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 言
前言
大学毕业时,同学们互相勉励,要为社会努力工作35年。2017年底,我到退休年龄,刚好从事中医工作35年,真可谓光阴似箭。我拜读了一些中医名家经验的专著,很有收获,受到不少启发,同时,深感自己学识有限,差距不小。近来,我所承担的一项工作——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以及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都提出要我尽早完成从业经验的总结并予以出版。确实,为人民健康和中医药事业奋斗几十年,应该好好加以总结,有些经历、经验拿出来分享,对后来者或能有些许启示、借鉴。
我一直认为,中医骨伤科的病种优势主要是骨伤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在治疗技术方面主要是手法与中药外用,我这些年关注和探索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本书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按病种分为骨折、脱位、腰痹、骨痹、其他伤病五个方面,按疗法分为正骨手法、体外固定、中药外治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系统的总结。书中用少量的篇幅对自己的学医历程、主要著述、效验方药、师承发展等做了一些介绍。
本书许多编写工作是由我的同事、学生们帮助我完成。图文编辑和校对,由李媛、胡烈奎医生负责组织,他们做了许多琐碎而细致的工作。第一章、第三章第五节由我执笔;第二章由李媛编写;第三章第一、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由杨洪杰编写;第三章第三节由朱春城编写;第三章第四节由陈达编写;第四章第二节由马笃军编写;第四章第三节由廖州伟编写;第五章由裴军宇编写;附录由杨洪杰、肖伟、陈浩雄、姚志城等几位同志编写。在此,我对各位编委的认真工作深表感谢。同时,由衷地感谢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深圳市中医院为此书的编写和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书如果能对您的学习、工作有所裨益,我将荣幸之至!
彭力平
2021年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