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冯太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蝗灾四起,百姓流离

太安三年,十二月。

北风凛冽,呼啸而过。

朝廷也收到了北地蝗灾的消息。

对这个年代来说,蝗灾,就意味着饥饿,意味着死亡。

“是时旱蝗谷贵,民相食。”

“蝗虫起,岁旱无谷,从官食枣菜。……粮食尽。……尚书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

史书上对蝗灾的记录,往往只有寥寥数笔,但是这寥寥数笔中,蕴含着无边的苦难。

北魏立国以来,并非年年太平,蝗灾也经历不少次。

但是今年的蝗灾,似乎来得格外猛烈。

目前已经有三州刺史上报,州内出现大规模蝗灾。

即便朝廷早已下了命令,准许他们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但是除了开仓放粮外,朝廷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拓跋濬在发生蝗灾后,唯一能做的就是下诏,让发生蝗灾的附近州郡协助受灾州郡长官赈灾。

既然已经下诏赈灾了,这蝗灾就交给刺史们去头疼吧。

正好到了年底,于阗、扶余等五十余国各遣使朝献,这次朝献的国家比往年要多出不少。

代郡行宫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修得颇为气派,接见这些小国使臣还是够的。

五十多个国家的朝贡,被朝堂大肆宣扬,以彰显我大魏乃天朝上邦,中原正统,以至于这消息传播的比蝗灾的消息传播的还快。

正月初一。

大魏的统治阶级都在谈论着那些西域使者模样的怪异,嘲笑着他们的不知礼数。

西域使者颤颤巍巍的行了一个模样怪异的礼,引发了哄堂大笑。

拓跋濬接受完使者朝献,也是心潮澎拜,满腔的雄心壮志,下令暂解禁酒令,朝臣今日可在朝会后饮酒。

好酒的朝臣们都大喜过望。

载歌载舞,觥筹交错,真是好不热闹。

在这一片祥和的欢快气氛中,大魏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乙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今日如此大喜,怎么能让皇帝不悦呢。

等待拓跋濬批阅的奏疏的最下方,压着两本凉州、司州刚刚报上来的蝗灾害稼,百姓无所食的奏本。

……

杨成吾带着崔玉继续向北。

路上的饥民看向他们的目光,已经越来越不善了。

看起来就要将他们生吞活剥了一般。

杨成吾带着崔玉找了个没人的空屋子住下。

屋子里有一股子淡淡的腐臭味。

杨成吾沿着腐臭的味道走去,看清楚发出臭味的究竟是何物后,忍不住干呕,然后吐了出来。

崔玉赶来,看清东西后,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眼神中产生了一种兔死狐悲的难过。

赫然是一具被啃食干净的尸体,只留下了一个头颅还算是完好。

若非天气还有些寒冷,恐怕还没走进屋子,就已经臭味难闻了。

“这种情况,在北地,多吗?”杨成吾见崔玉面色平静,忍不住开口问道。

“多。”崔玉话不多,只吐出一个字。

“竟至于此吗……”一股悲怆的情绪从杨成吾的胸中迸出。

他想起了冯珙与他夜谈时所说的话,“哪怕是再太平的盛世,也不过是在百姓的苦难上,粉刷出来的。”

初闻此言,不以为意,如今回想,犹如真理。

当今天子登基以来,年年都是丰收的景象,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那这些算什么呢。

“先生。”崔玉见他怔怔不语,开口道,“我们还往北去吗?”

“不去了。”杨成吾摇了摇头。

……

为主公招募人手变得简单了。

不需要什么财物,只需要一点吃的就够了。

但是杨成吾并没有感觉到喜悦。

他收拢了几十名半大少年,都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有的只用了一张饼,一袋豆子,都被换了过来。

杨成吾将他们安置起来,给他们吃食,听他们说逃难时的经历,告诉他们,蝗虫固然可恨,但是是官府的不作为才是他们流离失所的元凶。

他们不知道杨成吾的名字,单知道他姓杨。

他们都跟着崔玉一同叫他先生。

又听先生说,给他们活路的,是一位将军,他们以后要跟着将军一同打仗,把所有害的百姓活不下去的官的脑袋,都给砍下来。

还说要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这些少年郎都不算小了。

对先生的话,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这世界上当真会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吗?

但总归都抱有一份希望。

他们想早日看见那位将军,想跟着将军去砍下贪官的脑袋,想看见以后百姓都有所衣、有所食。

……

少年郎们心心念念的那位将军,此时也陷入了困境。

姐姐冯有召他入宫一叙。

冯有脸上依旧泛着温柔的笑意。

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带着寒意,让冯珙坐立不安。

“阿珙,还记得你杀了边让后,你对我说得话吗?”

“当然记得。”冯珙沉默了一会,开口道。

“你说,百姓乃天下之本……”冯有站起来,一双美目盯着冯珙,“我当时只当是你有报国之心,现在细细想来,果真只是如此吗?”

“当然只是如此。”冯珙不知道姐姐现在的立场究竟如何,也不知她是知道了些什么还是在试探自己。

“阿珙不必多虑。”冯有示意冯珙,她早就支开了身边的宫人,不用如此遮掩。

“既然你不肯多说,那便听我说吧。”冯有缓缓开口道。

“我从杨惠富那里得知,陛下身体有恙。”

“月有阴晴圆缺,陛下操劳国事,身有小恙,也不足为奇。”冯珙答道。

“只恐命不久矣。”

“什么!”冯珙脸上的惊讶不是作假,即便知道拓跋濬不长寿,却也没想到会提前这么多,“此事当真?阿姊又是如何得知的?”

“阿珙,冷静一点。”冯有面色平静,“你不用管我是如何从杨惠富口中得知的,你直管当真便是。”

“陛下知道吗?”

“当然不知。”冯有轻笑一声,“他若知晓,你我姊弟,安能有活命之理?”

这倒也是。

若是拓跋濬知道自己身体情况,是绝对不会允许冯熙、冯珙这两兄弟如此年轻而又身居高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