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凹晶馆

傍晚时分,回到凸碧山庄,正好碰到了周瑞。

周瑞身后的小厮端着盘子,盘子里叠了两套衣裳,周瑞一脸笑道:“信爷,这是太太吩咐给您做的衣裳,您试一试合不合身,不合身的地方,小的让人去改。”

衣服的面料一看就是不错的,王信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自己吃别人的,喝别人的,连穿都是别人的,一切都包圆,自己带来的银子还没有动过,连出行都有车马接送,根本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

不过这才应该是百年贵族的做派。

只是呢,也不知道是否因为自己在这没几个人的凸碧山庄的原因,还没有见识过贾府下人的势利眼,毕竟刚到京城的时候,的确让自己开了眼。

想到这里,王信并不想接受。

万一又遇到不开眼的人,岂不是送话柄给对方,自己可不是原本无依无靠的林黛玉,谁敢给自己气受,那定然是打脸回去。

“我来京城带的衣服很多,自己够穿,府里的夫人太客气,请周管家拿回去,一定帮我向夫人转达谢意,夫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王信笑道。

周瑞大惊,连忙问道,“信爷,倘若府中有何招待不周之处,还望信爷不吝赐教,万般告知小人,给小人改过的机会。”

“没有没有。”

周瑞的态度真没的说,自己不是趾高气昂的人,王信想了想,不然周瑞为难,也就接受了,大不了不穿,好生放着。

见王信收下了衣裳,周瑞松了口气。

一直等到大厨房的人送来热饭热菜,下人们在桌子上摆放好,等王信上了桌,周瑞这才告辞离去。

“周管家,里头这位主什么来头?”

大厨房的人好奇的问道。

很多人感到好奇,他们西南角门的五间大厨房,原本是供应薛姨妈一家子,后来修建大观园,薛姨妈一家让出梨香院,搬到荣国府内府东北一角。

然后梨香院给了姑苏带来的一帮女伶,后来周瑞亲自来要求,每次都会严格交代,众人也不清楚这位信爷是谁的亲戚,可无人敢怠慢。

“不该问的别问,反正你们要客气点,得罪了里头的爷,小心太太揭了你们的皮。”

周瑞严厉警告。

众人不敢再问,府里是王熙凤管事,王熙凤厉害的很,众人都怕,何况是王夫人,自从王夫人的老大贾珠病逝后,王夫人脾气才收敛了点,开始吃斋念佛,不过照样没人敢惹王夫人发怒。

四菜一汤。

吃完后,下人们端走剩饭剩菜,王信帮不上忙,自己要是动手帮忙,下人们各个都吓坏了,所以只能去院子练剑,没什么剑术,跟着刘通学了几招。

刘通说自己勤加练习,普通人则不怎么接触刀枪,就算民兵也不过是个应付,所以自己每日练习,应付三五个普通人不在话下。

“唰唰唰。”

王信把一招一式练的严丝合缝。

刘通是邵林武僧出身,庙里地位不低,千年的寺庙,积攒的好东西不好,刘通教的十八式,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厮杀验证,但是刘通对自己忠心耿耿,肯定不会骗自己。

“信爷,老爷来了,在凹晶馆,请你去见一面。”

练剑到一半。

王信练的舒爽,来了一个下人。

终于能见贾政了。

王信收起剑,擦了身上的汗,换了一套衣服,跟着那人去了凹晶馆。

凹晶馆是山庄的对景建筑,隐匿在山庄下的近水低洼处,风光不错,十分的幽静,三面是湖,湖水引的外面的活水,所以碧绿透亮。

往日里无人,此时也早已漆黑,如今因为贾政的到来,远处就能看到光亮。

下人提着灯笼,王信跟在身后。

进了屋。

屋内大厅主位上坐着一人,大概五十来岁的模样,头戴黑绸帽,穿着藏青缎面长袍,面容严肃。

贾政打量了一眼王信。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材高大,面色偏白,不吭不卑,端的是好气度,倒是有一股英武之气,贾政内心暗叹,脸上露出微笑。

“早就听说王都司的名声,实乃我贾府之荣幸,快快请坐。”

贾政起身相迎。

上前拉着王信,等王信坐下后,命人上茶。

王信不信。

贾政要是真心的,不会半个月不见自己,就上有事,也不会这么久,说明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不过刚才贾政称呼自己都司?

王信好奇的问道:“政老爷为何称呼小子为都司?”

贾政点了点头,此人的确机敏,说道:“你可知兵部员外郎陈言?”

“小子初来京城,并不认识别人。”

“兄长今日在衙门遇到兵部员外郎陈言,此人问起你的事,有没有到京城,什么时候去兵部报道,应天府送来的章程,朝廷兵部已经入了册。”

听闻后,王信有点好奇。

贾政也很好奇。

林如海的安排,书信里写的明白。

应天府到神都京城的公文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急递则缩减为半个月。

公事上贾政一直在关注。

应天府的公文虽然到了京城,但是以兵部的速度,哪怕自己亲自去问,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完所有的章程。

结果兵部员外郎专门去问大哥,告知手续已经办完了。

找到大哥,说明陈言知道王信与贾府的渊源,甚至知道王信已经到了京城,而且住在贾府。

林如海操作王信的事情,在官场并不是什么忌讳。

不过是踩着点而已。

但是兵部员外郎陈言今天的表现,以及王信之事的效率,贾政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意味,现在听到王信的答复,他果然是在京城没有关系的。

那么此事就更值得深究了些。

“既然应天府的事情已经落实,你现在的官身也已经是都司,明日可以去京营报道,只是你有没有想过负责哪一方面?”

贾政觉得贾府没有帮上什么忙,所以决定在别的事情上出手。

人情一定要落下的。

贾府早就失去了实权,为什么还能有今日的地位,靠的就是人情往来,利益的中心,所以哪怕不满夫人的做法,可贾政并没有向王信表达不满,甚至见面后极为周道。

“最好是带兵。”

“带兵?”

“虽然小子在京城只是过客,也就呆个三年,可小子还是希望能带兵,而不是只混资历。”王信解释道,自己的系统,不带兵才是可惜。

“做实事好,没想到王都司虽然年轻,却是个能做事实的性子,非常不错。”

贾政夸奖了两句。

以前王子腾还是京营节度使的时候,又或者京营节度使还是贾府的时候,这种小事不过是随口吩咐一声罢了,如今贾政也不敢保证,只能尽力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