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论纲
李晓南[1]
【内容提要】现时代,精神信念、精神追求、精神定力、精神力量、精神家园等精神问题凸显,精神哲学受到极大关注。在中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视精神力量作用的今天,尤其需要挖掘和展现马克思主义有关精神现象的理论,进一步推进其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精神理论 中国化
现时代,精神信念、精神追求、精神定力、精神力量、精神家园等精神问题凸显,精神哲学受到极大关注。在中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视精神力量作用的今天,尤其需要挖掘和展现马克思主义有关精神现象的理论,进一步推进其中国化。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
(一)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资源
1.德国古典哲学有极其丰富的精神现象学的理论资源。对精神现象的认识,属于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范畴。在西方,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的,欧洲哲学众多流派对精神(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深厚的精神哲学传统。
黑格尔的法哲学致力于把国家精神、市民社会精神、民族精神、个人精神融为一体,对构建什么样的国家、营设什么样的市民社会、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提升什么样的公民素质这“四者”贯通起来进行辩证分析。按照黑格尔的体系,逻辑学是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自然哲学是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精神哲学是研究理念由他在而回复到自身的科学。黑格尔又把“精神哲学”分为三大部门,第一,主观精神,分灵魂、意识、心灵三个环节;第二,客观精神,分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第三,绝对精神,分艺术、天启宗教、哲学三个环节。[2]客观精神总的来讲,就是社会意识,包括群体意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其范围很广,不仅仅讲法、权利,也讲道德、法律和伦理,特别讲到社会和国家。客观精神是有血有肉的精神所创造的法律、社会国家、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伦理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和历史哲学)讨论的主题。
黑格尔努力把人的发展理解为人的精神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努力寻找其中的规律。在黑格尔看来,人具有“主体性”。它表现在: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能动性、自我、自我意识或自觉、个人的特殊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为根据等方面。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乃是一个极其漫长曲折的过程。人的主体发展史首先是人脱离动物的历史。在动物那里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因而动物意识不到自我。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开来,对立起来,意识到自我,主体才被开启。从人类、从一个民族、国家来看,由无自我意识或不自觉的阶段到有自我意识或自觉的阶段,这条道路是如此的辽远,须以百年计或千年计。而且每个环节(实践、劳动、法权、道德、家庭、社会、国家、艺术、宗教、哲学等)都是必要的,必须在每个环节那里都做逗留。个人发展,则以“浓缩”,从出生经过婴幼时期、童年时期、青壮时期到老年时期,经历这个过程。
黑格尔把国家精神、市民社会精神、民族精神、个人精神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研究,对今天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体系有可借鉴之处。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3]这里,提出了“三个层面”,即“公民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黑格尔的法哲学也是这样进行研究的。他把个人、社会、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宏大叙事”,而且还从“世界历史”来观照“民族精神”,体现了辩证法的整体魅力。
恩格斯中肯地评价道:“这一切并没有妨碍黑格尔的体系包括了以前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广大领域,而且没有妨碍它在这一领域中阐发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作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类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而精神哲学又分成各个历史部门来研究,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明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4]恩格斯还说:“由于‘体系’的需要,他(黑格尔)在这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对这些结构,直到现在他的渺小的敌人还发出如此可怕的喊叫。但是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5]这实际上点明了黑格尔哲学的要旨,就是要对人的精神现象、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人的精神发展的各种基本形态进行研究,从中揭示精神发展的规律。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很值得关注并且值得我们今天“接着讲”。
黑格尔反复讲,国家是一个伦理性的现实体,其根本目标指向就是“公共领域”的善、是倡行“公共之善”。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在地上的精神”,精神就是国家的灵魂。今天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塑造“国家的灵魂”。而且,黑格尔认为,伦理理念表现为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环节,“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也就是说,善的社会共同体、善的社会生活只有在国家、社会、个人的互动中才能实现。另外,黑格尔是把“民族精神”放到“世界历史”中,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中予以呈现,获得意义的。黑格尔强调,不同的民族精神都源于自身的“现实性”中,不能“先验地给”,“每一个民族都有适合于它本身而属于它的国家制度”。[6]这种民族精神与世界历史间的辩证关系的思想也有启发意义。
有论者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王元化先生虽然晚年一直在反思黑格尔,认为黑格尔思想中存在一些糟粕性的东西,如教条主义、国家主义,但还是非常敬佩黑格尔对精神的重视。黑格尔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把人的精神看成最重要的因素,王元化先生很欣赏。他晚年重视人文精神,显然是从黑格尔那里来的。王元化先生对黑格尔从迷恋到反思,但对其精神性的一面保持赞赏,这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今天,整个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许多人相信发展是硬道理,人的精神被边缘化,这时候再来看黑格尔将精神力量作为第一性来强调,有它的意义。[7]
2.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有丰富的精神理论,而且精神理论是其宏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其他组成部分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研究和阐述稍显薄弱。这正如1893年恩格斯在《致弗·梅林》中所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8]恩格斯晚年书信阐述道:“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9]唯物史观并不“否认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10]。“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11]之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德国的梅林(1846~1919)的意识形态理论、俄国的普列汉诺夫(1856~1918)的社会心理学说、法国的拉法格(1842~1911)在思想起源、文学批评、民俗学、语言学和宗教等领域的研究等,都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进行过阐释,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20世纪20年代,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布洛赫等认为,必须重新估价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同形成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过程之间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把全副精力集中于上层建筑的研究,文化构成了它关注的焦点”,“自始至终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12]
(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阐述关于精神问题的看法
恩格斯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的看法博大精深,这些看法主要是通过对各种思潮和流派的批判呈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观的呈现,与其说是陈述,不如说是批判中的对话。
1.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阐明精神在历史上的真正作用。只有深刻解读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学说的遗产,才可切实把握马克思的精神学说。(1)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2)人类精神的对象化形态。从人类历史、工业史、文明史、文化史等这些人类精神外化、对象化、异化来看精神的形态。(3)批判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肯定精神发展辩证法。“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13]
2.通过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批判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进行了扬弃,《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述,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精神观的初步奠基。
3.通过对启蒙学者精神观的批判阐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实社会阶级矛盾问题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14]
4.通过对经济学方法的批判阐述掌握世界的精神方式。马克思曾区分了人掌握世界的方式: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提出了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这一命题。
(三)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观的贡献
1.哲学基本问题视野中的精神问题。(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15](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多种历史形态:根源于远古时代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在古代哲学中表现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在中世纪表现为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在近代哲学中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自然辩证法》中精神问题的阐发。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的产物。
3.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usgang,出路)中寻找精神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探究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
4.恩格斯晚年书信的新阐发。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做了全面阐述,弥补了过去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
精神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作为社会生产的精神生产,是旨在创造精神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生产精神产品的创造性活动。他们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16]
(五)马克思主义精神理论的原理
1.精神范畴释义。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有不同的分类: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从实践唯物主义来看,精神是“感性人的活动”的“能动方面”,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从实践主体来看,在认识论中的知、情、意;在观念文化中的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还包括风俗习惯、成见偏好、感情信念、社会心理等。在实践主体状态中,精气神的样式有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心理特征、意识观念、审美情趣、理想信念)、精神气质、思想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以及欲求、愿望、情感、信念、境界、知识等。从实践客体来看,以物质形式(如典籍、文物、光碟等)呈现的,以及积淀渗透在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品中的和加工这些产品的生产工具承载着精神性内容。在日常用语层面,精神具有精华、实质、要旨(essence)、活力之义。
2.把握“精神”的本体论、价值论。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7]。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精神的作用做了经典表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到北京精神、广东精神等地域精神的培育和践行,精神的力量在神州大地上日益彰显。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已经成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
3.精神的发展及提升精神境界的途径。(1)人的精神发展及其标志。(2)提升精神境界的基本途径:学习、教化、灌输、修行、精神交往等。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精神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精神问题的研究,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史和论上梳理和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精神理论的资源,二是从传播、运用、坚持和发展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规律。这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着的。习近平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遵循这一精神,展开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性与当代中国视域下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理论的双向诠释。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是“源”,其中国化是“流”。但对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理论的诠释并不是纯学院派的,而是站在今天中国立场上,以“中国视域”观之,并以我们当下做的事情为中心,做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的新建构、新阐释。
(一)弘扬和推进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
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术研究中稍显薄弱的状况,力求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精神理论资源,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应不拘泥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阐述,而须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的论述,分类分层次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现象的“原理”学说。我认为,精神含义极为广泛,凡与物质世界(人的肉体)相对应的人的行为方式,都有精神因素、打上精神印迹。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看,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在人脑机能——意识支配下实践的产物。即使是“下意识”“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也可进行精神分析。总之,凡是人的行为,都有精神因素,都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加以描述:“××精神”,如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精神、人的历史活动中的精神、人的思想观念中的精神等。人的精神有多种样式,如马克思说,人的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理论精神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
(二)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层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的研究
众所周知,德国古典哲学有着深厚的精神情结、理论兴趣。哲学家们用思辨方法,对普遍人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道德行为、社会价值、历史形态等精神现象做了整体性探讨。承续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所开创的从个体、社会、民族和国家这些基本层面剖析研究精神问题的哲学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也有这些基本的精神层面和宏大叙事。今天,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层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当代意义的研究。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8]
1.国家层面。国家层面的精神形态,要有一个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价值、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国家哲学,为有效地治国理政提供精神指导。(1)国家哲学及其功能。国家哲学是一国关于治国理政,国家总体精神、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国家治理体系的哲学。(2)执政党与主流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3)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经验和规律。首先,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自身具有的开放性,更重要的是“主义”的坚持发扬者在时代性、鲜活的实践推动下赋予“主义”的生命力。其次,它是“纲领”“旗帜”。须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宏大视野,又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须回答时代课题,体现“时代性”;须具备体系性、整体性、贯通性(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统摄党和国家事业的各方面。最后,它具有真理的力量,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同,成为“拱心石”,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又一次推进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2.民族层面。就民族精神而言,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中国精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改造国民性、引导社会思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导作用。
3.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精神形态,要有一个好的社会精神哲学,为社会和谐有序运行、引导社会思潮提供精神指导。
4.个体层面。个人层面的精神形态,要有一个好的个人心性修身养性哲学,为个体修行提供精神指导。人们常说,中国哲学讲求“内在超越”。佛家《楞严经》云:“譬如灯光,然(燃)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儒家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克己复礼。“克己”,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复礼”,治理天下。从人的精神“内在修持”,到精神的“外化”,儒化社会、教化天下。如果说,佛家在人的心性内在修养上用力颇多,那么,实践唯物主义则强调“精神的外力”,精神的外化。马克思主义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在当代中国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及其自由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要强调的是,作为重建“基础秩序”的重要一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当代马克思主义精神理论的研究,固然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的“总体性”,观照精神的诸多层面和领域,但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马克思主义精神哲学视阈下,探讨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规律”的研究。这是因为国家、民族、社会和公民个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面对并正确处理的最根本或本质的关系,是党与国家、党与社会、党与公民个人的关系。”[19]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更集中体现着当代中国的精神世界。
简短的结语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精神追求,历来强调科学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的在党建中的基础地位。近来,习近平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0]建党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与中国实际、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作为精神现象学的学术研究,通过哲学研究、思想研究、文化研究、宗教研究等,得到全方位拓展,取得丰硕成果。
注释
[1]李晓南,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2]贺麟:《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载〔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第2页。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1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
[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91页。
[7]许纪霖:《“中国时刻”背后的黑格尔式命题》,《中华读书报》2013年3月1日。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2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6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2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27页。
[12]〔意〕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周穗明译,人民出版社,1981,第9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19~32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55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22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346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7页。
[1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19]韩庆祥:《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精神世界重建》,《光明日报》2015年2月5日。
[20]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