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巅:非互联网行业的新媒体运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运营之巅:运营人员的能力提升

新媒体给无数年轻人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我本人就是受益者。对于未来抓住更多新媒体的机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我充满信心!

2012年,我在上大学,当时我的理想是成为全中国最优秀的培训师,于是,我在大学期间自学课程设计和授课技巧,开发了《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学生会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演讲与辩论》《时间管理》等十多门课程,针对学生群体进行培训。为了宣传自己,我开设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发布课件、分享观点,在校园内有不小的影响力。

毕业后,我先后在政府机关、500强外企、银行等单位工作,业余时间都用来运营自媒体账号,正好赶上“知识付费”,既赚到了钱,又积累了很多创作和运营经验。

2017年,我毅然辞去了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一边创业,一边做企业咨询,摸索新媒体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2019年,我成功转型为新媒体培训师。

我成长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新媒体“风口”,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子顺利成长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培训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今天,无数年轻人想通过新媒体实现弯道超车;无数中年人想通过新媒体实现转型升级、创造人生的更多可能,说实话,抓住新媒体运营这一“风口”,可以说是找到了成功率最高的途径。

我有幸陪伴很多企业从0到1做新媒体运营,非常清楚在企业中,尤其是在非互联网行业的企业中做新媒体运营的痛点。新媒体运营这个工种出现的时间不长,且快速变化,人才极缺。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和锻炼自己?我总结了7项新媒体运营人员必备的关键能力,并将其绘制成“新媒体运营能力平衡轮”,是新媒体运营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每项能力的总分是10分,我们可以为自己或者团队成员打分,一目了然地看到提升空间。

比如,某新媒体运营人员的各项能力估值及对应的平衡轮如图1-6所示。

图1-6  某新媒体运营人员各项能力分析图

接下来,我将对上述7个能力项进行详细拆解,帮助新媒体运营人员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明确提升方向。

一 逻辑思维:变化中的不变

新媒体运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线上运营的逻辑,是我们应对变化、持续成长的基本保障。

互联网的世界变化非常快,平台的规则不断完善,持续涌入的用户带来海量的信息,小到一条标题的撰写,大到品牌的全案策划,背后都需要新媒体运营人员有清晰的逻辑和适应新媒体的思考方式。缺乏逻辑思维的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将疲于奔命、无所适从,比如,很多人发现自己做新媒体运营时只会跟着直觉走,或者只会模仿他人,这便是需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

那么,优秀的逻辑思维指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变化之外的不变之处。

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江西财经大学演讲时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说:“我曾问过一位哲学家,为什么现在的医学、科技等各方面的进步都如此之快,但人们仍然需要一二百年前的音乐去抚慰心灵?哲学家只回答了一句话,人性的进步是很慢的。”

一个人,能够洞察人性、把握规则、用正确的方式思考问题,比能够抓住一个热点、学会一个套路重要得多。

二 策划能力:无可取代的你

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精心的策划,策划能力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能力。

很多企业会与第三方影视公司合作做企业宣传片,最常见的流程是,企业作为甲方,把需求告诉作为乙方的第三方公司,由乙方写脚本、拍摄视频并完成后期剪辑。经过几轮的讨论和修改,乙方终于不负众望地做出了一个“高大上”的视频,甲方非常满意,立刻将这个视频投放于抖音、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然而,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不仅这个视频没人看,甚至多发几个这样的视频后,账号就被限流了。

很多企业不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仅仅投放企业宣传片就能收到良好宣传效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用户在各个新媒体平台浏览内容,3秒钟没有被激发兴趣,便把视频划走了,谁还愿意用几分钟看一个企业宣传片?

“孤芳自赏”的企业宣传片和用户喜爱的短视频,这背后的差距就是策划能力的差距。乙方可以帮甲方把视频拍得更酷炫、剪辑得更高级,但无法帮甲方完成策划工作。

2022年5月21日,小满节气,奥迪联手刘德华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中,刘德华围绕小满节气讲了一番人生哲学。这个视频发布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微信视频号中的点赞量、转发量超10万,在奥迪官方微博中的播放量超455万、点赞量超1万,在刘德华抖音中的点赞量更是超500万。

然而,当晚就“翻车”了。

自媒体人“北大满哥”发布视频《被抄袭了过亿播放的文案是什么体验》,视频通过逐字对比的方式,证明奥迪广告的文案几乎是对他已发布文案的照搬全抄。

奥迪的这条广告,从“刷屏”到“翻车”,仅用了不到24小时。

这次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是从效果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风险的角度考虑,我们都不应该把策划工作完全交给第三方,无可取代的你,才是“全村的希望”。

三 内容创作:内容营销时代

企业宣传片的时代已经过去,内容营销的时代正在到来!

产品为王、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内容为王的时代正在到来!

2021年,抖音生态者大会上,抖音电商的负责人康泽宇提出了如下观点。

抖音电商是一种兴趣电商,是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潜在的购物兴趣,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电商。现在,大量的内容创作者涌现出来,让更多优质的商品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以更好的内容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让商家有机会找到这些创作者,去触达他们的粉丝和商家的消费者。

这段话非常精准地描述了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上用户的消费心理,用户每天被内容吸引兴趣,被内容引导需求,被内容激发购物欲望,被内容推动着做出判断!

内容是连接我们与用户的“桥梁”,是获取互联网流量的“筹码”,是用户选择我们的“理由”。

关于对“内容为王”的理解,提醒所有朋友,一定要重视内容的表达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如今,内容的展现形式有很多,比如图文、海报、H5、手绘、动画、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这些形式没有优劣之分,用什么形式,取决于你的选择和适用程度。

四 平台运营:抓住流量密码

平台运营能力,指的是掌握主要平台的运营方法和技巧,并快速适应不断涌现的新平台的能力。

新媒体带来的机会,说到底是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机会,抓住平台给予的机会,就是抓住了“流量密码”。平台的快速发展期有流量红利、平台的成熟期有商业机会,这些都是我们平常所谈的“风口”的具体指向。

新媒体平台主要分为两类。

1.外部平台

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都是外部平台,因为这些平台有足够多的用户,所以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商机。我们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做宣传,借助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在平台上发现潜在客户,进行引流,甚至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完成销售与交付的全过程。

2.内部平台

内部平台即企业自主开发或购买的平台,比如APP、会员系统、客户管理系统、ERP系统、SAAS系统等。

无论是外部平台,还是内部平台,虽然每个平台的调性和机制不尽相同,但是运营的逻辑、流程和绝大多数技巧是相通的。

这就好比真正会做饭的大厨,无论是用农村的大锅灶,还是用先进的电磁炉,都能做出好吃的饭菜。能力是相通的。

至于实操中的具体技巧与经验,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和迭代。

五 用户经营:重构客户关系

无论运营哪个平台,本质是经营好对应平台上的用户。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交流的场合和方式,在新媒体上,我们该如何与用户沟通?需要掌握以下3个原则。

1.平等化

在互联网上,大家是相互平等的,心态需要更加包容和开放,语气需要包含更多尊重和友好。

2.生动化

在见不到对方的情况下,怎样将我们的情绪、情感通过文字或者视频传达出来?需要我们表现得更加生动,减少信息失真,从而引起用户的关注或重视。

3.多样化

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对年轻人说话,多一些活泼;对中年人说话,多一些理解;对老年人说话,多一些耐心;对认知水平较低的人说话,需要“接地气”;对认知水平较高的人说话,需要适当加强理性和逻辑性表达等。

六 管理协同:新的工作方式

在用户经营和内部工作中,新媒体运营人员必须具备线上项目管理和协同作战的能力,这些能力,被统称为管理协同能力。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工业时代的工作方式是分工明确、职权清晰、各司其职。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式则完全不同,企业常常需要组建临时项目组,抽调多部门、多层级的同事在一起工作,重新分配工作职责和权力。自由职业者甚至需要采用“U盘式”工作方式,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大家根本没有上下级关系。

我们与客户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的客户可能既是消费者,又是我们的分销员,还是我们的合伙人。因此,管理协同能力极其重要。

七 工具实操:效率提升秘诀

身处互联网时代,终身学习是逃不掉的。

做新媒体运营,必须做好准备,随时根据需要,掌握各类新工具的操作方法。每个运营者都是一个快速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发现新的“风口”,乘风破浪。

要把一个视频中的文案整理出来,最原始的方法是一边看视频,一边记录视频中的文案。这样操作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需要整理20个视频中的方案呢?这种做法的效率就太低了。

于是,我们学会了使用提供语音转文字功能的软件,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同步把文案提取出来,省去了手工记录的麻烦。

但是,每个视频播放一遍,也需要时间,若视频播放需要10分钟,我们就得等10分钟,若一个视频播放10分钟,20个视频,3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能不能再快点儿?可以。我们可以把视频批量下载下来,使用飞书软件,迅速将视频中的文案提取出来。

可是,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视频不允许下载,怎么办?其实,使用浏览器的“审查元素”功能,可以下载所有视频。

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有!只要复制视频链接,粘贴到轻抖、迅捷等软件中,便可一键提取视频中的文案。

很多朋友读到这里都惊呆了,原来使用不同的方法,工作效率可以差几千几万倍!

在新媒体运营中,对工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需要什么,当场学习什么即可。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工具呢?要学这么多,岂不是很累?实际上,只要牢记以下4点原则,便可轻松玩转各类工具。

1.切忌畏难

对所有新出现的工具,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有畏难情绪。畏难情绪,是不断进步的绊脚石。

2.触类旁通

很多工具的使用方式是相通的,只要学会一样,加以总结,便能轻松学会同类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如果你会使用Pr(Adobe Premiere Pro的简称,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剪辑视频,学习使用剪映便非常轻松。

3.留心观察

平时经常留意着使用哪些工具可以实现哪些效果,这样,需要使用时去搜索操作方法即可。

4.善于搜索

把自己想要实现的效果清晰地描述出来,在百度、抖音、知乎等平台上搜索,便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本书的第8章为读者总结了新媒体运营人员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这些,足以应对大多数新媒体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