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之前的关键期
今天的儿童发展专家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两岁之前是一个关键期。人类在这两年内建立起智力发展的基础,当孩子年满两岁时,他已经掌握了很多语言、社交、认知、情感、动机的概念,智力基于这些概念慢慢发展。为了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孩子大脑会经历一场专业化的筛选,也就是根本性的神经元突触修剪,某些神经元联结得到加强巩固,而某些神经元联结则被彻底删除。比如语言能力就是如此。我们知道,九个月大的孩子可以听得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各种语音,但三个月之后,到了一岁,他只能辨识出母语的语音——大脑被设定为只关注母语的语音。孩子再也无法听得出全世界所有语言的所有语音,他从此便只专注于母语了。[7]
在接收了庞大的信息量之后,人类大脑会自行修整。别忘了,成长就是一个从百亿神经元联结到三十亿个神经元联结的爆发过程。成长,也意味着放弃了三分之二的潜能,加强余下三分之一最常用的潜能。成长,就是设定自己的专注领域。长大成人,不是变得不聪明,而是更为专业,掌握了特定的语言、文化、思想、为人处世的方式。令人惊讶的是,大脑专业化很早就开始了,两岁幼儿的大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独特经历的记忆,而且懂得选择最频繁出现的经历。专家们认为,两岁之前的这段关键期,完成了大脑建构最核心的基础,随后的改造将会变得越来越难。
罗马尼亚孤儿的经历就是最佳佐证。当人们发现孤儿院的恶劣环境之后,陆续将孤儿送往能够满足孤儿需求、经过培训的热心的收养家庭。研究人员跟踪比较那些两岁之前和两岁之后送入收养家庭的孤儿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非常明显,相对两岁之前与亲生父母生活的大龄收养孤儿,两岁之前被收养的孤儿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认知和文化差异,到了八岁测试时,这些孤儿的脑电波一切正常。两岁之前的这段关键可塑期,幼儿拥有一个丰富的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未来的抗压性和可塑性,大脑将拥有足够的资源,得以重塑和自我修复。
两岁之后被收养的孤儿,到了八岁时,依然被后遗症困扰。如上文已提及,两岁之后,幼儿大脑架构已基本建立,重塑难度极大。当然,人的一生中,大脑持续不断地更新,每时每刻都有新神经元联结建立,不至于“为时已晚”。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指出:“在幼儿早期,深化神经回路更容易,之后再试图强化或修复则难度加大,代价也更大。”[8]为了使大脑架构具有牢固的基础,一定是越早越好。所以,两岁之前是关键的可塑期,也就是说,在幼儿大脑已经被初步特定化之前,必须要格外重视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