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那么好看:《孟子》有境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96/53425196/b_53425196.jpg)
第一章
孟子是谁呀?
我们现在总说“孔孟”“孔孟之道”,孔是孔子,孟是孟子。在儒家学派里,我们把孟子看成和孔子一样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被称为“圣人”,而孟子就被称为“亚圣”,也就是排位第二的圣人。那么,这么厉害的孟子是谁呢?他是孔子的弟子吗?
孟子姓孟,他的原名叫孟轲,字子舆(yú),“轲”和“舆”都和车有关[1]。因为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所以人们就用“子”来表示对他的尊敬,称呼他为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中排位第二的重要人物,他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他是孔子一手教出来的学生吗?在鼎鼎大名的文化经典《论语》里,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讨论问题的各种故事,里面有孟子的身影吗?很遗憾,答案是没有。孟子并没有直接受教于孔子,因为他出生得实在是太晚了。
孔子去世于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公元前479年,他去世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又过去约一百年,一个叫孟轲的小家伙才在邹地(今山东邹城)呱呱坠地。
虽然与孔子无缘相见,但孟子与孔子的缘分却似冥冥注定。
孟子的祖上是鲁国掌权的三大家族之一——孟孙氏。其中,孟僖(xī)子就很欣赏孔子的才学,特别吩咐两个儿子孟懿(yì)子和南宫敬叔跟着孔子学礼。虽然《论语》中没有出现孟子,但有他先辈的身影。孟懿子和他的儿子孟武伯都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才是孝道。
等孟子出生时,孟孙氏一族早已家道中落。他的人生轨迹,在很多地方上,都与孔子的如出一辙。他们都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家族。在那个乱世里,他和孔子一样专心向学,虽然没有直接受教于孔子,但他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自认是孔子的私淑[2]弟子。他曾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希望将仁和礼传递给天下万民,但也和孔子一样一生不得志,无法施展抱负。在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国君们更希望听到能让国家迅速发展壮大、足以支撑自己称霸天下野心的学说,而不是听孟子的规劝,做一个用仁爱呵护万民的圣明君主。于是,不得志的孟子和孔子一样,将改变世界的激情和理想投入两个事业中。第一个是办学。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孟子呢?他出游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后面浩浩荡荡跟着数百名弟子。第二个是著书。孟子和孔子一样,晚年发愤著书。写的是什么呢?孔子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你可能会问,怎么没有最经典的《论语》呢?孔子讲究“述而不作”,他认为自己传达给众人的,只是先人们的智慧和思想,自己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并不需要写下来。《论语》是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及后世弟子编撰的。那孟子写了什么呢?孟子和自己的弟子一起,撰写了《孟子》一书。
宋朝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孟子和孔子,他们的理想虽然在当时无法实现,但他们通过著书教学,让自己的思想世代相传,传递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366CD/31867916103470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13-i.jpg?sign=1739321645-YTcP76OXeu3ZdwJfeSavimlB4OFDpoqO-0-a3e72fdb4d4ab71d4cc9de2360716139)
知识拓展
注释
[1] “轲”指具有两木相接的车轴的一种车。“舆”指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
[2] 私淑,指未能亲自受教,但因敬仰而尊称对方为师。
[3]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汉文帝(前202—前157)和汉景帝(前188—前141)在位期间,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减轻徭役和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较大发展,被称为“文景之治”。
[4] 《韩诗外传》共十卷,作者是西汉韩婴。韩婴当时写了《内传》和《外传》,如今只有《外传》留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