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新年快乐)
华谊兄弟,总裁办公室。
“晓钢,你的新电影是战争片?”
王忠均手里拿着项目策划书,眉头紧皱着。
封面写着三个大字:集结号。
冯裤子的贺岁片,向来稳赚不赔,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
很多观众冲冯晓刚这个名字,也愿意买票入场。
虽说他拍的贺岁片都是喜剧电影,缺乏艺术性。
但不得不承认,这些电影给人们带来了笑容。
“忠均,我不想再延续以前拍电影的套路了,一个个好笑的情节串联主题,用独具京城特色的笑料来填充内容,这不是我想要的电影。”
“我入行这么多年了,现在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都能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是小品导演。”
上次陈锋的那番讽刺,对冯裤子的刺激非常大。
小品导演这个称呼,刺痛了他的自尊心。
所以他的下一部作品,准备拍摄战争剧情片。
抛弃以前的搞笑元素,证明自己也有拍正剧的能力。
任何一个导演,都有着艺术上的追求。
冯裤子自己也清楚,以前拍摄的贺岁片完全是迎合观众的需求。
里面或许有自我意识的艺术表达,但非常少。
面对陈锋的嘲讽,他甚至没有真正的底气去反驳。
“好吧,我一向都是支持你的。”
王忠均没有犹豫太久,很爽快地通过了新的电影项目。
他和冯裤子不仅是雇佣关系,也是很好的朋友。
“谢谢你,忠均。”
冯裤子很认真地表达感谢。
最近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准备转型。
人到了一定年龄,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发生了转变。
以前的冯裤子,能够接受自己的电影像小品一样。
可现在的他,没办法继续接受。
就像周星星年轻的时候靠屎尿屁的无厘头走红。
现在年龄大了,逐渐开始放弃以前的表演风格。
甚至在媒体面前多次放话,未来准备彻底转型幕后做导演。
身份、地位以及心态上的变化,让周星星无法接受以前的表演方式。
冯裤子也是如此。
功成名就以后,他也想拍点有深度的电影。
陈锋的讽刺,对他的刺激很大。
《寄生虫》的成功,更是让他心生迫切。
其实,从2000年冯裤子就已经开始转型。
当年的电影《一声叹息》,可不是印象中的冯氏贺岁片。
只是转型不太成功,他又缩了回去。
接着,去年他再次转型。
《夜宴》这部新作品中,基本剔除了冯氏喜剧的元素。
可惜,结果还是不太理想。
“晓钢,陈锋毕竟是一个年轻人,用不着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王忠均笑着安慰老朋友。
“再说了,他已经被禁导两年,起码这两年你能清静一些。”
提起这件事,王忠均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站在商人的角度上,他一直很警惕陈锋开的那家小公司。
规模虽然小,潜力却很大。
陈锋到现在的两部电影作品,每一部都赚的盆满钵溢。
当年的华谊兄弟也是靠着冯氏贺岁片,这样一步一步壮大起来的。
况且,陈锋比冯裤子更强。
他的电影不仅能赚钱,还能得奖。
名利双收!
在王忠均眼里,陈锋就是中国版的斯皮尔伯格。
这样的导演,就算到了好莱坞,那也是台柱子。
“忠均,这儿也没旁人,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干了几十年的导演,我是真不甘心被人指着鼻子这么骂。”
冯裤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按岁数说,我比他父亲年龄都大吧,不该这么跟一个年轻人置气,可这小子忒狂了吧,当着外人评价我忒俗,这叫人话嘛。”
提起当初陈锋的酒后狂言,他就气得牙根痒痒。
“从那到现在,他一句正式道歉的话都没有,这是压根没瞧得上我,连个台阶都懒得给我,这口气我真是咽不下去。”
两人的矛盾细说起来,有点鸡毛蒜皮的意思。
当初因为张莫和佟瑶的事情,冯裤子曾在媒体前帮腔批评过陈锋。
后来呢,陈锋借着酒劲在周英面前也点评过冯裤子。
一来一回,两人也算是扯平了。
所以《心迷宫》庆功会上,陈锋只是简单地和他打了招呼,并未道歉。
陈锋觉得扯平了,可冯裤子觉得吃亏了。
他年龄比陈锋大,辈分也高。
自认为,陈锋应该主动道个歉,给他一个台阶下。
可陈锋的性子傲的很,一直都没有任何表示。
导致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细究起来,也没啥实质性的恩怨。
“晓钢,不是我劝你,那小子就这样,他把五代导演点评了一遍,后来姜纹当面找他要说法,不也没道歉嘛。”
王忠均苦笑着摇了摇头。
“甭看他年纪小,可在导演圈里你见他给谁说过奉承话?姜纹都夸他骨头硬,嘴更硬。”
作为老朋友,他还是想开导一下冯裤子。
别在这种小事上较真,不值当。
“再则说了,那小子就是个妖怪,自打电影诞生这百十年,你扒拉扒拉,能找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导演吗?”
王忠均对陈锋的评价,一直都不低。
“用水浒传的话来说,这小子在电影圈里是: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这丫挺的虽然狂,但人家有狂的资本,让他低头认错,怎么可能呢。”
这两句话不好听,但冯裤子还真听进去了。
他心里对陈锋的怨恨,大半来自于对方的无视。
就像刚才说的,但凡这小子服软,他肯定顺着台阶自己走下来。
“俗话说得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小子最近两年运势正旺,还真有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
冯裤子内心深处,对陈锋是充满羡慕的。
出道擒金熊拿金棕,气势之盛,在电影圈里真可谓是所向披靡,莫撄其锋。
曾几何时,冯裤子也有过这种轻狂的幻想。
现如今再看,三两碎银磨平了人生棱角。
“算了算了,我也不和他斗气了,拍好自己的电影吧。”
冯裤子无奈唏嘘一声。
他自己心里门清,想强压陈锋道歉不可能。
人家就凭金熊和金棕榈两座大奖,走到哪儿不能混口饭吃?
“听说港台电影圈也在拉拢那小子?”
这件事,冯裤子也是刚听说。
他忍不住好奇,向王忠均打听。
自家这位老板在娱乐圈里,出了名的神通广大,消息灵通。
“确实有这么回事,在戛纳首映的时候,杜其锋招揽他留在港岛发展,你猜这小子怎么说的?”
王忠均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顾盼生辉的神采。
仿佛当时他也在场,有股莫名的代入感。
“那小子这么狂,肯定憋不出什么好屁。”
冯裤子笑着打趣。
“他说港岛的小水洼忒浅了,容不下他。”
王忠均说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对面的冯裤子先是一愣,接着也哈哈大笑。
自己被陈锋怼的时候,气得脑袋疼。
看到那帮港岛人被陈锋怼,心里又莫名地畅快。
“是这个味儿,这话也就他能说出来。”
冯裤子忍不住击节叹赏,心情突然好转了很多。
“后来杜其锋又说只有港岛电影才能走向世界,那小子当面就怼了回去。”
“讽刺港岛电影人在本地吃不饱,跑到咱们内地找食吃,他就不过去抢饭碗了。”
王忠均说的兴起。
模仿着当时陈锋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的那叫一个惟妙惟肖。
“真他妈爽!”
冯裤子一拍大腿,呲着大牙一阵大笑。
“就那帮人的揍性,活该被这么怼。”
他还挺认同陈锋。
突然之间,有了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冯裤子和港岛电影圈的关系还算可以,但也不是没有矛盾。
前些年的时候,周星星拍《功夫》,请他去客串。
冯裤子以为大家都是好朋友,欣然前往。
过了一年,他拍《天下无贼》,也请周星星去客串。
本以为大家有交情,这就是互相给面,礼尚往来的事情。
谁知,周星星压根没搭茬。
这件事把冯裤子气得够呛,当着媒体的面说过好几次。
按理说,这事肯定是周星星做的不地道。
他是港岛的喜剧之王,但冯裤子也是内地的幽默大师。
地位相近的朋友,去对方戏里客串一把,很正常的互相捧场。
周星星和房龙之间,就相互客串过。
你不能只占便宜,让别人吃亏。
可港岛电影人,却不是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两人的关系并不对等,周星星的地位要高得多。
冯裤子在《功夫》里客串,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
后来又请周星星去客串《天下无贼》,等于是占了两次便宜。
说白了,港岛电影人在内地同行面前,习惯了高人一等的心态。
这套逻辑,把冯裤子给气懵了。
从接触港圈电影人到现在,他可没少吃冤枉气。
那帮家伙和内地电影人接触的时候,总有股子藏不住的优越感。
仿佛他们来内地不是混饭吃,一个个架子摆的十足。
“前段时间《寄生虫》在港岛拿了票房冠军,宣发公司的杨总请了一大帮子港岛的演员和导演过去捧场。”
“本来他是准备介绍陈锋和这些本地电影人认识一下,但陈锋压根就没去,天河影视只派了一名代表,连王宏伟都没参加。”
“他在港岛拍了几个月电影,一直待在剧组里,后期制作的时候,除了跟陈关西出去喝酒泡妞,也没参加过港岛影视圈的聚会。”
“电影前脚得了奖,后脚刚出颁奖礼,他就对着镜头怒批拍摄电影期间被索要保护费的事儿,后来还闹得挺大,抓了不少人。”
聊起陈锋的事迹,这两个中年人还都挺高兴。
“这还不算什么,港岛本来准备以特殊人才引进的名义,直接给陈锋入籍,今年还要选他当十大杰出青年,给他颁发什么大紫荆勋章。”
“入籍的事情,陈锋直接拒绝了……”
说到这里,连王忠均都忍不住羡慕了。
入选十大杰出青年,还有大紫荆勋章,代表了港岛主流对陈锋的认可。
只要他愿意入籍,就能顺利融入港岛电影圈。
要知道,这个圈子一向是很排外的。
像现在的一线女星张紫衣,就一直在申请港岛籍。
听说她准备通过“成就计分制”,获得港岛身份。
拿到了这层身份,内地和港岛之间往返工作不再受时间限制,并且拥有多国免签资格。
可她就算拿到了身份,也不会被港岛电影圈视为自己人。
陈锋就不一样了。
只要他点头,港岛电影圈会敲锣打鼓,欢欢喜喜地将他请进去。
并且还会昭告天下,让他成为港岛电影的新旗帜。
只不过,陈锋不在意这些。
“到底还是年轻气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冯裤子的这句话,不知道是夸还是损。
如今的他,已经释怀了。
因为陈锋不是只瞧不上他一个人,而是公平地瞧不上所有人。
一视同仁,这个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对于影视圈的这些有钱人来说,不管是移民还是入籍港岛,都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入籍简单,融入进去就太难了。
所以内地的明星们拿了外籍身份,依然还要在国内混饭吃。
因为他们压根融入不了人家的圈子。
离开了内地市场,没人认识他们。
宫丽够牛的吧,绝对是国内女演员的天花板。
闯荡好莱坞多年,到现在也只接了两部戏。
而且,角色定位也是一言难尽。
女演员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融入海外的电影圈。
因为大部分电影,都不要求女演员扛票房。
男演员可就困难了。
只有房龙和姓李的,在好莱坞站住了脚。
他们闯荡好莱坞之前,在全球各地就已经有了大批的观众。
而像发哥这种不靠拳脚,靠演技的演员,就很难混了。
这里面不光是肤色的问题,关键是海外观众不认你。
用行内话来说,你在好莱坞扛不起票房。
电影行业是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行业。
票房大卖,你是被影视公司追捧的香饽饽。
票房失利,那可就对不起了。
一线大明星,影视公司还会再给一两次机会。
咖位稍微低一点的,以后就只能演配角了。
在好莱坞,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一切都得拿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