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龙友医学传略与传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萧龙友,名方骏,字龙友(后以字行),别号“息翁”“蛰蛰公”“蛰老人”“息园老人”,新中国成立后萧龙友将别号改为“不息翁”,四川省三台县人,中医学家。为近现代“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祖籍江西泰和,弃官行医后,所居名为“息园”。

萧龙友不仅医术高超,还对近百年来中医界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恰是一部中医百年兴衰史的缩影。

1897年,萧龙友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曾任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他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患者,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他主张四诊合参,重视辨证论治,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0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人才,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首次提出设立中医学院及中医大学的议案,被国家采纳。

本书分为萧龙友的学术思想及验案验方、萧龙友的教育思想及其大事记、萧龙友传世诗文书画、萧龙友的养生之道、收藏家萧龙友等五章及附篇,对其医学和儒学成就及其传世作品、宗族人文等,进行了简要评介。萧龙友的学术思想及验案、萧龙友的教育思想及其大事记、萧龙友的养生之道、收藏家萧龙友由萧龙友嫡孙女其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博士生导师、首席教授、主任医师肖承悰整理和撰写;“鲁班萧氏人文盛”由肖承悰和三台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左启先生合写;其余内容由左启先生撰写。限于资料和学识,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谨希各位方家不吝指正。

2020年恰逢萧龙友先生诞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的日子。萧龙友先生居“北京四大名医”之首,一生坎坷,历经两个世纪。民国时期,毅然弃官行医,践行“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夙愿,在仕与隐之间处之淡然。他医术超群,誉满京城,医德高尚,不囿于门户之见,实为儒医典范,济世仁心、厚德载物之楷模!先生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值得后人敬仰并继承与发扬。

肖承悰自幼与祖父生活在一起,整整20年耳濡目染,后经祖父指点踏上学习中医之路。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经世致用之学,几千年来对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肖承悰已年逾八十,50余年不离临床,作为一名地道的老中医,仍感责任重大。纪念先辈,学习萧龙友先生高尚的医学品德、深厚的国学底蕴,传承他的医德医技是后辈们当之无愧的责任和执着的追求。

作者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