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五千两的赌注
要论斗嘴的水平,柳瑜在众多的纨绔子弟之中,只能算是一个垫底的存在。
以前他吵架吵不过人家,只能抡起拳头理论,心里实在憋屈的紧。
现在这种感觉终于轮到了赵翌等人的身上。
他们发现自己完全吵不过柳瑜,反倒被柳瑜舌战群儒了。
这主要是柳瑜的脸皮够厚,又确实为夏国立下了大功,占据了大义的高度,风头正盛。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确实很难在嘴皮子上打赢柳瑜。
但是看着柳瑜在这里耀武扬威,赵翌等人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不错,柳驸马确实是为大夏立了功。但那不过是运气罢了,哪里称得上什么栋梁之才。”
“谁不知道柳驸马不学无术的大名,凑巧对上一副对联,代表不了什么真才实学。”
“说不定那幅对联,就是柳驸马从别处抄袭而来,这种可能性反倒更大一些。”
“这样说来,柳驸马也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辈罢了,实在让我等读书人羞与为伍。”
“如果柳驸马真有本事,不妨在这里为大家露上一手,展现一下自己的文采。”
“没错,柳驸马对对联那么厉害,写一首诗应该也不难吧?”
“那就让柳驸马为大家赋诗一首,也好让大家对柳驸马的才华心服口服啊。”
“要是柳驸马连作诗都不会,那昨天的对联肯定就是抄袭而来的了。”
这一番也引起了周围那些客人的赞同之声。
“对啊对啊,柳驸马给大家露一手。”
“柳驸马不要谦虚了,快展现你真正的技术吧。”
“我也想听听柳驸马的诗作……”
“能对出如此绝对的人,诗词一定也不会差了。”
客人们也不是想要刁难柳瑜,只不过是大家本来就对吟诗作对非常有兴致,把诗词歌赋当成了一种娱乐方式。
大厅里的琴曲早已经结束,众人的注意力现在都被吸引到了柳瑜的身上,就像后世围观明星演员一样。
柳瑜用一副对联夺回了北境四州,一下子就成为了大夏的新闻人物,大家对他的兴趣自然都很大。
丽春院里认识柳瑜的人不少,就算没见过他,也听过他以前的纨绔大名。
众人连怀中的美人也顾不上了,纷纷围到了柳瑜这一桌的周围,开始看起了热闹。
柳瑜本来还以为自己是个看热闹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个被看的。
不过他并不慌张,吟诗作对而已,他肚子里还有着大把的名作可以抄袭。
谁敢来向他挑战,那就是自取其辱!
于是他哈哈一笑:“作诗嘛,小事情而已。对于本驸马来说,这种事情比吃饭喝水还要简单。不过……我在朝堂上作诗,是为了夺回大夏的北境四州。小王爷你又有何德何能,让我在这里为你赋诗?”
“这……”
赵翌一时语塞。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为我赋诗了?
就算我真的提出来了,现在都已经变成了观众要求好不好?
观众要求你也敢拒绝?
赵翌忍不住道:“柳驸马不要找借口了,你不过就是不敢在这里作诗罢了,你果然就是个欺世盗名之辈!”
“呵呵,你让我作诗我就作诗,那我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什么我让你作诗了,这是大家想要瞻仰一下你的文采!你就是不敢献丑而已,别给自己找借口了。”
“我在朝堂上对了一副对联,赢得了北齐的赌注,夏皇陛下赏了我五千两金子。今天你让我在这里作诗,又打算拿出点什么好东西来?”
“什么好东西?”
赵翌突然感觉背后凉飕飕的,有点被饿狼盯上了的感觉。
柳瑜理直气壮的一摊手:“银子啊,你总不能白嫖吧?”
“什么白嫖……”
“你不少要瞻仰我的文采吗?一毛钱都不给,就想让我赋诗?你的脸比屁股还要大吗?”
“什么叫我要瞻仰你的文采……好,你今天要能作出一首好诗,本世子就赏你一百两银子!”
赵翌也算是听明白了柳瑜的意思,不就是要钱嘛。
果然是穷惯了的暴发户。
一百两银子,差不多是柳瑜两个月的俸禄,但这点小钱,赵翌还是不放在眼里的。
柳瑜翻了翻眼皮,连带鼻孔都翻了起来。
“一百两?你打发要饭的呢?本驸马昨天一副对联就挣了五千两金子,你拿这一百两是想侮辱本驸马吗?没有五千金免谈!”
“五千金?你怕是穷疯了吧?本世子哪来那么多银子!”
赵翌的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
五千两金子,换成银子差不多就是五六万两。
这不是一笔小钱。
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般的官员想要赚到五千金,如果没有碰到合适的机会,怎么也要花上一年的时间。
宁王府虽然财大气粗,各项产业遍布全国,但赵翌每个月也就只能拿到几百两银子的零花钱。
如果拿出一百两银子给柳瑜打赏,就代表他这个月又要少喝几次花酒,这已经是很肉疼的事情了。
五千两金子,他不可能拿的出来。
柳瑜连声冷笑:“哼哼哼,也对,你只不过是个啃爹吃妈的败家子罢了,五千两金子对你来说确实有点难以凑手。毕竟像本驸马这样,随便就能拿出来几千金的青年才俊不多啊……”
赵翌脸色铁青:“用不着自吹自擂了,如果你今天真能作出一首好诗,本世子赏你几千两银子也不是不行……”
“行吧,你这个档次的消费水平,也就只能拿的出五千两银子了。”柳瑜轻轻的叹了口气:“那我就勉为其难,给你们作一首诗吧……”
“五千两?好,就五千两。只要你能够拿出一首佳作,本世子赏你五千两银子又能如何。”
五千两也是一笔大数目,同样超出了赵翌的支付能力。
但是赵翌觉得,他并不需要真正的拿出五千两银子,因为柳瑜不可能作出什么像样的诗作。
如果说对对联还能灵机一动,恰好碰上那个运气,吟诗作对就来不得半分的虚假了。
那需要真正的才华,以及平日里文章诗词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