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巅之三兴大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4章 董卓进京(2)

董卓在书信中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对秦昊年轻有为的赞赏,又巧妙地透露了自己对朝局的担忧及对十常侍的深恶痛绝。

言辞间隐晦地提及自己即将有所行动,希望秦昊能够予以理解和支持。

他写道:“吾婿秦昊,自闻刘宏驾崩,吾等皆悲痛万分。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不可一日无纲。

今朝局动荡,十常侍祸乱朝纲,老夫欲为国除奸,奈何势单力孤,闻贤婿亦对此辈深恶痛绝,老夫愿与贤婿携手,共襄义举,不知贤婿意下如何?”

秦昊览信后,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深知董卓此信背后的深意,却也欣赏其直截了当的作风。

秦昊提笔回信道:“董公大义,秦某钦佩不已。

并州与凉州虽相隔千里,但心向大汉之心却同。

秦某亦有意铲除奸佞,振兴朝纲。若董卓公有所行动,秦某愿为后盾,共谋大业。”

书信往来间,两大诸侯暗中结盟,各自筹备,只待时机成熟,便共同发力,给朝廷来个措手不及。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何进仍在为十常侍之事焦头烂额。

他虽已遣人联络诸侯,但心中仍忐忑不安,深知此事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随后,司州和汉中的情况也差不多,刘备、刘邦、曹操、刘焉,四路诸侯也接着在边界处沉兵演练,以拖住董卓三方进京的步伐与兵力。

各路诸侯的这一针对举动,气得董卓怒砸了数个花瓶,可是却丝毫都没有办法。

董卓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怒目圆睁,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不公与阻碍一并吞噬。

他深知,这各路诸侯的举动,无疑是在向他董卓宣战,挑战他的权威与野心。

然而,他亦明白,此刻的愤怒与冲动,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让他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唤来心腹李儒,低声吩咐道:“李儒,你速去联络我们的人,让他们加快行动,务必在诸侯有所动作之前,将十常侍一网打尽。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并州与秦昊的动向,确保他不会在背后给我们捅刀子。”

李儒领命而去,董卓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深知,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秦昊虽然与他暗中结盟,但谁也无法保证,在关键时刻,秦昊不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背叛他。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何进仍在为十常侍之事犹豫不决。

他虽已遣人联络诸侯,但心中仍充满了疑虑与不安。

他深知,一旦行动失败,他将万劫不复,甚至可能连累整个家族。

然而,何进又怎会甘心就此屈服于十常侍的淫威之下?

他暗中召集了心腹将领,商议对策。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趁十常侍尚未察觉之际,将其一网打尽。

消息传出后,洛阳城内顿时人心惶惶。

十常侍也意识到了危机,他们开始四处奔走,寻求盟友与支持。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却无人愿意站出来为他们说话。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清算的对象。

就在洛阳城内的局势愈发紧张之际,司州、汉中等地的诸侯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刘备、刘邦、曹操、刘焉四人,各自率领大军,在边界处沉兵演练,表面上是为了防范外敌入侵,实则是在拖住董卓三方进京的步伐与兵力。

董卓得知此事后,更是怒不可遏。

他明白,这些诸侯的举动,无疑是在向他董卓宣战。

然而,他亦深知,此刻的董卓,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凉州呼风唤雨的霸主了。

他的势力虽大,但面对各路诸侯的联手,也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

于是,董卓开始暗中筹划,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打破这僵局。

现在只有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先除掉十常侍这个心腹大患。

就在董卓紧锣密鼓地筹备之际,洛阳城内却突然传来了一则惊人的消息:十常侍中的一位重要成员,竟然在深夜被人暗杀于府中。

这一消息传出后,整个洛阳城都为之震动。

而董卓则趁机发难,以清除奸佞、振兴朝纲为名,率领大军冲进了皇宫,将十常侍一网打尽。

十常侍成员除了赵忠之外全部被斩杀,就连张让的分身也死在了这场动乱中,被逼上绝路的赵忠带着少帝刘辨和陈留王刘协逃出长安,可却撞到了‘正好’及时赶到的秦昊。

就和原史中的一样,不过赵忠替代了张让,秦昊替代了董卓,而赵忠也被秦昊亲自射死,自此十常侍集团全军覆没。

靠着手中的一帝一王,秦昊轻易进了长安城,而董卓然怒在心头,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董卓望着秦昊携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势,眼中闪过一抹阴鸷。

他深知,自己虽手握重兵,但在名义上已落了下风。

秦昊此举,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他才是那个真正能够稳定朝局、拯救大汉于水火之中的人。

董卓在府中独自踱步,夜色如墨,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他孤独而倔强的身影。

他心中暗道:“秦昊,你休要得意,这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他唤来李儒,低声问道:“如今局势,你可有何良策?”

李儒沉吟片刻,道:“主公,如今秦昊已占据先机,我们若再与之硬碰硬,恐难讨到便宜。

不如暂且隐忍,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董卓闻言,点了点头,道:“也好,暂且让他得意几日。

待时机成熟,我定要让他知道,这天下还是我董卓的天下!”

于是,董卓开始暗中筹划,一方面加强军备,训练士兵;另一方面则派遣心腹暗中监视秦昊及朝廷的一举一动,寻找破绽。

而此时的秦昊,则凭借着手中的天子,在洛阳城内如鱼得水。

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朝纲,安抚民心,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削弱董卓的势力,逐步将兵权收归己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中的局势愈发微妙。

董卓与秦昊之间的暗流涌动,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