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户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第二阶段训练前的安排

尤明达是陕西榆林人,世袭百户,以战功升迁到京营参将,后被平调到大同,他或许不出名,但子孙却极为出名。

大明西北将门尤家,正是从他开始的,原本只是世袭百户,到他是参将,而后两个儿子是总兵,从此名镇西北。

孙子尤胜更是四镇总兵,晚年接替戚继光镇守蓟镇长达十年,有效的遏制蒙古南下。

到了明末,尤世威、尤世功、尤世禄三兄弟,可是一身是胆,赤胆忠心的国之干城,为大明王朝献上最后一滴血。

就算陈垚没读过历史,但上辈子看过的网文也不少,对榆林尤家的铮铮铁骨敬佩不已。

现在听到这三女都跟尤家有关系,不禁傻眼了。

说好的大同婆姨呢,怎么变成陕西的了,而且是尤家的女人。

愣愣的看着局促不安的三女,转脸问乌日娜道:“尤明达也牵扯进蒋成冒功杀人之事?应该不会吧,他怎么可能是许泰的人?”

他当然有这疑问,许泰是江苏人,说起来跟陈家才是老乡,世袭指挥使考中武状元后,被任命在柴沟堡当守备将军。

而后出任宣府副总兵,也就是副将,凭借平定河北叛乱被朱厚照青眼的,进入京营后一直就在北京城。

尤明达却是陕西榆林人,江南西北离着远着呢,就算都在宣大一线任职过,可两人的时间是错开的。

许泰是正德六年离开宣府,率军平叛河北之乱的,尤明达是正德十一年才调任到大同,这些事陈垚自然知道。

身为现任的十二团营总指挥,别以为他只会练兵,十年之内的京营将官升迁任免,他都必须要熟悉,这是军务马虎不得的。

“等等!尤明达是从京营参将平调去大同的,也就是说他在京营时,正是许泰提督京营中的敢勇营,会不会是那时候扯上关系的呢?”

想到这他看向尤氏,乌日娜回答不了他的问题,现在他看向自己了,尤氏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婢子兄长并不是许都督的人,但蒋成是许都督当年的亲卫百户出身……”

这下陈垚明白了,尤明达的确不是许泰的人,不然也不会被从京营平调边军,到了大同后,为了拉拢手下大将蒋成,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为继室。

蒋成冒功杀人他也没参与,但知道这事后同样没作为,不敢得罪许泰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这次杨琳亲自去大同调查,他知道事情闹大了,选择认罪并送上两位养女给杨琳。

杨琳自然不会收下,如实的向朱厚照报告,尤明达被停职到现在还没有结果,蒋成被直接斩首,家眷没入教坊司。

尤氏也算命好,刚刚判决还未被送进教坊司,朱厚照想起给陈垚补偿,把她给送来了。

“这么说你是榆林人,她两是大同本地人了?”

“是的,侯爷。”

陈垚听到这回答,兴趣大增的仔细端详起三女来,两个小的既然是培养来送人的,姿色显然都很好。

尤氏虽然年过三旬,可看起来同样风姿绰约,看得出她平时保养的很好。

满意的点着头,陈垚嘿嘿笑道:“蒋成既然伏法了,那这事跟你们就没关系了,既然你两是尤明达养女,那今后就叫尤二姐、尤三姐吧,尤氏是大姐,就叫尤氏吧。”

三女连忙答应着,虽然不明白自家这新主子为何给自己改称呼,可他是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乌日娜娇俏的白了一眼自家丈夫,也没反对,反正自家男人爱给家中女人起名她是亲身经历过的,无所谓了。

只有陈垚自己明白,这三个名字到底是什么,得意的裂开嘴,暗戳戳的想着还差一个秦可卿呢,宁国府的四美人就集齐了。

当晚夫妻久别重逢,他当然不可能去偷吃,但在家七天时间,还是领略了三女的武艺,包括武器都让他试了多回了。

第八天扶着腰的陈垚选择了不骑马,坐上马车回到大营,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训练。

“今天开始,咱们十二团营的编制重新安排……”

十二团营是在原本京营的基础上编制的,朱元璋时代定下的京营分为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于谦改编十团营时,把京营分为十个营,每营分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也就是说把大的缩编为小的,其实是每一营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京营编制。

十二团营只是扩编了两营,并没有改变其他的,还是按照十团营的编制,但陈垚认为这样不妥。

如果按照后世的理念,这样编制其实是最好的,可这是大明朝,小型化的综合性野战军队,其实是不适合的。

因为古代战争人数是相当重要的,最终上战场的不是一两个营,而是一次大型战役,至少要出动五六万军队。

那各军之间的配合就成为最重要的,特别是神机营这种火器军队,大明朝的军队,火器是一股脑的全装备上,每个营都一样。

这结果是火力压制反而更小了,因为每一种火器发射的时间点是不同的,将领要根据现场临机指挥顺序。

陈垚自然不要这样的安排,他要的是集中使用一种火器的数量,能在开火时形成压制对方的威力。

同样,三千营是骑兵,把骑兵分散到各营同样是减弱了战斗力,集中精锐骑兵定点打击敌人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一点古今中外的各大著名战例,都有生动的展示过,无论是大汉的羽林军,还是大隋的骁果军,都是以集中骑兵突破敌人防线而著称。

唐朝最著名的是李世民的玄甲军,同样是骑兵精锐,当然隋唐是重甲骑兵著称,明代已经淘汰了重甲骑兵。

但不是说重甲骑兵没用了,后来满清的精锐同样是重甲,只是不是以前那样的具装骑兵,而是披两层甲上阵。

这是由于满清未入关前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制造那样的重甲,只能靠叠加铁甲来充数。

陈垚也不会重拾重甲骑兵,那不现实,大明的经济同样无法负担这样的输出,再说火器盛行后重甲的作用的确小了很多。

他要是骑兵是轻骑兵,但能集中兵力于一处,今天就是他开始改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