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章 组建奥数兴趣班
二中有个特色,每年都会组建各种兴趣班,学校会根据情况,推出一些人出去参加各种比赛。
为此已经成立了一套成熟的高效的培训程序。虽然学校总体实力比一中和三中的弱,但是比赛一项却是异军突起,俨然成了一条黑马。
高一办公室(1)。
刘海坐在办公桌前,眼前的信纸上,写着几人人名,一旁放着登分表,他在一个一个核对,做最后的决定。
张胜平带队做完早操回来,正看见他在信纸上涂涂改改。
“海~陈娟老师催了好几次了,你名额定好了没?今天得给孩子们开碰头会了。”
刘海抬头看了一眼,正好招手让他过来:“你说这人,行不行?”
他的笔尖指在信纸上,上面写着林曦两个字。
“没有其他人了吗?”张胜平过了一眼他的登分表。
“这不是挺多比较稳的。一班好苗子这么多,你别光看这一次啊,找综合实力强一点,更好吧?”
张胜平指了指,“哟,这黄聿彦也满分啊,看这江南星,陈骏多稳,石丽,邱泽林,程婧都不错,,还有陈启……这么多人才,再看看这林英子,这数学成绩跟心电图似的,抖起来能要人命……”
“那你不能这么说,奥赛可不是谁稳谁能赢的事。”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为难地扶了扶额。
张胜平看了他那张信纸,黄聿彦,江南星,陈骏,石丽,邱泽林,程婧,陈启,秦霄,林曦,其中,陈启和秦霄的名字上划了两个斜线,林曦的名字划了好几根,然后又在旁边写了一遍,程婧的名字旁边加了个问号。
“如果纯按这次奥赛卷考察的,哪些人能进?”
“黄聿彦,林曦”
“就他俩满分?”
“对。”
“那就直接把邱泽林换成林曦,程婧她其实数学偏弱,到时候让她去参加英语兴趣班。你别到时候好苗子都选走了,英语老师该有意见了。”
“报告……”
两人抬头看见程婧端着英语作业站在门口,于是赶紧叫进来。
“程婧,问你事,学校准备组织奥赛兴趣班,你是想参加数学的还是英语的?”张胜平问。
程婧愣了一下,犹豫着说:“还是英语吧。我数学还是有点不太喜欢。”
张胜平笑眯了眼,冲刘海肩头一拍,“看,我说什么来着,这不完美地解决了?”
于是又跟程婧说:“行了,没什么事了,交完作业就出去吧。”
“好的,老师再见。”
“嗯”
刘海又重新拿了一张信纸,在上面用心地写上几个名字:黄聿彦,江南星,陈骏,石丽,林曦
写完之后,交给了张胜平。
这是他第一次选人,他明白,从他笔下写出来的这几个人,命运会随着这一次的书写,而改变人生的命运,他慎之又慎。
选人之前虽然都是谈笑着说,但是张胜平看到名单出来的时候,也是心中一凝,重视起来。就是这几个人了,将代表班级数学的最高的水平,会加入数学兴趣班,会在学校精选的数学大佬的培训下,走出学校,或许有机会参与省市乃至全国的赛区。
他们这粒星星之火,能烧多旺,全靠他们和老师还有学校共同的培育。
教务处。张胜平递交了名单之后出来,也是顿感轻松了片刻。
“哎张老师,麻烦等一下。”陈娟说。
“怎么了,有啥事?”张胜平又转头走进去。
“其他几科兴趣班的人也差不多要开始选了,你提前跟他们任课老师说一声,名单尽早交过来,教务处这边要抓紧排课了。”
“好的。可是其他几科的真题卷还没来啊。”
“就用之前的那套嘛,去年的不是选的挺好的,最近学校经费紧张,反正学生能力怎么样,各科老师心里有都点数了,考不考的都差不多。”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也有例外的,我班就有个小孩,平时考试名不见经传,遇到奥赛题那就是满分啊。”
“哟,那不错呀,还是张老师有眼光,又发现了颗小珍珠呀。”
高一(1)教室。
刘海在发试卷。
“试卷都改出来了,难度也有,不过对有认真思考的人来说也是比较简单,也有些超纲了的,所以不太适合现在讲,我们简单对下答案就过哈,分数也不念了,课代表来发一下。”
一时间,教室响起了一阵哗哗翻试卷的声音。
“黄聿彦,你来黑板写下大题答案。”
“好。”
林曦左等右等,看到大家都拿到试卷了,也没看到自己的。正在疑惑的时候,刘海叫了她一声:“林英子,你来写填空题。”
程婧看着自己112的试卷,咬了咬唇。握紧了拳头。这还是她第一次,数学130以下的。
吴小慧探过头看了下她的试卷,惊了一声:“呀,程婧。你分这么高啊,我才93。”
万春蕾听了也拿着试卷过来,“哈哈,我比你高点,我100。”
“奇怪了,以前刘老师不是总喜欢让石丽去写答案么?今天怎么让林英子上去了。”
“不是还有黄聿彦么。”
“他数学成绩好就算了,林英子上去干什么,当反面教材么。”
两人边说边捂着嘴笑。
……
林曦走到讲台。接过了刘海递过来的试卷,果不其然,是自己的。居然是满分。难得。
她能理解刘海的苦心。整张试卷,也就填空题的字写的是楷书,好看一点,这是在点她,要把字写好的意思?
看了眼他别有深意的眼神,林曦尴尬地向他点了点头。懂了懂了,会写好一点的。
于是用上了十二分的粉笔字功力,比在青年教师粉笔字大赛时还要重视的态度,把填空题的答案漂漂亮亮地写上了黑板。
她下来之后,看到黄聿彦还在写过程。所以就耐心地分析起他的解题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