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当上吴王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确认

两人掘开摸索了一番,重新埋好,待到两人走后。

躲在暗处的锦衣卫出来,兵分两路,一路跟上离开的二人,一路重新挖开坟茔,清点后离开,把情况连夜汇报给蒋瓛。

这时蒋瓛正在朱允熥府上当值,马上来到朱允熥书房进行私下汇报。

他在阴影里,单膝跪地,拱手低头:“王爷,兄弟们守着尸体确实有所发现,夜里有两个人挖开了埋葬王弼陆仲亨的坟茔。”

“依照您的吩咐,弟兄们没有打草惊蛇,没有直接抓他们,而是选择在他们离开时跟踪。”

说到这蒋瓛顿了顿,声音变低了些

“不过臣没有办好差事,兄弟们跟丢了,那两人入城之后就消失了,没能查出来。”

朱允熥靠在椅子上,没有生气的样子。

“跟丢了就跟丢了吧,无伤大雅。”

让人守着王弼陆仲亨的埋骨之地,就是为了验证是不是有探子在争取,能发现有人监视自己,朱允熥就已经很满意了。

“既然那两人挖了坟,想必是为了确认死的是不是王弼陆仲亨,他俩坟中可少了什么东西?”

“回王爷,少了一个扳指和玉佩,都是定远侯的。”

朱允熥笑了笑,心里有了计较。

“有意思,这么说陆仲亨的东西没有少是吗?”

看蒋瓛点点头,朱允熥接着说了自己的猜测。

“这么说皇爷爷的探子,就在处理陆仲亨的一众锦衣卫兄弟中间,之所以没有拿陆仲亨的东西确认身份,是因为没有必要。”

朱允熥觉得八九不离十,毕竟锦衣卫的跟踪手段,只有锦衣卫最熟悉,不然不可能轻易摆脱锦衣卫的跟踪。

朱允熥闭上眼睛仔细想了想还有什么破绽:“尸首上不会出问题吧?”

“王爷放心,尸首绝对不会有问题,臣先用假的面头瞒天过海,等火化时换成了和尸身一致的真头颅,加上定远侯的衣服配饰,还有体型相当,经过火化,尸骨不会有任何破绽。”

蒋瓛对自己救下王弼的手法有着一定自信,而且百分百保证不会泄露,全程只有两名亲信和一位面塑先生知道真相,这仨人都是蒋瓛铁杆。

“依臣之见,陛下的人已经相信死去的是定远侯了,否则不会拿着定远侯的配饰。”

“拿走定远侯的玉佩扳指,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为了充当佐证,向陛下证明死的人确实是定远侯,安陛下的心。”

作为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很清楚锦衣卫的办事风格,锦衣卫根本不会拿无用的东西,要是怀疑死的不是王弼,大概率会带走让他们起疑的东西,也就是尸骨,不会只拿两个饰品。

“孤明白你的意思了,因为他们只看见了陆仲亨被杀,没有亲眼看见定远侯被杀,所以拿了确认王弼被杀的证据。”

想明白了其中关窍,朱允熥安心下来,知道王弼算是保住了。

“你回去就安排一下,跟那些逃民一块开垦种地的屯田卫士兵,要不动声色的换成没有见过王弼的生面孔,免得王弼被人认出来,等黄先生回来,你俩再随孤去看看他。”

“是,臣明白。”

第二天,蒋瓛就把王弼安排进在吴王府赐田耕种的逃民阿布纳吉等人中间,与此同时,完成在孟养司木邦司宣讲,打探清楚当地情况的黄冰也告辞了那木土司,向昆明回转。

这时候的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内,王川这几天一直在思考朱允熥说的话,正巧秋税这几天收缴完毕,他也闲了下来,决定按朱允熥的话,下去走走。

第一站就是离云南不过二十里的宜良县杨家村。

王川来的时候,村里人正陆陆续续准备回家做中饭。

他带着两个随从骑着马,很快就被人注意到了。

首先看见王川的是一家七口人的杨土楼。

杨土楼放下手里的水烟袋,轻轻在地上磕了两下,这个中年汉子,吸着水烟袋看着王川下马走过来。

“这位老爷,来我们杨家村有何贵干,是走亲还是问路?还是来问画像?”

今年交完了秋税,还剩一大笔粮食,加上剩了三两银子的抵丁钱,杨土楼心情很好,笑着拍拍屁股站起来,拿着水烟袋指指王川。

王川身边的护卫瞪了杨土楼一眼,责怪他拿水烟袋指人不恭敬。

“杨大哥,又在村口吸你的水烟袋呢?”

没等王川回应,身后传来一声问候,来人拎着一块豆腐和小半块肥肉,正是转正的宜良县县尊,原来的从九品巡检高放。

“哟,县尊大人,这是又来找狗蛋来了?”

高放点点头,自从跟杨狗蛋促膝长谈,他对这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是青眼有加,经常拎着东西来找他一起吃饭。

高放是七品县令,王川是四品按察副使,称为宪副。高放走近认出来了王川,赶忙作揖行礼。

“卑职宜良县令高放,见过王宪副。”

大明典卷规定品级差距二三等的官员见面,下级官员行揖礼。

“免礼”

“听这位说你是来找人吃饭的,能否带着本宫一起?”

正愁不知道怎么查访民情的王川,正好跟着高放去了杨狗蛋家里。

站在原地的杨土楼,见到高放这么恭敬的对面前的人行礼,没有了刚刚的热情,皱着眉思考自己刚刚跟说话的语气是不是不礼貌了。

杨土楼拿着自己的水烟袋,想起来刚刚俩人瞪自己的样子,吓得腿肚子转筋,踉踉跄跄的回家去了,估计这几天都不会在村口抽烟了。

“县尊老爷,快请进,这位是?”

小民家中没有那么多讲究,杨狗蛋的母亲出来迎接高放和王川进去。

“我是高县尊的朋友,王川王河清。”

“叨扰了。”

王川进屋,两个护卫在院子外守着,不一会杨狗蛋拎着采的蘑菇回到家。

杨狗蛋朝二人点点头,熟练的接过高放手里的肥肉和豆腐。

“刺啦”一声。

肥肉滑进锅底,炒出荤油,把洗好切片的蘑菇放进去,炒出香味再把豆腐掰进去,加一碗清水,细细的炖到收汁。

杨狗蛋的母亲则是跪着给堂屋后墙上一幅新挂的画像磕头。

王川看着画像,总觉得眼熟。

“高放,这画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