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古今医案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整理说明

《古今医案按》十卷,清余震纂辑,书成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古今医案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中医医案著作。该书卷一至卷八为内科杂病医案,卷九为妇产科医案,卷十为外科及儿科医案,书末附有俞氏所撰《却病求嗣六要》一篇。全书收载60余位古今名医的医案共1 060余首,涉及各科病证156种。《古今医案按》广收博采,取材严谨;析疑解惑,按语精当;别树一帜,影响深远,充分反映了余震在古今医案研究方面探隐索微、由博返约、独到创新的学术特点。书中所载医案,其思路方法大多切于实用,足资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古今医案按》版本较多,流传较广。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酌古堂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重刻吴江李氏藏版及乌程庞玉澂藏版、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会稽董氏斯堂刻本,以及1900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等。

整理并重新出版《古今医案按》一书,推出符合时代要求、适于中医工作者学习研究之需的《古今医案按》新的点校本,对于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次点校整理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刊刻较早、内容完整、校印较精、错误较少的选本原则,选用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乌程庞玉澂藏版为底本,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重刻吴江李氏藏版及1900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为主校本,以清光绪三十年(1904)会稽董氏《古今医案按选》刻本为参校本。

2.凡底本中可以对应为简化字的繁体字皆改用简化字,其个别不能对应者酌与保留。

凡文中的完全异体字统一改为相应的正体字。部分异体字则视具体情况采用相对通行的字体。

凡文中的通假字原则上改用相应的本字,其个别习用者酌予沿用。

3.凡原文中可以确认的讹、夺、衍、倒且有校本可据者,据校本改、补、删、移,不出校记。

凡原文中可以确认的讹、夺、衍、倒但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改、补、删、移,不出校记。

凡底本与校本文字不同但文义可通者,一般不予校改,亦不出异文校记。

凡底本正确而校本有误者,不加校勘,不出校记。

凡底本目录与正文标题不一致者,据正文及校本予以改正。

凡底本右药、右方之“右”,悉改为“上”。

4.其他改动

(1)原本中的药名如旋复(覆)花、白芨(及)、白藓(鲜)皮等按现在要求予以改正。

(2)凡文中小字夹注,使用小号字体接排于正文大字之后。

(3)删去原书各卷前的书名及署名。

(4)凡原本中因历史时代原因而出现的个别不合时宜的内容和文字,一般不作删改,以保持原书的旧貌。

本书的整理工作,得到了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刘少明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谨此并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