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人才高质量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本研究将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拓展至人才领域,有助于丰富现有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目前,对于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分领域还有待深化。事实上,高质量发展内涵十分宽泛,囊括诸多领域,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社会、文化、生态、国家治理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学者们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并不受制于一个维度,而是多维度视角甚至是综合起来界定。例如,李变花(2005)认为增长质量涵盖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经济结构等多个方面。陈海梁(2006)认为增长质量涵盖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七个方面。任保平(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增长质量、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公共服务质量、对外贸易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和经济政策质量。然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中,人才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不容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人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且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人才强国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七大战略之一,赋予人才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深入研究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高质量发展方略,推进更有质量的人才机制体制建设,有效制定高质量的人才政策,是当前我国经济研究与现代化经济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第二,有助于丰富对人才发展的研究。从现有的人才发展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人才发展总体环境评价和建设的研究,如徐坚成(2012)探讨了优化创业型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陈珉(2014)分析比较了温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梁文群等(2014)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价与比较;林道谧和路江涌(2015)研究了移动互联网产业海归人才发展创新创业环境;田兴国等(2017)研究了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李欣等(2018)研究了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孙健和王保玲(2019)研究了北京高端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王见敏等(2019)研究了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崔宏轶等(2020)评析了深圳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二是对人才发展政策和制度的研究。如刘玉雅和李红艳(2017)分析比较了京沪粤苏浙五地的人才政策;闫治国(2017)探讨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李帮彬和方阳春(2017)分析了杭州市创新人才发展政策;霍丽霞等(2019)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政策;陈杰等(2019)分析了1978—2018年间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政策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张大力和葛玉辉(2020)分析了河南省科技人才政策关注的焦点;任嵘嵘等(2020)研究了科普人才政策在25年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等等。三是对某一特定领域如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个类别人才发展的研究。例如于海波等(2014)对我国31个省市的战略人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比较研究;贺岚(2015)研究了协同创新模式下科技创新人才发展问题;张晓慧和胡青善(2016)以东莞为例研究了制造业城市的企业人才发展问题;严利和叶鹏飞(2017)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问题;曾红颖(2018)探讨了雄安新区人才发展战略,等等。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的模式、方式方法来展开研究,如基于高校某类人才的培养,基于企业某类人才的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

从上述现有关于人才的研究可以看到:人才研究的视角、对象、内容、方法等非常多,其结论为我国各地区人才工作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但与此同时,也应进一步看到还存在许多研究的空间:例如在研究对象上仍然可以继续基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人才进行扩展,也可以继续在研究内容例如人才评价、人才环境、人才培养、人才效能等领域进行延伸,还可以在研究的方法上作进一步扩展,等等。从目前来看,在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对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专项研究并不多见,涉及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地研究仍然较少。事实上,人才高质量发展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模式,背后还折射出相应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以专著的形式对其系统展开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现有的人才发展理论。

(二)实践意义

文献检索发现,以“佛山人才”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仅有百余篇,且大多数属于中微观领域如高校、职业院校的各类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某专业人才、企业人才等的研究为主。从中、宏观层面研究全市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较为少见,以相关专著开展专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从佛山来看,其既非直辖市又非省会城市,但却是一个经济发展排名前20名的城市,可以说是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本身有着独特性,值得挖掘研究。由此可见,当前相关人才的研究还未能及时跟上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需要。

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实践上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面对环境资源约束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全球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的压力,依托人才高质量发展来推动佛山由传统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新时代质量型的发展,符合佛山转型升级的需要。与此同时,面对日趋激烈且白热化的人才争夺形势,如何以国际化视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加快形成与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规模、结构及生态体系,是佛山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佛山产业和人才发展等的实际,对佛山人才高质量发展内涵和路径展开探讨,研究结论能够为一些相关部门的人才工作和人才政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推动佛山人才高质量发展须加快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等,创建并不断完善良好的制度环境。目前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能全面体现人才高质量发展。因此,本项目结合地方实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试图构建人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推动佛山市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