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研究(第8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专委立项,方案论证

1964年,我国尖端技术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6月2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7月19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飞行高度达70公里。依靠返回救生装置,箭头内的大小白鼠全部安全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迈出宇宙生物学的第一步。更为振奋人心的是,当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表明中国的国防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因此,适时地研究人造卫星已迫在眉睫。

1964年12月下旬,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这次大会上,赵九章听完周总理的报告后,心情激动,呈书总理,论述发射卫星与洲际导弹的关系、人造卫星直接用于国防或服务于国防的重要性、人造卫星和尖端科学及工业的关系。周恩来总理看过建议书后十分高兴,希望赵九章在会后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报告。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纵观全局,分析了中国研制人造卫星的有利形势和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深感中国发射人造卫星已经具备了较为可靠的基础。1965年1月8日,他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提出了将人造卫星早日列入国家计划的报告,并提出及早开展研制工作的建议。钱学森在报告中指出:“现在我国导弹已有一定的基础,现有型号进一步发展,就能发射质量100千克左右的卫星。这些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必须及早开展有关研究、研制工作,到时才能拿出东西来。因此,建议国家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从而促进这项重大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

1965年4月,国防科委遵照聂荣臻副总理关于人造卫星“只要有力量可能,就要积极去搞”的指示,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座谈中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国防科委于4月29日向中央专委呈送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正式上报中央专委,建议争取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重量为100千克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4月底,中央专委秘书长罗瑞卿在将国防科委的报告呈报中央领导时写道:“此件请主席、刘、周、邓、彭、贺等同志阅。我根据总理的指示,找钱学森、罗舜初、张劲夫、赵尔陆等同志谈了一次,并要拟定一个方案报告专委。这是国防科委组织有关同志研究后写来的报告。就目前工业的水平和科学技术来看,拟同意他们现在所提出的一些设想。”1965年5月4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这个报告,作出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决定,指示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计划,并要求各部门制订长远和年度计划,责成中国科学院在7月份召开的专委会议上提出具体安排报告。

1965年8月9日至10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第十三次会议,原则同意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委委托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钱学森列席了会议,他对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及测量船的相互关系作了必要的说明。经会议确定,我国发展人造卫星的工作,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方针。

1965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裴丽生主持召开会议,落实中央专委批示,为了及早开展人造卫星工作,决定在组织领导方面先行一步。领导小组由谷羽任组长,杨刚毅、赵九章任副组长,成员有陆绶观、郭永怀、吕强、杨嘉墀、杨家德等,共12人。总体设计组由赵九章、郭永怀、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钱骥、胡海昌、闵桂荣、张翰英、何正华、陆绶观11人组成。按照中央专委会议精神,由七机部负责运载火箭的研制。钱学森对王希季说:“要不要搞运载火箭,领导已经作了决策,你的任务是掌握好技术途径,尽快地组织力量,拿出第一个卫星的运载火箭设计方案。”

中国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确实是一种首创,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而它所涉及的行业与技术的广泛性与复杂程度亦是空前的。为了促进各有关部门尽快地进入人造卫星研制的实际工作,国防科委决定组织军民有关单位对首颗卫星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论证,集思广益,将方案确定下来。论证会从1965年10月20日开始,由于所涉及的内容庞杂,问题繁多,直至当年11月30日才宣告结束,历时42天。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国家科委、总参、七机部、四机部、一机部、空军、海军、炮兵、通信兵部、发射基地、军事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所属的13个研究所的代表共计120名。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裴丽生主持了这次会议,张劲夫和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张震寰等出席了“651”会议开幕式、闭幕式等几次重要大会。会上,赵九章作了卫星总体设计问题的技术报告,钱骥作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想的介绍,王大珩作卫星观测网设计方案报告,钱学森作运载火箭研制的总体思路发言,朱毅麟受七机部委派作运载火箭具体方案介绍。钱学森还应邀在会上发言,他强调:“发射卫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要‘敢’字当头,敢于开创自己的道路,还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要贯彻主席‘大力协同’的指示。科学院、七机部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必须有分工协作,还必须组织其他单位广泛协作。只要我们下决心,肯干努力,就一定能使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早日升空。”会议确定,我国第一颗卫星为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其具体任务是:测量卫星本体的工程参数、探测空间环境参数、奠定卫星轨道测量和无线电遥测、遥控技术基础。大家一致同意,中国第一颗卫星在重量、寿命、技术等方面要比苏、美第一颗卫星先进,做到“上得去,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听得见,看得到”,要努力做到一次成功,初战必胜。总体组何正华提出将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并在卫星上播放《东方红》乐音,让全世界人民听到。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赞同。

1965年11月30日,在方案论证闭幕会上,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作了重要讲话,透露了中央的意思:第一颗卫星“必须首先考虑政治影响”,争取一次成功,要坐稳屁股,做冷静的促进派,无论如何不要闹大笑话;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努力,争取使卫星比苏、美第一颗卫星在某些方面先进,不一定全都先进,重要的问题在于贯彻“初战必胜”的战略思想;第一仗打胜了,就能够鼓舞士气,第二仗就好办了。他在讲话开始时,还深情地说:“赵九章、钱学森两位先生在1958年、1959年就提出了发射卫星的建议和设想,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