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惊澜再起:朝堂棋局与海上烽烟
---
泉州港,晨雾未散
晨光熹微,淡淡的金色光芒洒落在海面,粼粼波光间,郑森屹立在残破的甲板之上。他独眼上的铁甲锃亮,在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厉的光,手中倭刀泛着森寒的幽光,随意一挑,便将一块焦黑的船板挑起。
这船板,正是荷兰旗舰“金狮号”的残骸。凑近细看,粗糙的木纹里还嵌着毒火喷筒的碎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昨夜海战的惨烈。郑森微微眯起那只独眼,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与决绝。
“林大人这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倒是比说书先生讲的慕容复还绝。”郑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一脚踢开脚边那面染血的荷兰军旗,军旗上的图案扭曲变形,如同那些荷兰侵略者的狼狈逃窜之态。
说罢,他警惕地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便忽然压低声音,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而神秘,“但你可知道,昨夜福州来的粮船里,藏着二十箱佛郎机人的燧发枪?”
林羽正查验新铸的虎蹲炮,闻言指尖在炮膛内壁划出刺耳锐响。掺了石英砂的锈痕如蛛网蔓延,让他想起月前襄阳炸膛的火铳。“郑总兵这是要养寇自重?“他抓起把铁砂撒向海图,颗粒在“澎湖“二字上聚成旋涡,“还是说......“话音未落,港口突然响起尖锐的鸣金声。
“是红毛番的报复船队!“瞭望塔上的嘶吼撕破晨雾。海平面处,五艘三桅盖伦船摆出新月阵型,船首铜像在朝阳下闪着狰狞的光。
---
泉州水师衙门地窖
昏暗的地窖里,烛火摇曳,钱谦益手持折扇,脸上带着一丝狐疑与探究。他轻轻用折扇挑开那厚厚的稻草,随着稻草的滑落,二十口贴着“闽盐”封条的樟木箱显露出来。
钱谦益微微眯起眼睛,凑近木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抬手揭开其中一口箱子的盖子,箱中燧发枪整齐排列,撞针在鲸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泛着幽蓝的冷光,仿佛暗藏着无尽的杀戮之气。而那枪托上东印度公司的船徽,刺得人眼睛生疼。
“好个郑芝龙,左手收红毛番的火器,右手接朝廷的剿饷。”钱谦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与不满,他拈起一枚铅弹,放在掌心轻轻掂量着,目光深邃,“这弹丸用的可是云南朱提银的矿砂,如此手笔,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就在这时,地窖的门“砰”的一声被撞开,汤若望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教士袍上沾满了硝烟,发丝凌乱,脸上还带着些许黑色的烟尘。
“他们在炮弹里掺水银!”汤若望的声音带着颤抖和愤怒,他用力摔出一个未爆的开花弹,弹壳在地上滚动了几下,裂开的缝隙中,水银正缓缓地流动着,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泽。“红毛番的新把戏,炸开后毒雾能渗入铁甲!”
暗处忽然寒光一闪。钱谦益折扇疾挥,扇骨钢针将刺客的袖箭钉在梁上。那黑衣人咬破毒囊前,被林羽用炮刷塞住喉咙——刷柄上“崇祯十六年泉州局造“的铭文,正抵着刺客下颚。
---
料罗湾外海
郑森立在“镇海龙“残破的舵楼,看着荷兰人的链弹将友舰桅杆绞成碎片。新式旋转炮塔喷出葡萄弹,在明军战船上凿出蜂巢般的孔洞。“放火舟!“他独目充血,九环刀劈断缆绳。三十艘满载毒火球的蜈蚣船顺潮而出,船头却不再喷火——荷兰人早已在船壳涂满湿泥。
千钧一发之际,海面突然隆起黑色背鳍。林羽亲率的龟船从暗礁后冒出,船首铁锥轰然撞开荷兰阵型。“换霰弹!“他挥动令旗,改良版虎蹲炮齐鸣,掺了铁蒺藜的弹雨将荷兰水手钉在桅杆上。有红毛兵惊恐发现,这些明军竟在耳中塞着浸醋棉絮——正是防备毒烟的法子。
---
紫禁城文渊阁
坤兴公主的织金裙裾拂过满地奏折,纤指捏着枚带血的玉扣:“王公公倒是忠心,临死还攥着温体仁的账本。“她将玉扣按在《永乐大典》封皮,凹陷处正与书中“泉州港“地图的暗纹吻合。
王承恩捧着药盏的手不住颤抖:“公主三思!郑芝龙毕竟掌着东南海......“
“所以本宫才要送他份大礼。“公主突然掀开屏风,露出整墙海疆图。图中泉州湾被朱笔圈起,旁注小楷: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三,飓风过境。
---
泉州城头,夜雨如瀑
林羽攥着刚破译的荷兰密信,羊皮纸上用拉丁文写着“台风季前摧毁船坞“。身后突然传来铠甲铿锵声,郑森独眼在闪电中森然可怖:“家父要我'误了'明日潮汛。“他抛来半枚虎符,“但我想看红毛番的炮塔,能不能扛住大明的雷火。“
汤若望在雨中调试着新式引信,突然指着海天相接处翻滚的乌云:“上帝啊......他们算准了天时!“雷暴云中隐约可见荷兰船影,正是要借飓风发动突袭。
林羽将虎符按在城墙雉堞上,忽然想起穿越前实验室里的风暴模拟,这回正可以用上。他抓过令旗蘸墨疾书:“传令各船,把毒烟球换成石灰包!让红毛番见识见识,什么叫'惊涛碎甲'!“
---
黎明前的风暴
荷兰旗舰“银鲨号“撞破浪墙时,郑森看到了毕生难忘的景象:明军战船借着飓风满帆,将石灰包抛向敌舰。飓风卷起的海水与石灰相遇,瞬间蒸腾起灼热气浪。红毛水手惨叫着抓挠溃烂的皮肤,铁甲在高温下扭曲崩裂。
林羽立在龟船望台,看着荷兰人的炮塔在石灰雾中化作铁棺。他怀中《火攻挈要》被浪打湿,泛黄的纸页上浮现出坤兴公主的密信水印——那正是王恭厂大爆炸前,徐光启未及送出的防潮配方。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泉州湾漂满染血的荷兰旗。而朝堂之上,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与温体仁余党的弹劾奏章,正同时送向崇祯帝的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