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认识阶段,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
孩子在开始认识自己的时期,有两种矛盾心理:有心自己做事,又担心失败。当孩子失败时,如果父母说:“你看,你不按妈妈教的做,搞砸了吧。”结果,孩子就会慢慢失去信心,容易变成依赖父母的消极孩子。
父母总是感叹:孩子缺乏积极性。这时父母可以反省一下,是否是自己扼杀了孩子想要自立的种子呢?尽管孩子开始认识自我,但是还缺乏自信,有时还会故意和父母作对,违背父母意志。这个时期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态度如何,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将起到很大作用。
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所谓“自我”,指的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健康的自我”指的是人们按照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假如孩子形成了健康的自我,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的。这将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获得客观的自我知觉、积极的自我意向与公正的自我评价,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丧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并导致自我知觉失真、自我意向消极、自我评价不公,从而使人格的发展陷入混乱状态。
乐乐在上幼儿园,中午妈妈去接她时,发现她总是有意无意躲着妈妈,双手背在身后,有些不知所措。妈妈关心地问:“宝贝,怎么了?今天上课开心吗?”乐乐点点头,但神色还是不自然。
妈妈伸手拉着乐乐,她很不自然地扭来扭去,妈妈一瞥眼看见乐乐的裤子就知道这孩子尿裤子了,问道:“你是不是尿裤子了?”乐乐急红了眼,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妈妈知道乐乐是害羞了,再说下去孩子该哭了。
妈妈发现,乐乐开始变得害羞了。以前家里来客人,她总是大大方方地唱歌跳舞。现在如果让她当众表演节目,她就会难为情,不再落落大方。妈妈就疑惑,这孩子怎么越长大越不懂事呢?
孩子对自我的认识过程,包括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孩子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有意识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优缺点、兴趣、爱好,了解自己生活圈子里的父母、教师、同伴等。第二个问题是:“我是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了解自己后,慢慢明白“原来我是这样的”。然而他们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接受自己,却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和同伴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我往何处去?”孩子了解并接受了自我,对自己今后的目标和计划也有了模糊与朦胧的意识,并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有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开始感兴趣。
在孩子的自我发展中,由于受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尤其是认识发展水平的限制,孩子自我认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而往往按照父母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特别是孩子形成自我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能够促进他们对自己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的,如果孩子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那他们就更有可能形成健康的自我。
1.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健康的自我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的,父母应帮助他们以满腔的热诚、同情与仁爱之心走向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善于向孩子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成人的情感世界通常比较内隐、含蓄,孩子的情感表达则直接和外露,这就要求父母将自己的情绪体验充分地表露在孩子面前,以达到交流的目的。父母要善于真诚地向孩子袒露心迹,表达自己的一些内心感受,使孩子看到一个真实的父母形象,从而进一步强化彼此的情感联系。
2.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这样开放的环境里,人际关系亲密、安定、平等,大家彼此尊重和关心他人的自我,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去强求别人。父母在与孩子交往时,要把自己与孩子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3.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
父母要常常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孩子缺乏自信时给予开导、支持和鼓励。更重要的是,父母不要以自己的需要和要求代替孩子的需要和要求。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应该采取“不加判断”的态度。当孩子有某种经验、反应、感受时,父母必须把它看作一种现实存在或真实表现加以接受,并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父母只有真正接受孩子的表现,孩子才有可能接受自己,并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是值得被注意和接受的。在此基础上,孩子才能形成乐观的、积极的自我态度和信念。
4.为孩子保守秘密
父母一旦承诺为孩子保守秘密,就要严格遵守。假如不慎说了出去,一定要及时向孩子道歉,以得到孩子的谅解。
5.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孩子的隐私具有相对性,对不信任的人是隐私,对信任的人就不是隐私了。对此,父母需要尽可能通过关怀、尊重等方式赢得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