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人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值西南财经大学建校95周年之际,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学院推出《光华人文》论文集,献礼校庆!论文集收录了学院教师2015—2019年公开发表的优秀论文,集中展示了学院研究成果,反映了学院科研历史脉络与进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学术文化,营造科研氛围,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

为支撑一流财经人才培养,打造卓越通识教育,经过长期探索,西南财经大学于2007年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学院,形成独具特色的“1+3”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学院成立以来,对全校一年级本科生进行集中教育管理和服务;会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沟通与写作、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科学技术史、中外文学经典选讲、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现代科技与人工智能9门通识核心课程和170多门通识选修课程;联合西南地区部分高校,发起成立“川渝通识教育联盟”,实现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和课程共享,改革项目“打造跨校跨地区通识教育联盟,构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为了夯实通识教育的学科基础,人文学院建设有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先后设立媒体经营管理(2009年)、经济哲学(2014年)、民俗学(2015年)、应用社会学(2015年)四个学术学位硕士点,以及新闻与传播(2015年)、汉语国际教育(2019年)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共六个硕士专业;同时建设有省级研究基地西部城乡统筹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2013年)和校级研究机构推理、论证与传播研究中心(2017年);承建西南财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2017年)。2020年学校优化集成全校学科资源,将民俗学和应用社会学两个硕士点从人文学院划出。当前,我国高等财经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文学院将继续扎实推进文、史、哲、新闻、艺术等学科发展,提升通识教育新境界,支撑我校一流财经学科建设开创新局面。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学院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