品牌化项目的出现,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显示出模式化特征: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西部原生态和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异域的文化风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开辟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极大地激发出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性潜力。
山东省曲阜市举办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为纪念中国先贤孔子诞辰举办祭孔大典;2002年起至2006年,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回荡着宋祖英等中国歌唱家演唱的《茉莉花》等中国歌曲的美妙旋律;2003年、2007年“中国文化年”登场法国、俄罗斯引起轰动,“中国热”兴起。据统计,1979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数量为194起、3035人次;2006年为3745起、46778人次。目前,中国每年生产影视剧近千部,已成为世界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三电影生产大国;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年演出近50万场次,观众约4.6亿人次;剧场、影剧院年演出、放映近60万场次,观众逾两亿人次;杂技芭蕾《天鹅湖》、舞蹈《杨贵妃》、舞剧《风中少林》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文化品牌逐渐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轰动中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有近500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在世界电影中越来越具品牌影响力;中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落户海外的孔子学院已近500所。
中国文化“走出去”,核心是中国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要走出去,逐步扩大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而打造和树立自己的民族品牌产品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2004年转企改制以来,向海外派出演出项目290多个,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1000多场。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除《时空之旅》之外,还陆续推出了自有或共有版权的品牌演出产品,如《龙狮》《海盗》《少林雄风》《太极时空》《英雄天地间》《武林时空》《中国风》等。这些以中国武术、杂技、音乐、舞蹈为主要元素的综艺舞台剧的制作、出口及在国际舞台的长期成功巡演,不仅把中国的文化产品送进欧美的主流市场,也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从单一的传统中介企业向复合型、集成型、创新型国际文化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艺术展览方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充分重视传统展览项目的同时,积极开拓更具时代色彩和公众影响力的新型展览产品,如《四海一家》《世纪风骨》《中国现代艺术展》《古道新彩》《敦煌艺术展》等,引起业界和国内外观众的极大关注。这些努力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以自主品牌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策略的新尝试,也是探寻中国文化出口思路、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的新实践。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品牌战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产品品牌,二是服务品牌,三是投资品牌。在继续打造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同时,积极拓展投资品牌的业务。
回眸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文化建设之路,中国文化从封闭、单一中艰难启程,不断走向开放、繁荣、多元的步履,使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共兴共荣的非凡历程,感受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提高。
(二)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多年来,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文化“走出去”战略根本上要依靠文化企业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实现,文化部门鼓励中国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目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已经开始行动。由它们与美国时代华纳共同出品的音乐舞台剧《卡萨布兰卡》在北京做全球首演后,进行世界巡演;由它们制作,邀请国际知名导演、舞美等参与的中国京剧,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创作过程中。据悉,上海和武汉等地文化企业也推出了以海外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杂技节目,市场前景看好。
2001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若干意见》,提出要从组织结构调整入手,积极推进文化行业集团化建设,组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文化集团,实行多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以此为突破口,加大市场整合力度,迅速提高文化企事业的竞争力。到2002年初,全国共组建了包括中国广电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文化集团72家,其中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这对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要改革和重组现有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培育大型文化中介机构,从而形成一批经营文化产品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合办报刊、频道、栏目和节目,合作演出和展览。
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带动效应。目前,全国已建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涵盖了动漫、游戏等领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建立文博会等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打造文博会等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集产品博览、要素交易和信息交流于一体,汇聚大量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有力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推动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增强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作、深港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发展国有文化企业的同时,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大力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壮大民营文化企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在国家有关市场准入制度创新政策的支持下,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发展迅速。2004年4月,来自山东淄博的一家民营企业——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首次同时获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以此为标志,民营书业开始享受与国有新华书店完全平等的政策空间和竞争平台。2004年10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第一次提出社会资本可以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和电影技术公司。200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以及7月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定了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范围和原则,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民营出版物总发行企业达13家,连锁经营企业8家,民营出版物发行网点已占全国发行网点总数的69%,占全国一般图书市场50%的份额。全国参与拍摄电影的民营影视公司达140余家,社会资本参与拍摄的影片数量占总数的75%。
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和投融资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融合。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推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版权、创意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服务。探索开展文化产权交易,积极设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中小创业型文化企业、成长型文化项目以及创意成果转化提供融资市场,为风险资本、创业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与退出文化市场拓宽渠道。
(三)加大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力度,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关注新兴文化产业,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的战略任务,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产业新增长极快速崛起。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步伐,培育出新的文化业态,创造新的增长极。
数字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我国广电业在完成基本覆盖后,继续沿着“数字化”的基本路线,推动增值服务的发展。2003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经过两年试验后开始全面推广。到2007年底,全国有53个城市和地区启动了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31个城市完成了整体转换。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28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397万户。2006年上半年,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进一步发展到13亿户,有线数字用户增至650万户。到2006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000万户。
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披露,中国的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2300万人、5450万台,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4%和195%。此报告还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近2/3,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00万人。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也在迅速增加,已达到2815万台,占上网计算机数的1/2强。这些数字足以表明,中国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到来。
最为醒目的发展动向还是网络的应用,以及新型数字内容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出现。CNNIC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有约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资源,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招聘,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为3000万人(与2005年同比增长50%),经常使用博客的人达到2800万(而2005底的调查结果显示还只有大约1500万)。这些发展动向说明,数字化传媒手段的普及正在启动数字内容的应用,网络技术正在生产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产销合一”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
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中国民族原创网络游戏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从事自主研发的企业达126家,原创网络游戏出口28款,累计创汇5500万美元。2007年完成国产动画片186部,比2006年增长23%,一举扭转了外国动画片占领国内动画市场的不利局面。我国动漫业主动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开放与融合,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原本地域划分泾渭分明的文化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门槛已经变得模糊起来。影视、出版、发行、网络、动漫等早已合纵连横,全国统一的文化大市场正在形成。
据统计,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万亿元(见图1),占同期GDP的2.75%。而在过去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10%左右,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步伐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报刊发行已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书等出版物已进入193个国家和地区,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从2005年的7.2∶1变为2010年的3∶1。实物出口总量逐年增加,图书出口达714多万册,是进口的两倍。2005年以来,“对外图书推广计划”已经推出1400多种中国精品图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受到西方主流社会欢迎。
图1 2004~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10年时间的努力,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新型文化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实力、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已开始找到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建设之路。这条文化建设的道路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主要包括:①战略地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②战略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③战略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战略目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秦杰等:《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阔步前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7日。
[2] 谌强:《2011年中国文化成就掠影:三个“前所未有”展现光明前景》,《光明日报》2012年2月3日。
[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10页。
[4]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果》,《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10月24日。
[5]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在哪儿?》,《半月谈》2011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