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眼科名家张晓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眼科名家张晓楼》一书是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和周楠医生编撰的一部关于张晓楼教授的生平传记。

认识张晓楼的友人对他的评价大同小异:真诚、认真、勤奋。但了解他的朋友会更多地看到他的勤奋和宽厚。他每天忙碌于医疗事务,认真且尽心尽力,工作占去了他大半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他也是用来在图书馆或是家里读书,似乎最多就是听听收音机里的京戏放松。天道酬勤,张晓楼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国际著名的眼科专家。

由魏文斌教授主持记录的《眼科名家张晓楼》,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这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同人用心来记录的一部传记,力求用最真实客观的文字去还原的一段历史。后人多半只知张晓楼在沙眼研究中的成就,其实,他对中国眼科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张晓楼从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到沙眼衣原体的研究者,再到沙眼防治及防盲工作先驱的历程,描述了同仁眼库乃至全国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诠释了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为我国眼科医学事业无私奉献、不平凡的一生。

在这部传记里,有如下一些概括来记录他的生平:

“在全国眼科界较早地建立学科专业分组。”

“在全国率先实施进修医生培养制度,普及并提高了我国眼科医疗水平。”

“在全国率先开展在门诊实施内眼手术,是今天眼科日间病房的雏形。”

“创建国内首家眼科基础研究的基地——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创建同仁医院眼库,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角膜移植的眼库。”

“是同仁眼库第一个捐献角膜的人。”

这些都看得出同仁人对张晓楼的敬重、欣赏和景仰。张晓楼对同仁眼科而言,是一座丰碑,是感动,让大家不由自主地想说点什么。

世上能够让人怀着虔诚之心孜孜以求的东西,身为医者所获得的欣喜感和成就感大概是其中之一。那种发自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和体会的。对张晓楼来说,治病救人是最能吸引他的东西。

张晓楼教授1940年6月毕业于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当时协和医学院的美籍眼科主任对他非常赞赏,并预言张晓楼一定会成为未来中国著名的眼科医生,因为他的善良和博爱。1948年底,张晓楼已经办理了去美国留学深造的手续,但是他听闻北平即将和平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弃了留学计划,留在国内迎接北平的解放。他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奠定了他一生对患者的爱心、对医学的执着追求。

1956年,张晓楼与汤飞凡教授合作,冒着失明的风险,在自己眼中接种了沙眼病原体进行人眼感染试验,并首次成功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他曾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咨询组成员等职。几十年中,张晓楼教授在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事业中贡献突出,曾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他曾为众多领导人和国际友人诊治,也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为了防盲治盲,他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带领团队研制出治疗沙眼的新药,为我国大部分沙眼病人治愈了病痛。直到病重,他还坚持要求出诊。

我在做医生之初就已耳闻张晓楼教授大名,仰慕他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期间,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深深感到,张晓楼教授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眼科医学事业中。他在追求人类光明的道路上艰苦跋涉、不懈努力,践行着他要为眼病患者解除病痛、为他们留住光明的心愿。当看到我国众多失明患者急需角膜时,他四处奔走呼吁,成立了保存去世者志愿捐献角膜的眼库。我国第一个眼库由此在北京同仁医院诞生。1990年9月14日,张晓楼教授与世长辞,他最后的奉献是捐出自己的角膜,使两位盲人重见了光明。张晓楼教授是我国建立眼库后第一个捐献角膜的志愿者。

2014年3月,在魏文斌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成立。目前,该基金会正在以实际行动将张晓楼教授的精神发扬光大,在西藏、四川凉山等贫困边远地区施医助教,为患者治疗病痛,带来光明。

无论是张晓楼教授的医疗实践还是他卓越的思维,对中国眼科乃至国际眼科界来说都是难得的宝藏。对中国人来说,张晓楼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对世界更是如此。张晓楼教授在国际上的声誉已经超出了眼科领域,他为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对同仁眼科的先贤张晓楼,同仁人内心有更多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动和爱戴。

记录的过程是探寻的过程,也是一次追溯历史的过程。

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审核,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这本书的传记观与此完全一致。

张晓楼这样的优秀人物,应追忆。他虽属于20世纪的人物,但时至今日,仍不失为医疗界的典范。

魏文斌教授与周楠医生写就的这本真实动人的传记,传承了其精神,故乐为之序。

image-005-1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