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草菇菌种的选择和制作
一、菌种的选择和优质菌种的标准
1.菌种的选择
草菇品种较多,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选用适于本地栽培、发菌出菇及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以及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应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通过小面积试种后,再进行大面积生产,避免盲目引进新品种,一次性投入过多产生经济损失。在选购草菇菌种时若发现袋内菌丝已萎缩,出现水渍状液体,有腥臭味者不能使用。袋内菌丝过分浓密、洁白,或出现鱼卵状颗粒,也可能是混有杂菌,应淘汰。
2.优质菌种的标准
(1)母种 优质母种为菌丝淡白色至黄白色、半透明、健壮、爬壁能力强,气生菌丝旺盛,菌种表面允许有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在32℃的条件下,5天长满斜面。
(2)原种及栽培种 要求生活力强,菌丝生长旺盛、分布均匀,菌丝灰白有光泽,吃料快,不带病、虫螨和杂菌,无异味,无老化、退化及菌料干缩离壁现象;有草菇特有的清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在30~32℃,菌种瓶、袋约20天即可发满。
二、菌种制作
根据生产需要,草菇菌种要提前适时分批制备。一般在开始栽培前20天安排生产栽培种,在生产栽培种前20天生产原种,在生产原种前10天购买或生产母种。菌种生产时间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菌种生产计划严格执行。
1.菌种分离
草菇菌种分离可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下面介绍组织分离法。选取新鲜、健壮蛋形期子实体,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并用无菌纱布擦干后用手术刀把种菇纵剖为两半,在菌盖和菌柄连接处用手术刀切成5mm2厚3mm的组织块接于培养基上,盖好平皿,置于32℃的恒温培养箱中暗光培养。待菌落长到2cm,选取菌丝洁白、细密、光滑,沿培养基平行生长的菌落,挑取菌落尖端的菌丝于试管PDA斜面上对菌种进行纯化培养。选择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的菌株为第一代母种(图2-10)。
图2-10 草菇母种
2.菌种的制作
(1)母种的制作
①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琼脂18~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水1000ml,pH7.5~8.0。
② 按常规制备、灭菌、接种后在32℃的恒温条件下培养5天,菌丝长满试管斜面。草菇母种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其白色气生菌丝会发黄并产生红褐色的厚垣孢子,这是正常现象。
(2)原种、栽培种的制作
① 配方
原种配方:麦粒98%、石灰粉1%、石膏粉1%,含水量50%±2%,pH8.0~9.0。
栽培种配方:棉籽壳80%、麸皮15%、生石灰5%,含水量60%±2%,pH8.0~9.0。
② 菌种瓶、袋的选择。原种常用750ml的标准菌种瓶(图2-11),栽培种一般选用15cm长、28cm宽、0.004cm厚的聚丙烯袋(图2-12)。
图2-11 原种
图2-12 栽培种
③ 拌料、装瓶(袋)、灭菌、冷却
a.拌料:按常规方法将料水混拌均匀。
b.装瓶(袋):按常规方法装瓶(袋),装好料后使用棉塞或盖上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盖体。750ml菌种瓶,一般装培养料湿重约为400g。规格为宽15cm、长28cm、厚0.004cm厚的聚丙烯袋,每袋装料湿重约为600g。
c.灭菌、冷却:装瓶(袋)后及时灭菌,高压灭菌1.5MPa维持2h(麦粒培养基),常压灭菌100℃条件下10h(棉籽皮培养基)。灭菌后的培养瓶在冷却时,注意要缓慢排气进行降温,待灭菌罐内温度降至60℃,再移至冷却室彻底降温。
d.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试管母种接种5瓶(袋)原种,每瓶原种接种30袋栽培种。
④ 培养。培养室要求清洁、干燥、凉爽。室内温度保持30~32℃,室内空气相对湿度40%~50%,室内空气新鲜,暗光培养。在培育期间,要经常检查菌瓶有无杂菌感染,一旦发现杂菌要及时淘汰。原种、栽培种一般培育20天即可长满。
(3)菌种贮存 草菇成品母种放置于室温15~20℃避光保存,控制传代次数在3代以内;成品原种和栽培种可存放于清洁、干燥、避光处贮存,在28~32℃贮存不要超过5天,而在15~20℃贮存不要超过15天,应及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