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章 沿途队伍壮大
众人齐声应诺,随后悄然退下。殿内只剩下皇太极一人,他望着摇曳的烛火,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与忧虑。
为了大清的稳定,他必须在这最后的时刻,为继任者去完全扫清障碍。
至于继任者到底要不要真选四岁的福临,皇太极还真是有些犹豫中。
数日后,盛京城传出一条小道消息,皇太极要阿济格为正蓝旗旗主。
此条消息一出,各方都议论纷纷。
支持的百姓盛赞皇太极英明神武,不支持者觉得皇太极被猪油蒙了心,只有少数的野心家看出了其中端倪。
多尔衮府邸内,多铎愤愤不平地拍案而起:“哥,皇上这到底什么意思?正蓝旗旗主之位本该是你我的,他却给了阿济格那个莽夫!”
多尔衮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皇太极这是在分化我们兄弟。阿济格向来与我不和,如今得了正蓝旗,恐怕会更加嚣张。”
多铎咬牙切齿道:“阿济格那个蠢货,不过是皇太极的一枚棋子罢了!哥,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把正蓝旗夺过来!”
多尔衮摇了摇头,淡淡道:“不急。阿济格虽得了正蓝旗,但他有勇无谋,成不了大器。咱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阵脚,继续拉拢科尔沁和喀尔喀蒙古。只要兵权在手,谁奈何不了我们,只需要继续耐心等候。”
多铎闻言,稍稍冷静下来,但眼中依旧满是愤恨:“哥,你说得对。不过,阿济格那小子若是敢跟咱们作对,我绝不会放过他!”
多尔衮微微一笑,拍了拍多铎的肩膀:“放心,阿济格不过是皇上的一步棋。咱们的棋局阿济格没有什么用。”
二人对阿济格这个一母同胞的哥哥,显然行同路人。
可是与此同时,阿济格府邸里面。则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他的手下各种追捧,更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阿济格坐在正厅中,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他大笑道:“皇上果然厉害,知道本王的能耐!用不多久,正蓝旗就是我的了!”
一旁的亲信连忙奉承道:“主子英明神武,正蓝旗可是兵强马壮,很快咱们就能压多尔衮一筹,看他们以后还怎么压过我们。”
阿济格得意洋洋地挥了挥手:“好奴才!这话我爱听。”
然而,他并未察觉到,自己不过是皇太极棋盘上的一枚棋。
……
第二天清晨,京师的天色尚未完全亮透,宫中的钟声已悠悠响起,宣告着朝会的开始。
孙晨身着崭新的官服,腰佩尚方宝剑,步履沉稳地踏入紫禁城。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引得周围官员纷纷侧目。
朝上,崇祯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孙晨身上。他微微颔首,示意王承恩宣读圣旨。
王承恩手持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孙晨忠勇可嘉,战功卓著,特加封为左都督,兼任登莱、东江两地总兵,赐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之权。另准其通海经商巡检之权。钦此!”
孙晨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圣旨,朗声道:“臣孙晨谢陛下隆恩浩荡!定当竭尽全力保家卫国,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皇帝满意地点点头,目光中带着期许道:“孙爱卿朕对你寄予厚望。”
“望你早日整顿登莱、东江两地,为大明稳固住江山,光复东北故土。”
孙晨郑重答道:“臣定不负陛下!”
朝会结束以后,孙晨在众臣注目下离开皇宫朝堂,准备迅速返回登莱。
离开京师后,孙晨一行人并未直接返回登莱,而是先来到了通州逗留一天。
孙晨此行,一是为了观察通州的商贸情况,二是为了招揽那些纤夫苦力去登莱当兵或种地做工。
通州城内商贾云集,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孙晨换上便服,仅仅带着陈忠等亲兵,漫步在街道上,仔细观察着市井百态。
陈忠低声问道:“将军,咱们来通州,可是为了以后在京师做买卖?”
孙晨点点头,淡淡道:“不错。通州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若能在此建立据点,日后对外在京师便有了根基。”
不过,通州城内也很萧条没有什么玩意,孙晨早早离开来到了码头上。
孙晨一行人还未到码头,远远便看见一群人聚集在那里,翘首以盼。
待到稍稍靠近,丁狗子等纤夫苦力们纷纷涌上前来,脸上满是期待和感激。
“孙将军!孙将军!”丁狗子挤在最前面,激动地喊道,“您可算回来了!我们都等着跟您去登莱呢!”
孙晨走下船,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却眼中充满希望的汉子,心中一阵欣慰。他笑着点头道:“好!本官说过的话,自然不会食言。你们既然愿意跟我走,我定会让你们吃饱穿暖,过上安稳日子!”
纤夫苦力们闻言,顿时欢呼起来,纷纷高喊:“孙将军万岁!孙将军万岁!”
孙晨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高声说道:“不过,去登莱的路途遥远,路上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听从安排,不可擅自行动。只要你们遵守规矩,本官保证,到了登莱,人人都有饭吃,有活干!”
从通州到塘沽,也得走上好几天才行,毕竟现在风雪挺大。
丁狗子拍着胸脯说道:“孙将军放心!我们这些人别的没有,就是有力气!只要能吃饱饭,让我们干什么都行!”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对!我们听孙将军的!”
孙晨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对陈忠吩咐道:“陈忠,你去安排一下,把这些兄弟们编成队伍,每队选一个队长,负责管理队伍。路上若有任何问题,及时向我汇报。”
陈忠抱拳应道:“遵命!”
现在随行的人数,变成了将近两千人,一路上可谓浩浩荡荡,沿途又遇到不少流民,在得知去登莱有活路后,这些半途遇到的人也纷纷加入,等到了塘沽人数已经达到了5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