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千年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仙丹生产基地

两千多年前,盘古星球上一支由长宇生博士领头的科研团队,怀揣着探索未知的热忱,踏上了漫长的科研征途。在那漫长的几十年里,他们几乎翻遍了整个盘古星球,将一生的时光都倾注在了科研事业上。那时,人们对冰冷之地心存偏见,觉得冰冷之地毫无生机,极少有人愿意涉足,就连科学家们也鲜少前往。然而,长宇生博士的团队却执着地坚持着,他们的诚心仿佛真的打动了大自然,一场充满考验的自然风暴悄然降临。

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长宇生博士和团队成员们驾驶着一架飞行器,正朝着家的方向飞行。他们当时所处的位置,距离现在的白灵城七八十公里。突然,毫无预兆地,狂风暴雨倾盆而下。那雨势之急、雨量之大,那风力之猛、风势之烈,堪称百年罕见,而且偏偏在这个看似不该发生的时刻、在他们归途之中发生了。飞行器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下,失控坠入了海洋。漆黑的夜里,海面同样一片漆黑,仿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尽管团队成员们从小就喝着海水长大,水性都相当不错,但在如此汹涌的大风大浪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幸运的是,他们当时正在海底进行考察科研,随身携带了潜水设备和单人汽艇。于是,他们一行十人齐心协力,将各自的汽艇连接成一体,在茫茫大海中,任凭风吹雨打,随波逐流,艰难地与风浪抗争。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当第一缕曙光洒在海面上时,他们被海浪推到了岸边。

当他们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冰岛上。此时,风暴已经平息,天空万里无云,仿佛之前的狂风暴雨只是一场噩梦。长宇生博士看到大家都安然无恙,心中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暗自感慨大家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经过一夜的折腾,大家都饥肠辘辘,于是便分头去寻找食物。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海产品异常丰富。有人口渴难耐,便就地喝了这里的水,这一喝,竟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这水竟然是淡水!凭借着科研人员敏锐的职业直觉,他们意识到,这座岛上一定有奇迹等待着他们去探寻、去发现。

就在这时,搜救队也赶到了。十几架飞行器在空中盘旋,还有两艘巨型轮船在海面上缓缓驶来。原来,长宇生博士他们身上穿戴的导航仪具有导航和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的功能。昨晚,由于天气环境恶劣,搜救中心无法捕捉到他们的位置信息。但在飞行器掉落的第一时间,长宇生博士他们就将求救信息发送给了科研实验室,实验室也立刻向紧急救援部报告,随后搜救中心迅速组织了搜救行动。搜救队忙碌了一整晚,终于找到了他们。

长宇生博士团队人员没有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从这岛上采集了一些生物、冰块、水、矿物质等标本,小心翼翼地保存好,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经过反复实验,他们在一种微生物体内找到了一种活性粒子,这种粒子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能够保护、激活其他微粒子。长宇生博士团队将它与宇生基因粒子配合使用,效果远超想象,堪称天作之合。他们给这种活性粒子取名叫“火种”,研发出的药物则取名叫“宇生仙丹”。当然,宇生仙丹的配方成份里,除了这两种重要成份,还有其它一些辅助性的成份。

宇生仙丹的出现,如同一场及时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尤其是给那些被顽固疾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从那以后,盘古星球上人类的寿命不断提高。后来,科学家们又不断努力,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案,通过基因修复、器官修复与更换等手段,在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实施,以调节身体状态,让生命得以更好地延续。

如今,在这个生产基地,不仅能生产宇生仙丹,还能生产人体内各种器官。这里培养出来的器官与原生器官几乎没有差别,当然,这些器官并非用于给每个人更换,而是专门为那些器官严重受损和老化、已无法修复再用的人准备的。凭借先进的技术,更换后的人工器官能够像新生的一样完美,重新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

所以说,盘古星球上的人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然而,这种微生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大家好好保护,合理、适量地开发利用。

根据盘古星球的法律规定,这些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新技术是可以与各人类共享的。因此,今天地球的朋友们来到这里,司马兰博士和她的团队秉持开放的态度,非常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科研成果。

无人驾驶车缓缓前行,车内中央的屏幕上不断滚动着介绍该生产基地的历史事件和现状。车窗外,所经过之处,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全自动的生产线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机械手臂精准地操作着每一个流程,仿佛是一群不知疲倦的钢铁战士。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车间里没看到一个人。是的,这里的生产线是全自动化设计,采用智能化生产,这样可以避免人为的污染,毕竟该药物必须保证百分百干净。”司马兰博士耐心地解说道。

“司马兰博士,这药成品是一块白色‘石头’吗?”曲波向司马兰博士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曲教授,听说你们当中有人使用过该药,他们真幸运。你说的白色石头块是一种封装,是专门为外星球使用设计的,那种封装能保质百年以上,且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而针对我们本土人类的是另一种封装——胶囊结构。”司马兰博士详细地解释道。

“司马兰博士,在您们星球上,有几个这种生产基地?”美国人托马斯充满好奇地问道。

“这是唯一的一个,我们一直在寻找,却只发现这里有。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给你一点希望,但又不能让你过度挥霍。”司马兰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地球上您们有去勘察过吗?”德国人科特追问道。

“据我了解,没有。我们的法律规定不能去居住有人类的星球上开采开发,如果是没有人类的星球,则没有限制。”司马兰博士认真地回答道。

“那以您的经验判断,地球上有没有可能生长这‘火种’?”日本人井田向上满怀期待地问道。

“有可能,我个人认为,只要有生物存在的地方,特别是有上万年以上历史的,就非常可能生存着该类微生物。当然,建议依照你们今天看到的这地域环境、生态条件去找,可以减少时间绕弯。”司马兰博士分析道,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司马兰博士,您在这里工作多少年?”张梓杰好奇地问道。

“你们猜一猜?”司马兰博士似乎很喜欢这个问题,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十年?二十年?”

“五十年?六十年?”

大家纷纷猜测着。

“哈哈,在你们看来五、六十年应该是很长时间了吧!我二十四岁就来到这里,至今已在这里工作六百年,刚开始是一名普通技术员,经过漫长的四百年的升迁,成了第二十位负责人。可以说,我把我的一生都奉献在了这里。这里很偏僻,要在这里坚守六百年,靠的是信念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在这里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受到人们的尊敬,这就足够了。当然,我的家人也在这里陪伴着我,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更何况还有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在一起。”司马兰博士微笑着说道,从她的话语中,能听出她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无比自豪,满满的成就感溢于言表。虽说她年龄已有六百多岁,但看起来却只像五十多岁的人,岁月似乎在她身上放慢了脚步。

无人驾驶车来到上面的那个颗水晶石车间里,这车间是专门研发培养器官的。同样,车间里看不到一个人,全是智能机器人在精准地操作着各种仪器设备。机械臂灵活地抓取、放置样本,智能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着培养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一切都在有序而高效地进行着。

司马兰博士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室、仓库,与她团队的其他人员认识,详细地介绍了一些科研设备、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司马兰博士和她的团队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

接下来,曲波团队会有部分人员驻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与司马兰博士团队人员一起学习,深入熟悉这里的新技术。他们都满怀期待,希望能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带回地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完宇生仙丹生产基地,曲波他们回到白灵城。次日,李小龙前辈带领他们游玩这个充满魅力的冰雪之城。

白灵城最具人气的几个景点:雪滩、冰长城、钰秀山。

雪滩,顾名思义,就是有雪的海滩,这是大自然赐予白灵城的珍贵礼物。白灵城长年被冰雪覆盖,气候寒冷,而唯独雪滩这一区域,靠近海边,绵延近十公里,这里的雪竟然不结冰。于是,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了玩雪的乐园。一些胆大不怕冷的人,还可以下水去游泳,而且这一区域的水是淡水!这一点,吸引了无数天性喜爱水、喜好游泳的人,他们不顾寒冷,纷纷下水,就为了能躺在淡水里,尽情地畅饮淡水,享受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毕竟,在这个星球上,淡水是相对稀缺的资源。虽然科学家们早已开发出从海水中分解出可饮用淡水的技术,但像这样能尽情泡在淡水里、想喝就喝的体验,也只有在白灵城才能拥有,才有条件享受。

冰长城是人工开拓出来的宏伟景点,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冰峰,延绵几十公里。白灵城的第一位领导人,曾有幸去过地球,当他亲眼目睹长城的雄伟壮观时,内心被深深震撼。回到白灵城后,当他看到这里延绵的冰峰,脑海中便冒出了修建长城的想法。后来,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当时的秦始皇二世的支持,经过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成功修建了这座耗费巨大的冰长城。

尽管修建冰长城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它却非常受欢迎。据说,这星球上的每一个人每年都会来这里游玩一次,仿佛成了一种必修课。

冰长城的通道设计成两种风格,一种是适合步行的,由台阶和防滑拼块组成的路面,方便人们漫步其中,欣赏沿途的冰峰美景;另一种是可以滑冰的快速滑行路面,让喜欢速度与激情的人能够在冰面上尽情驰骋。与冰长城并行的地面上,还修建了一条轨道观光列车,列车速度很慢,缓缓地穿梭在冰峰丛林中,每五公里设置一个站。如果走长城的人累了,便可以下长城,乘坐这列车,继续享受这独特的冰雪风光。

白天,站在远处,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蜿蜒的白龙盘旋在山峰上,宛如一幅悠远的画卷。到了晚上,长城上的灯光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下,将跨越五六十公里的长城上所有的灯光变成了跑马灯一样闪烁着。那灯光,如同一匹接一匹飞奔的发光的野马,由近及远奔向远方的世界;又犹如一颗颗流星,沿着冰峰由近及远滑向远方的夜空,场面极为壮观,成为白灵城夜间观赏的一道靓丽风景。其实,设计师将灯光设计成跑马灯的初衷,是想用灯光模拟烽火传信的景象,没想到最终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设想,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