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宫廷:缚光何渡](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0/53154920/b_53154920.jpg)
第17章 前夕
时间总在白驹过隙间溜走。
祁朝的将军府内。
朦胧的细雨忽至,湿漉漉的叶子上的雨珠,淅淅沥沥地落在书房的花窗上。雾气渐起,整个将军府仿佛被蒙了一层细纱,看不真切。
君上的旨意被送到将军府时,沈淮澜瘫坐在杌扎上,坐没坐相,微微靠着,有点打盹,面前的书案上胡乱地摊放着几本基础的史书和文选,而他手旁压着的纸张被墨迹晕染了一片,有些甚至被折成了纸船。
元叔引着宣旨太监进来的时候,入目便是这不成体统的模样,心里慌了一瞬,重重地咳了两声。
沈淮澜瞬间惊醒,欲盖弥彰地将桌上的折纸用衣袖扫落在地,轻咳一声,辩解道,“元叔,我学完了!”
“二公子可真好学。”太监捧着圣旨恭维了一句。
“不敢,将军未归,二公子有些放纵了,待将军回来,定会禀告将军好生约束。”
“将军劳苦功高,陛下也对沈家公子颇为喜爱,这不,特意等沈将军即将归朝之际遣奴才来宣旨。”说着,展开了手中的圣旨。
沈家众人急忙跪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将军之子沈淮澜,天资聪颖,特准入宫,册为皇太子伴读,于三日后进内,钦此。”
沈淮澜看着元叔恭敬地接下了圣旨,将目光移开,看向宣旨太监,自下而上扫视了一遍,衣摆却被元叔不动声色地扯了扯,于是顺从垂眸。
紧接着元叔陪着笑悄悄递上了一沓银票,“稚子无状,公公莫怪。”
公公笑眯眯地接过,摩挲了一下,笑着奉承,“哪里的话,沈将军战功赫赫,沈二公子又得陛下的看重,去做了太子殿下的玩伴,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是是是……”
元叔恭恭敬敬地将宣旨太监请了出去,好生遣人送一送。
待到返回书房便收敛了神情,重重地叹了口气。
“元叔?”沈淮澜坐在地上,屈起一条腿,声音都透着一股少年气,“我为什么要去给太子殿下做伴读?”
“公子,去了宫内要谨言慎行,若是得了太子殿下的青眼,便是平步青云;若是触犯了皇家的规矩,怕是要满门抄斩的罪过。”元叔皱着眉头,将沈淮澜拉起来,细细叮嘱“别让您父亲失望……”
“那为什么不等我父亲回来了再让我去?父亲知不知道?”
“君心难测……”
屋外雨滴渐紧,天空渐渐暗沉了下来,蛙声愈发急促,声声地叫着,雨幕渐渐连了起来,将军府的景物逐渐模糊不清,慢慢重组成另一幅画面。
云宁,杨府。
杨鸿云恭敬地把杨母请到上位,随后后退几步,拜了三拜。身旁跟着的杨叶蓁也紧随其后,拜了再拜。
“快起来,起来……”杨母站起来,想把他们给扶起来。
“母亲,明日就是初五了,听闻宫内早早悬挂了丧幡,迎二殿下和阵亡的将士与百姓归朝得葬。儿子不孝,要跟随昭宁公主前去祁朝,还连累了您,连累了杨家。”杨鸿云有些哽咽。
“都是一家人,连累什么……”杨母把他扶起来,“杨家逐渐式微,你又太过耿直……”
“母亲,陛下警示满朝文臣,又大肆启用武将,可云宁朝廷文臣势力盘根错节,如今陛下借力示警,他们只能暂掩锋芒,陛下又是极重名誉的,恐怕日后朝廷不会太平,您随杨家叔伯去平墒郡,儿子反而放心一些。”杨鸿云仔细叮嘱了一番,从上下打点,到衣食住行,无一不细。
“哥哥……”杨叶蓁看着杨鸿云对杨母无微不至的周到,捏着衣角,一脸无措。
“蓁蓁。”杨鸿云朝她招手,看着她过来,顺势抱了一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蓁蓁,对不起,哥哥不能让你也去平墒,去平墒只会耽误了你,所以,你要乖乖地待在京都,这座宅子哥哥留给你,秦家那边哥哥也去了几次,哥哥京中的好友也会常来,你别怕,等哥哥回来,好不好?”
“好……”杨叶蓁的眼泪夺眶而出,用力地点头,“哥哥你要早点回来。”
“会的会的……”杨鸿云再次把她拥进怀里,“若是蓁蓁在杨家受了委屈,去找徐大人,他定会好好归置你。”
“蓁蓁知道了,哥哥,娘亲……蓁蓁会想你们的,你们下次能不能别再扔下蓁蓁一个人?”
雨声渐小,落在地上,沙沙作响。天色愈发暗沉,灯影绰绰,细细的雨丝被风吹散,
整个京都仿佛被烟雨洗涤过一番似的,愈发透净。
宫内的烛火彻夜未熄。
苏黎端坐镜前,铜镜里影影绰绰地倒映出落梅绛唇、华服粉面的女孩。
苏黎轻轻拿起妆台上的胭脂,打开,用手指轻轻蘸了一点,迟疑了一会儿,在妆台上缓缓写了一个“囚”字。
江晚乔的身影在铜镜里被拉长,苏黎微微抬头,铜镜里的江晚乔,妆容精致却难掩憔悴。
“母后。”苏黎想站起来,却被江晚乔按住肩膀,屏退左右。
察觉到苏黎的目光,江晚乔低头,将手中的点翠嵌珠的步摇轻轻放在妆台上,顺手抹去了妆台上的字迹。
“很漂亮。”江晚乔看着铜镜中的苏黎,眼角含泪,“看着阿黎穿这身吉服,突然发现阿黎长大了。”说着,江晚乔将妆台上的首饰帮苏黎戴上,“还有不到三个时辰就要去太和门了,阿黎再陪陪娘亲好不好?”
苏黎鼻子一酸,“母后……”
“我家阿黎是大孩子了。”江晚乔拿起梳子,一点点为苏黎拢好额角的碎发,“额娘愿阿黎,浅予深深,长乐未央。”
“阿黎愿云宁,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苏黎仰头,目光坚定,“女儿一定可以为云宁昭来安宁。”
灯盏里的烛火摇曳,烛泪一滴滴滚落,夜色愈深。
“砰、砰、砰!”三声短促有力的敲门声响起。
苏黎转头,有些疑惑地看着江晚乔放下梳子,快步走过去开门。
“黎黎!”一身侍女衣服的苏昕走进来。
苏黎错愕了一瞬,神情由震惊转为委屈,“阿姊,我以为我见不到你了。”
苏昕快走几步,握住了她的手,“别怕,阿姊在,阿姊来陪你。”
“好了,别哭,一会妆花了不好补。”江晚乔眼眶通红,“阿黎,到现在,额娘还是不死心,再问你一句,你到底知道一些什么?”
苏黎站起来,轻轻地抱住她,“娘亲,阿黎知道,二哥哥会回家的,阿姊会在您膝下承欢,将士会回归故土,百姓会免遭战乱,父皇将会高枕无忧。”
“那你呢?”
苏黎将江晚乔抱紧,前世亡国的恐惧让她有些发抖,自己的声音传回耳中时,有些嗡鸣不清。
但是江晚乔听清了。
“家国皆安,便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