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一)结构安排
从研究内容看,包括导论在内全书共分七章;从框架结构看,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导论。由本书的第一章构成:基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国家发展社会组织的治国战略以及当前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的现实提出问题,通过文献梳理与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活力和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研究现状做一较为清晰的简要描述,并进而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分析框架。由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第二章对制度环境、社会组织活力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制度环境的构成、社会组织活力要素、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活力之间的关联进行初步的理论阐释,从而为研究提供相应的概念基础。本章还运用三个基础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治理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组织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的交互关系,为实证研究部分确定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历史与现实分析社会组织活力的状况和形态,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环境研究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部分:实证研究。由本书的第四章至第六章构成:分别从对影响社会组织活力的宏观制度环境、微观制度环境和制度执行环境进行实证分析,探寻社会组织制度对社会组织活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优化制度环境的建议。
第四部分:结论与讨论。由本书的第七章构成:主要描述本书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展望。
(二)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新
本书立足制度环境的分析视角,把社会组织活力视为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社会系统,从整体上分析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活力的影响状况及作用机制,从而避免了以往研究的片面性、空泛性。
2.研究框架新
本书将“社会组织活力”操作化为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力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将“制度环境”操作化为宏观制度环境、微观制度环境和制度执行环境。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社会组织活力与制度环境两者的具体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3.研究方法新
本书采用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数据,结合数据分析与理论论证,对研究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立体和深刻,从而避免了以往社会组织研究仅限于理论分析的不足。
[1].王守文:《“SCC”理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谭志福:《创新社会治理与新型政社关系中地方政府的多重角色》,《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3期。
[3].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4].石国亮:《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5].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6].刘春湘、兰青、郭梓焱:《社会组织活力:经验测量及其政策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7].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0期。
[8].严振书:《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促进思路》,《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9].关信平:《当前我国增强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建构与社会政策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0].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11].刘春湘、刘格良、刘媛:《非营利组织效能评估体系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2].J.P.Campbell,“On the 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in P.S.Goodman,J.M.Pennings,Associates(eds.),New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7,p.1355.
[13].W.A.Martz,“Evaluat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8,p.8997.
[14].W.R.Scott,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Thousand Oaks,Cali: Sage,1995,pp.50-52.
[15].Lester M.Salamon,S.Vojciech Sokolowski and Associates(ed.),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2004,Volume 2.
[16].李学:《制度化组织:塞尔兹尼克组织与公共行政思想述评》,《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第4期。
[17].[德]迈克·希尔、[荷]彼特·休普:《执行公共政策》,黄健荣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8].范会芳:《舒茨与帕森斯社会学思想的分歧——两种不同范式的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9].黄翔:《民营企业制度创业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6年。
[2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1].邱梦华:《利益、认同与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生长问题研究》,《理论导刊》2012年第8期。
[22].J.W.Meyer and B.Row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3,1977,pp.340-363.
[23].Pual J.DiMaggio and W.Powell Walter,“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 cal Review,Vol.48,1983,pp.147-160.
[24].贾西津:《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5].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26].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6年。
[27].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28].贺雪峰:《华中村治研究中的机制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