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救援扬州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拿下高邮城

“顶上去。”

水来土挡,刘秀没有去单挑,没必要冒险,现在是稳赢的局,由方阵组成的长矛兵,按照训练顶上去就行。

“1、2,1、2……”

阿福喊起了号子,督战队膝盖半屈,脚步重重地踩在土地上,挺着长矛向前进。

不管他们有没有胆怯,至少在行进的时候,保持的非常紧密。

经过了训练,明军也能够走出整齐的队列,一点不比后人差,汉人在纪律性这一块,没有任何问题。

没当过兵的人,也许会抱怨军训,会以为队列训练就是个面子活。但是刘秀清楚,队列很有用,绝对不是没事做的花架子。

队列练的不仅仅是战阵,更是士兵的一种配合意识。横看一条线,队列训练久了之后,就会对战场形式,产生一种本能反应。

参加过军训的人,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这有个俗语,就是条件反射,肌肉记忆。

“刺!”

方阵的中间,就是队长,他通过观察,指挥队员,随机应变,不需要刘秀发号施令。

第一排的长矛,带着风声迎面撞上,冲锋来的鞑子。矛尖刺入身体的时候,发出了噗噗的声音。

刚才他们也在战斗,但与此时这种,面对面的刺杀完全不同,刚才还有来有回,现在一边倒了。

当长矛刺入身体,督战队的五官,能够感受到刺激,热血上头,所以有人会杀人上瘾。

“前进,1、2……”

方阵不停,面前倒了以前,他们踩着尸体,继续向前,这就是纪律,也是刘秀追求的,虽然还不是横看一条线。

移动的速度很慢,整齐的队列,加上密集的长矛,给鞑子一种骇人的气势。

随着手下越来越少,清军指挥意识到了,情况不乐观,他似乎太靠前了。

这家伙非常苟,发现情况不对,就及时后撤,一直苟到现在都还没有死。督战队刚才的一排直刺,竟然被这个家伙给躲过去了。

现在阿福带的第一队,已经到了门前。

鞑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正面找死,要么转身就跑。

清军指挥还在抵抗,手下的大量伤亡,已经让他失去理智,身上的破绽也就越来越多。

一种危险感,袭上了鞑子的心头。他下意识地去格挡,长矛的冲击力穿透了身体。

另一根长矛接踵而来,直接穿透了他身上的甲胄,从肋下钻了进去。

清军指挥终于倒下了,嘴中吐出一口血沫子,里面还带着一点内脏的碎渣。

已经冲上来的阿福,大喊着催促手下加快速度,这个时候顾不得阵型了,踩着鞑子的尸体,很顺利就杀进了高邮城。

剩下就很简单了,刘秀打出大旗,号召老百姓杀鞑子,老百姓疯狂了,疼打落水狗。

战斗进行不到半夜,刘秀派出的督战队,从南北的两边出现,向高邮城中间挤压。

没有跪地不杀,或者缴械不杀的声音,刘秀的命令是不留活口,有的只有惨叫,跟兵刃撞击的响动。

等最后一声悠长的惨叫声结束之后,驻扎在高邮城的鞑子,可以肯定全死了,街上已经堪称血流漂杵了。

站在西城门口的刘秀,冷漠的下令道:“阿福明天记住,把投降的二鬼子找出来,我要让这的人,人人都砍一刀!”

大局已定,刘秀示意大家轮流就地休息,不能放松警惕,要保持防备。

第二天,他指挥若定,阿福和李八出手,半天时间,抓获的二鬼子,总数不太多,男男女女只有百来人。

二鬼子不值得同情,刘秀特意嘱咐阿福,打断了这些二鬼子的手脚,安置在搭建好的高台上。

这些自知必死的二鬼子,还算有种,当家男人自发的排在最前边,紧跟着就是老者,接下来,就是女人,最后是不多的几个孩子。

杀人全家,刘秀觉得自己的心,早就变得跟石头一样坚硬,没想到,他的心还是剧烈的跳动了几下。

刘秀一口气喝掉了一壶酒,把酒壶还给阿福:“这些二鬼子必须死,明天全杀了。”

折腾了一夜,第二天,刘亮带着大部队也到了高邮城,刘秀才放心下来,把四个城门口建立防御阵地,挖沟修墙,准备应付清军进攻。

这个时候,高邮城也平静下来,李八已经带人占领了衙门,大门为三阙辕门,木结构,中通人行,两侧是封闭的。正门五间大小,正中门上为牌匾大明。

正门有一对一米多高的石狮子,进了大门再往前走不到两米便见两个碑亭,其中一块石刻红字“整齐”,另一块碑则刻了“严肃”二字。

再往前走了一小段距离,便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给,这是一座方形的三层高大建筑,大门上悬有横额“正大光明”四个金字,底层四面为墙,各开有圆拱门,四檐柱从底层直通至楼顶,梁柱交织,四面皆窗。

刘秀让阿福去贴安民通知,今天公审,让老百姓有仇报仇,还可以举报二鬼子,举报有奖励。

“城门处都已经封锁住了,只许进不许出,这高邮城,已经掌握到咱们手中了。”

在掌握住局势后,刘亮汇报,刘秀就待在官府衙门口,没有进去。

“这只是第一步,你去把参谋部的都喊进来,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占据了高邮城的刘秀,不但没有放轻松,反而是变得有些紧张,因为高邮城就是新的开始,这是建立势力的第一步。

哪怕是推演过无数次,可他也不敢保证,一切真的像计划的那样发展,清军会不会按照预想,采取添油战术。

还有投降的文人和二鬼子,这些人会不会搞里应外合,虽然在刘秀看来,二鬼子和野狗差不多,办不了大事的。

为了安全,刘秀下令阿福,不光要清除二鬼子,还有青皮流氓,也要一起除掉,这些人在太平时节,顶多是欺压乡里,可在乱世时危害最大。

既然要对抗鞑子,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为了防止后患,刘秀的决定就是,一定要下死手,宁杀错也不放过。

阿福动作很快,主要是要和二鬼子一起审判,随着最后一个青皮流氓,被抓了起来,公审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