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人物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0章 4.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在文帝朝,李广和堂弟李蔡均为郎官。到了景帝朝,李蔡有功,官至二千石。武帝元朔年间,李蔡担任轻车将军,跟随卫青进攻右贤王,立下战功,受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李蔡替代公孙弘担任丞相。李蔡的才能仅为中下,名声也远远不及李广,却位至列侯,官至丞相。可是李广却始终得不到封侯,官职始终没有超过九卿。就连李广的部下,也有很多人受封为列侯。

有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聊天时感叹道:“自从汉朝开始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战斗。可是如今,连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平平的人,都有几十个因战功被封了侯。我李广不比别人差,却连一点点封地都得不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命中注定不该封侯吗?”王朔问他:“将军请仔细想一想,有没有做过什么让自己后悔的事?”李广说:“我做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引诱他们来投降,总共有800多人,可是后来我在一天内把他们都杀了,欺骗了他们,这是我平生最后悔的事情。”王朔说:“没有比杀害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罪过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武帝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大规模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李广年纪太大,没有答应。李广一再坚持,才得到批准,担任前将军。

卫青军队出塞后,从抓获的匈奴俘虏口中知道了单于的方位,准备亲自率领精兵迎击,命令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率军从东路包抄。东路是一条迂回绕远的路线,而且水草稀少,大军难以结队而行,对地形也不熟悉。李广不同意这种安排,争辩说:“我作为前将军,理应当先锋,为何让我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直到垂暮之年才遇到与单于直接交锋的机会,我甘愿做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

可是卫青出征前,得到武帝的密旨,武帝认为李广年老且命数不好,责令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正面对阵,担心李广一旦失手,会挫伤汉军锐气。另一方面卫青也有私心,当时公孙敖担任中将军,此前因为有罪,被削去爵位。公孙敖曾救过卫青,卫青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起对阵单于,把这个立功的机会留给公孙敖,因此仍安排李广改变行军路线。尽管李广一再请求,卫青始终没有答应。卫青让长史下了道文书,说:“赶快到所在部队,照文书说的办。”

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愤然离去,领兵与右将军赵食其一同从东路出发。部队没有向导,不时迷失道路,落在了主力部队的后面。等到他们见到卫青的主力部队时,正面战场的大战已经结束,大军已回到了沙漠之南,这次战斗因东路军迟到,致使单于溃败逃走,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

卫青派长史送干粮和酒给李广,顺便询问他们迷路的情况,准备向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又派长史召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听侯审问,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了路,现在我自己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了卫青的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就和匈奴作战,前后大小有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并同单于直接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又迷了路,难道这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60多岁了,终究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随后竟拔刀自刎,军中将士都痛哭失声。百姓们听说了,无论老幼,认识或不认识,都为李广落泪。右将军赵食其被捕入狱,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被贬为平民。

李广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李广难封似乎是个千年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比如文帝认为李广生不逢时,如在高祖时期,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算命的王朔认为“祸莫大于杀已降”,李广不该杀降;武帝更是直接总结说“李广老,数奇”,认为他是个老将,命不好;也有人会从李广身上找原因,认为是因为李广不懂政治,站错队;心胸狭窄、格局小;有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等等。但这就是李广,如果李广多一点圆滑、世故,那还是那个有血有肉的李广吗。哪个答案并不重要,李广都是老百姓爱戴的无冕英雄、真心英雄。大多数的我们不都这样,有才能,兢兢业业,却终其一生与功名利禄阴差阳错。所以莫以成败论英雄,人的一生只要无愧于心即可。

太史公称赞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致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李广虽然一生未封侯,却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