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扫平河北

“父亲。”

这天傍晚,史朝义趁着用膳之时与史思明进行对话,

“将士们已经在城内劫掠了两天两夜,残虐妇女、杀人夺财之事不绝于道路,鬼哭狼嚎之声四散于天宇,已经够了吧。”

“别在这给俺拽你那些文绉绉的汉词。”

史思明冷冷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毫不在意地说道:

“破城后任士卒们肆意三日,这是俺自博陵出兵时就许下的承诺,也正是因此,那些丘八们才战战用命,渐渐变得所向披靡起来。”

“现在你让我亲手违背自己的承诺?别说这种时候连俺也约束不了士卒,就算能够,这种蠢事又怎么能够去做?”

“再说,你在常山、河间郡的时候不说话,现在倒假惺惺地跳出来,不觉得可笑吗?”

史朝义没有回话,半晌才默默说道:“正是因此知晓过错,现在才要予以改正。”

软弱的语气使其在气势下就已落了半截,而优柔寡断、遇强则退的姿态更是令史思明厌烦。

这样的对话,迎来的结果也往往是史朝义被骂得狗血淋头。

“你懂个屁!”

“但凡你少看些兵书,多实践实践,多与那些丘八们接触接触,又怎会有这般天真的想法?”

“你以为指挥军队是过家家?”

“你以为只要你按书上的军阵下了指挥,那些丘八就会老老实实地跟着你的指挥去做?”

“……”

响起的敲门声硬生生打断了史思明的怒气,有侍从在外禀报道:“将军,尹将军来信。”

“拿进来!”

史思明重新坐回座位上,接过来信拆开一看,除了基本的寒暄问候之语,通篇都在催促他赶紧率领军队南下,不要再在景城郡逗留。

这混账!俺不过才留下两天就像阎王催命似的催催催,难啃的骨头都是俺吃下的,你尹子奇自是只需要清理周围的那些破鱼烂虾,手下自是没有什么伤亡,可俺需要抚慰军心啊!

“告诉他。”

史思明顺了顺气,

“要南下去平原就自己去,俺麾下伤亡惨重,不得不暂时待在景城,”

“略作休整!”

……

……

“使君,马车已经备好了。”

不久前刚过完四十七岁生辰的颜真卿站在一处不高的岩壁上远眺着,而对从小伴着自己长大的,现在也一般年岁的书童狄博的呼喊恍若未闻。

而狄博对这幅情景也没有感到丝毫意外,显然是已经习惯了自家使君时不时的伤春悲秋。

可这次真是,就连他这样眼睛里素来只有使君的“薄情”之人也忍不住频频朝着平原郡城回眸,那些年城内遇见的人、发生的事……都好像历历在目,实在令人难以忘却。

天知道等到叛军一来,这座城池究竟会变成怎样的人间炼狱?

狄博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努力甩去脑海里纷杂的思绪,小跑着来到颜真卿所在的岩壁,略有些喘气地再说了一遍:“使君,马车已经备好,随时可以上路了。”

这时才回过神来的颜真卿收回自己望向平原郡城的目光,语气颇有些复杂:“我知道了,这便下去吧。”

八月时,就在李亨还在整理内政、筹措军资,试图建立起一条自己与军队之间直属路线的时候,一败再败的史思明在痛击了刘正臣后,也决心重振旗鼓、一雪前耻。

他自博陵郡出发,先是攻下九门,又进军藁城,下赵、常山二郡。

这次没有了李光弼的阻扰,史思明总算发挥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灵活地利用兵力等种种优势因素使得破郡的过程异常顺利,除了在九门和常山稍稍遇挫,一路上势如破竹。

之后折而向东,又拿下河间、景城两郡,至此,整个河北还尚在大唐控制下的也就只有颜真卿为太守的平原、乌承恩为太守的信都、李系为太守的饶阳加上清河、博平五郡。

实话说,在叛军攻破景城郡并且在城内大肆屠杀泄恨的消息传来后,其他郡城如何颜真卿不知道,反正平原郡城内已是人心惶惶,稍有些家财的人都在计划着拖家带口南下避灾。

而颜真卿明明早已预料到了这种结果,所以在景城太守李韦(左日右韦)派人求援之时,就将自己手下的六千兵力全数交给信任的大将李择,由他带着北上。

不期望能够逼退叛军,哪怕稍稍阻拦,给河北余下的郡县多拖些时间也好。

可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即使有着援军,景城郡沦陷的速度也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也让他认识到整个河北已经不能拿出任何一支生力军来抵挡由史思明统领的叛军。

而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同他的兄长颜杲卿一样,与郡城同生死、共存亡;要么南下河南,转道江淮,留待这有用之身奔赴灵武行在。

在这两个选择前,颜真卿着实纠结了许久,直到时日迫近,拖无可拖,这才艰难做出了选择。

“使君大可不必如此颓唐。”狄博看着颜真卿的面色,忍不住出言安慰道,“在我看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在算不得什么英雄好汉。像使君这样有大才的人,活下来还能为大唐做更多其他的事情,远远比死在平原要更好得多。”

颜真卿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既没有出言反驳,也没有赞同。

只是像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对了,月前不是派人去通知余下四郡太守吗?他们的答复如何?”

“使君忘了?”狄博撇了撇嘴,“除了饶阳郡太守李系和将领张兴回信说要死守郡城外,其他三郡都还尚未有回函。”

颜真卿怎么可能忘,就是李系的回信使得他促使他选择了留待有用之身这一条路,他只是想知道其他三位郡守的选择而已。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这封回信中,李系并没有说诸如“颜真卿你要好好地活下去继续报效家国”的话,反而是沉重地痛斥了他这种弃郡而亡逃的想法。

一张写满批驳之言的信纸,却使得读信之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世事之奇妙,大概也就在此处了。

“走吧。”颜真卿深吸了一口气,“先去河南、江淮打个转,这样抵达灵武行在之时,也能向陛下及诸位大臣陈述当地的情况,也好结合起来看看,这平叛一事接下来当如何做。”

他转过头,最后深深地看了眼那虚幻而又坚实的城墙,随后便跨上马车,再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