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成天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徐光启来了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明军大败之后,徐光启曾上疏请求编练新军,神宗批准了他的奏请。

擢升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练兵。

但是神宗不久后便驾崩西去,朝廷忙着党争,没人再看得上这个老头了。

军饷和武器装备开始不时被人克扣,甚至直接不发。

徐光启在通州的练兵计划可以说宣告失败。

心灰意冷之下,已经写好了辞呈。

今日当今圣上诏他来西苑面圣,徐光启袖中捏着已经写好的辞呈便来了。

之前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田,研究各种农业作物,对自己所编写的《农政全书》又有了许多不可多得的体会。

既然朝廷党争伐异不断,有心致事,却无力回天,不如就此离去,回去写书吧,也算是一种报国的方式。

这就是徐光启今日前来西苑面圣的心思。

不一会,一小黄门从西苑里匆匆走了出来,招呼道。

“徐大人,陛下宣您前去面圣。”

徐光启整了整衣衫,对小黄门道了声谢之后,便率先向里走去。

路过小黄门身边时,只听那小宦官说道。

“徐大人大才,陛下求贤若渴,早就在等大人来了。”

嗯?徐光启愣了愣,这和自己想的有点不一样啊。

一般情况下,臣子进宫面圣都是要贿赂前来带路小宦官一些好处的。带路的小黄门虽然在宫里人微言轻,看似没有什么能量。

但是,心眼也小。若是热恼了他们,随便使个坏,让臣子在面圣的时候出个丑还是能办得到的。

徐光启性格刚直,一向看不上宦官,怎么会去主动贿赂呢。何况本来就是抱着递交辞呈,退隐归家的心思来的,更不可能去讨好贿赂对方。

徐光启本来以为这个小黄门会为难戏耍自己一番,没想到对方面对自己的态度却异常谦卑,甚至还有讨好的意味在里边。

再一听请对方所说的话,不由让徐光启有些琢磨不透陛下今日诏见自己究竟有何用意。

没有多想,徐光启把心一横,向里边走去,颇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

西苑中,朱由校正在和毕懋康一起观看着工匠们制作出来的各种稀奇玩意。

比如水泥,胰子等等。

虽然胰子已经在上千年前就发明出来了,但是却并没有什么香味。朱由校根据前世香水的香味原理,在其中参入了香精,相信在这个时代定会受到达官贵族家的夫人小姐们喜爱。

谁说过一句话来着?世界上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

王体乾心思活泛,说道。

“陛下,这些东西如果大批量生产出来,拿去卖的话,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朱由校似笑非笑的看了看王体乾,说道。

“你倒是机灵。”

看到毕懋康有想要劝谏的意思,朱由校便说道。

“这天下,损有余而补不足。每当天下大乱之时,都是贫富差距太大而无法弥补之时。”

这时,刚好徐光启走了进来,听到了朱由校的这句话,心里不由对这位不爱上朝,宠幸权阉的‘昏君皇帝’有了一丝改变。

“陛下圣安。”

“朕安。”

朱由校笑眯眯的打量着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徐光启却有些诧异自己的好友毕懋康为何也会出现在这里。不等徐光启想明白,朱由校说话了。

“朕拜读过徐爱卿的《农政全书》,此书真可谓我大明之济世良药啊,朕有心在整个大明大力推广,不知徐爱卿有何见教啊?”

徐光启没想到朱由校见面的第一句话会称赞自己,不由有些恍惚。

连忙拜礼,说道。

“臣惶恐。”

意思虽然谦卑,声音却忍不住有些颤抖。

没办法,在明朝的读书人眼里,能著一本流传于后世的书,是莫大的荣耀,如果能让更多人拜读到这本书,更是许多文人更大的期望。

何况像徐光启这样,有心报国,愿意做事的人呢。现在听到了朱由校的话,怎么可能不激动。

朱由校没有管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继续说道。

“就这么定了,现今许多科举士子任一方父母官,整天却只知吟诗作赋,不知五谷杂粮。就让这本书给他们好好上一课吧。”

徐光启没想到朱由校想要把自己的书推广到如此程度,让大明每个官员上任前都拜读一遍。

想象那个场景,自己的每个同僚都以是否熟读并应用自己的书,作为一项为官是否合格的标准。

徐光启心里更加激动了。

朱由校看了看徐光启激动到微微颤抖的身子,嘴角露出一丝老狐狸得逞的浅笑。

小样,还治不了你?还敢隐退不干了?这么大才华能让你回家养老浪费了?

熟悉徐光启的朱由校知道,徐光启在通州练兵不顺利,又受到阉党的攻歼,最后愤然隐退回家,直到崇祯年间才再次出仕。

现在的问题是,魏忠贤的阉党要搞,徐光启也不能让他退隐归家。所以,朱由校不得不表演这一段。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朱由校问道。

“徐爱卿大才,如今国事蜩螗,可有良策?”

徐光启回过神来,答道。

“清吏治,练新军,开源节流,大明则可大盛。”

听到徐光启的答案,朱由校有些失望。想不到也拿这种空话套话来骗自己,真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懂?

“如何清吏治?如何强军?如何开源节流?”

朱由校不打算放过他,继续追问道。

经过刚才的接触,徐光启知道朱由校不是外边流传的那样昏庸简单。自己刚才的回答显然没有令对方满意,斟酌片刻,欲言又止的打量了一眼周围。

朱由校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接下来所要说的内容可能石破天惊,于是说道。

“你们都下去吧,不得靠近朕二十步以内,否则立斩!”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从来没有见过朱由校这样的时候,吓得赶忙远离。

看到毕懋康也要离开,朱由校说道。

“毕爱卿在这听听吧。”

毕懋康看了看走远的众人,答应了一声。

“臣遵旨。”

不一会,周围只剩下了朱由校,徐光启,毕懋康三人,在无其他人在周围出现。

“现在徐爱卿可以说了吧?”

徐光启斟酌了片刻,把心一横,说道。

“陛下,现今朝堂党争愈演愈烈,真正有心报国之士,无不陷入这无谓的漩涡当中而无法自拔。陛下登基以来虽暂时稳住了各方势力,但却只疏于表面。”

朱由校叹了口气。

“所以朕才实行吏员转官之策啊。”

反正已经把话说到这了,徐光启不吐不快了。

“此策若想有见效,耗时悠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在臣看来,当此时,非陛下用雷霆手段不可平息。”

朱由校一震,想不到徐光启做为文臣当中的一份子,竟然会觉得自己该这么干,看来真正有识之士这么想的还不少吧。

长久的争斗,其实官员们也已经累了,只是已经陷入了这个漩涡无法自拔而已,渴望着做皇帝的能够当个调停员,结束这一切纷争。

“继续说。”

“现今当兵吃空饷已经司空见惯,在册十万兵员,实际能有五万都已经是既得利益者发了善心。朝廷每年所费巨额军饷,有一大半被层层分抢,士兵所得十不足一。”

“兵士有功无赏,有过必罚,每月所得银饷不足全家一人饱腹。上阵所用兵器,多数粗制滥造。如此怎可能打赢胜仗”

徐光启此刻的声音句句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财政方面,朝廷全年之税收甚至不足于宗室藩王每年之俸米。每年漕运之所耗,乃京师所得之米两倍。”

“臣以为改革宗室俸禄,开海运,以迫在眉睫。”

当徐光启终于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风从他的身边刮过,撩动着他的发须。

他知道,今天这些话若是流传出去,各个阶层的既得利益者们他都将得罪个遍,最后的下场他已经有所预料。

最重要的是,他的这番话连陛下也可能得罪了。让陛下去革自己家亲戚的命,去削藩,而且还是当着人家的面说的,如果现在朱由校把他拉出去自己砍了,都不会有人觉得不对,反而会拍手叫好。

现成的例子就在本朝,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鼓励建文帝削藩,最后搞出靖难之役,自己也没有落了好下场。

但是,此时此刻,徐光启还是说了,带着一股决绝的意志。缓慢的闭上了眼睛,等着朱由校的处罚。

一直在一旁听着的毕懋康此时已经傻了,有些问题他虽然知道出在哪里,但是并没有这么详细。此刻听完才知道大明已经病入膏肓,有这么多的痹政。

毕懋康也更加没有勇气去说出来,尤其还是当着皇帝的面说。此刻他被徐光启的举动和所说的话,深深的震撼了。

接着又开始为自己这个好友担心,想要说些什么,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场面一度安静的可怕。

良久后,徐光启并没有等到陛下如何处罚他的旨意,反而听到朱由校略显疲惫的一句话。

“徐爱卿,你入阁吧。”

徐光启和毕懋康同时傻了,想不到等来的会是朱由校这样的一句话。

徐光启有些哽咽。

“臣......臣......臣愿为陛下,为大明破开这重重黑暗,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徐光启对明朝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虽然认识到得不是那么全面,但是,能看出这些问题,并且有勇气说出来,还想要去改变。

光这一点就足够了。

来到明朝以来,朱由校太累了。想要改变这一切,光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帮手,很多的帮手。

虽然徐光启有明朝科学家的称号,但是他更有开眼看世界的眼光。

于其让他去研究枪炮,农政,数学,历法,不如让他进入到帝国的核心,对明朝对华夏的发展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