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1620](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94/53142994/b_53142994.jpg)
第28章 请辞
自从五城兵马司收税开始,李汝华就开始心神不宁,成天的念叨,可千万不要出事。
越是担心什么,就发生什么。
京城的几大粮商联合哄抬粮价,吓得三魂掉了两魂。
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率的提高,京城人口更是突破了以往的数值,据不完全统计,京城至少生活120万人口。
要满足这120万张嘴并不容易。
漕运从根本上解决了京城吃饭难的问题。
另外皇城四门设立4个官仓,专供宫廷,有长安门仓、东安门仓、西安门仓、北安门仓;
京城还有旧太仓、南新仓、济阳仓、海运仓、新太仓、新北仓、大军仓、西新仓、太平仓、大兴左仓以及禄米仓这十一个粮食储备仓,这是十一个仓设置52个卫仓。
尤其是海运仓,更是占据四分之一的份额。
目前京城有旧廒一百七十八座,见在廒一百二十座。
见在廒所管泰陵卫、义勇后卫等六个卫仓,每仓有廒二十座,每座五间,共有仓房六百间。
每廒面阔约23.8米,进深约17.6米,檐高约5米,可容纳十九万九千石粮食。
每年通过漕运运进京城的粮食就有四百万石,流通量占京城的四成。
加上京城大大小小的粮商,完全可以满足京城一年的供给。
朱由校一点也不担心粮商囤货可居,有强大的粮食储备,就有了较量的底气。
看到李汝华额头的汗水,就知道他有多着急。
朱由校指了指椅子笑着说道:“先坐下吧。”
“陛下,京城几大粮商联合操纵粮价其心可诛。”
“朕可听说全京城就没有不涨价的行业,粮商涨价也是利益驱动,总不能允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没有道理。”
“陛下,理是这么个理。但粮食涉及民生,民生乱则政不稳,臣以为不可放纵。”
“李爱卿有什么办法?”
“臣以为当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李爱卿,不能总是以行政手段介入。经济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手段解决。”
“陛下,臣以为,若不过早介入,恐怕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今天他们敢涨半成,明天就敢涨一成,后天就敢涨两成,如此往复,必有大患。”
“不急,先由着他们。”
“陛下...”
相较于商人的贪婪,东林党们借此对方从哲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击。
不明真相的群众太多,加之有人故意散播流言,老百姓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
顺天府伊陈大道的折子就说明了这一情况。
很多老百姓堵在衙门口讨要说法,纷纷指责当朝首辅方从哲不顾民众死活,教唆皇帝出昏招。
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只能好言相劝,他希望朝廷尽快出台政策,平息民怒。
还有些老百姓似乎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公然跑到方府门口叫骂。
更有甚者往方府扔石头。
搞得方从哲如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上班都要趁着夜色从后门溜走。
如此狼狈的内阁首辅方从哲也算是大明第一人了。
六科廊一帮言官都兴奋得如同科场中举一般,都以为这一下肯定是摧枯拉朽青史留名了。
纷纷向着方从哲开火。
弹劾内容条条尖锐,句句毒辣,恨不得将方从哲生吞活剥。
朱由校只是大致的看了看,便留中不发。
未申之间,日头虽已偏西,但阳光斜射过来,依旧如油泼火灼。
方从哲踏着砖道走到地头儿时,贴身汗衣已是湿透,官袍上也渗出大片大片的汗渍。
负责值守的太监急忙通报。
“方先生,你怎么来了?”
方从哲捂着嘴咳嗽两声,才长处一口气。
“陛下,老臣这几日突感胸闷,时间长了总是喘不过气来。”
“可曾就医?”
“看过了。臣这是老毛病了,眼看着天气转凉,这毛病就蹦了出来。医官说这病一冷就不行,让咱换个暖和的地方待着。”
朱由校仔细打量方从哲两眼。
现在算是听明白了,方从哲这是变着法的跟自己辞职啊。
什么老毛病,纯属胡诌。
“方先生,是不是因为民众闹腾的事。放心,朕可以解决。”
说着朱由校拍打了两下堆成小山的奏折。
“你看看,朕都留中了,放心,有什么事情朕顶着。”
“臣谢过陛下。陛下总是留中不发也不是事。民众闹事并非他们的过失,政府做的不对,总要给个交代。”
“交代?什么交代?”朱由校开始装傻充愣。
方从哲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陛下一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不能等到酿成大错的时候再去解决,那时恐覆水难收。”
“方先生不必理会。朕放你几天假,你好生休息。”
“陛下,臣是专程来辞行的。”
方从哲还是放弃拉扯,直截了当的表明心思。
朱由校有点笑不出来:“方先生,因为这档子事,还要朕搭上一个内阁首辅不成。”
方从哲语气徒然加重,
“陛下!民众需要一个交代,以臣的身份最合适不过。”
朱由校不言语,顿时空气有些凝结,只剩下两个人粗重的喘息声。
半晌,方从哲悠悠开口:“陛下,你有尧舜之资。为君者,当断则断,且不可寡断。”
随着朱由校的沉默,方从哲三十七年的官宦生涯,算是走了尽头。
他曾辅导过太子朱常洛,为了给太子争取地位跟万历干过架。
他曾与东林一道请求过万历不要开矿税,最终并未说服万历皇帝。
他曾拒绝过秉笔太监田义给他侄子开后门,最终愤然离职,闲居在家。
他曾因朝廷科举找不到主考官而重新赴任。
他得罪过皇帝,得罪过太监,得罪过后宫,得罪过言官,得罪过九卿,得罪过如此多得人都没有被打倒。
这次他倒下了,但他没有被东林打倒,他是为民,为江山,为社稷,为大明做了最后一件事。
望着方从哲远去的佝偻身影,朱由校内心五陈杂味,从此以后朝堂之上怕是只有一个声音了。
东林啊,东林,你们都是好样的。
朱由校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他们的贪婪。
东林党果真没有善男信女。
好好好,你们不是强大吗,不是强大到无以复加吗,不是强大到众正盈朝吗。
那朕就打破你们的强大,用你们的血,还朝堂一个公正,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