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基于考夫曼校园计划的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抓手之一。“创新”已成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以创新带动创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创业事业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作为新知识和新技术生产的主要阵地,创新创业主力军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适逢其时,事实上,“创业教育与研究”是近二十年中国教育领域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特别是近五年,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政策,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要求全国高校探索实践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深入推进的新阶段。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确立了创业教育结合专业的原则,“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然而,现实与目标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尚不完善,全国范围的创业教育实施模式单一。在此背景下探索实践跨学科创业教育,既缺乏理论层面的引导,也缺少实践运行层面的经验,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完善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学习、借鉴、本土化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是推动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捷径。这本专著《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项并开展研究的。

张卫民博士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与研究十多年,是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他先后主持教育部项目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研究实力和创业教育实践经验。该著作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在论述“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为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基础上,以美国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的18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这些学校开设的近百个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提炼总结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创建、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特点和经验做法,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本土化的实施建议。

本书面向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案例素材和理论参考,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母小勇

2019年夏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