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鉴挹菁: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典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治学先治目录学”,这是历代学者的经验之谈。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其《十七史商榷》中谈及首治目录学的体会,如云:“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云:“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又引金榜的话:“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我国最早的目录专书,是西汉刘向的《别录》及其子刘歆的《七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则是以《七略》为基础整理而成。《七略》已佚,而现存最早的群书目录则是《汉书·艺文志》。后来的官修史书,大都列有《艺术志》或《经籍志》。除官家目录外,还有私家目录和史家目录。目录学成为一门学科,涌现了许多专治目录的学者。如贵州省著名学者莫友芝,就是清代版本目录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刊行五部目录学专著。其中《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以下简称《郘目》)16卷,被多家出版单位多次翻印,成为图书工作者和藏书家案头必备之物。

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去全国各地搜访古籍,随身携带《郘目》和笔记本,所见善本,详记在笔记上,又把各书行款、碑记、序跋摘要记在《郘目》上。后据此编写成《藏园群书题记》和《藏园群书经眼录》各五十多卷。

特藏室珍藏古籍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自1960年成立以来,便留意汉文古籍的搜集和保护。历经半个多世纪,共得古籍488部,6874册。版本上起元代,中经明代而迄于清代。文献数量,居于贵州省31家汉文古籍收藏单位的第8位。这批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颇高学术研究价值,版本学、文献学价值,有的还成为“古董”,具有文物价值。为了让它充分发挥其作用,尽量体现其价值,首先是整理其目录,摘要介绍与各书相关数据,以便于读者和学问家选择使用。为此,院图书信息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写出院首部目录学专著,雅名《渊鉴挹菁——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典藏》,择录院藏32部善本古籍,介绍相关信息。

目录著作,按其所记的内容,可分为不同类型,有三分法与四分法。按四分法的准则:一是以纲纪群籍、簿次甲乙的目录,此为目录家的目录,也叫纯目录,只记载书名、作者等简单信息,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明史·艺术志》之类。二是鉴别旧椠、校雠异同的目录,此为藏书家的目录。如南宋尤袤《遂初堂记》,莫友芝《郘目》等。三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此为史学家的目录,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四是摘要钩玄、治学涉径的读书家之目录,如刘向《别录》,北宋《崇文总目》,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明高儒《百川书志》,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藏书家目录重版本,史家目录重序文,读书家目录重提要。

《渊鉴挹菁——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典藏》一书,除记录书名、作者、注释者、刻印者及卷数等基本信息外,还录载作者、注者、刻者的传记,介绍该书主要内容;有几种详记版式行款,也记述版本刻行等信息。所选的古籍,不分部类,以精善本为首选。每书之后,附有4~6帧书页照片,令读者有管窥之悦。

所憾的是,各书均未写提要或序文。按其类型,应属藏书家的目录。

这批古籍中,有一些属珍稀版本,现择要评述如下。

《增补六臣注文选》,元大德三年(1299)陈仁子古迂书院刻本。馆存二十四册,六十卷。世称茶陵陈氏本。莫友芝《郘目》集部《门臣注文选六十卷》,称“曾见于许滇生先生所”。嘉靖二十八年(1549)钱圹洪楩氏仿刊,万历三年(1575)新都崖氏仿刊,皆依陈氏。《郘目》同条中记述有关该书宋刊本情况,一则云:“绍兴二十八年修北宋本。见昭文张氏志:‘有明州司法参军卢钦跋云:直阁赵公来镇是邦,首加修正。’”另一则云:“天禄目载:赵子昂藏者,不着刻书年月。字用颜体,于整齐之中寓流动之致,纸质如玉,墨光如漆。不知与张志同板否?”由此推知,该书的宋刻版只在书目中记载,未曾见刊本。而陈氏茶陵刊本为今见较早者。而我院得存全帙二十四册,非常珍贵。

《玉海》是一部类书,二百卷,附四卷。明、清两代有补换之页,并经三次重修。《郘目》有一则记述:“元至元六年庆元路儒学刊《玉海》,并附十三种,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并仿赵体书,元印棉纸,宽大者极精美。丰顺丁禹生有之。”又云:“郘亭仅有嘉靖修本。”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图书信息中心藏书,字体为仿宋而非“赵体”,显然不是元代刊本,但即便是明、清修本,也很珍贵。

特藏室珍藏古籍

《史记钞》是茅坤所撰的《史记》选注本,刻印于明晚叶,流播不广。《郘目》中载有《史记》的各种版本,包括《史记正义》《史记集解》《史记索隐》的不同版本,未见《史记钞》。莫友芝走遍江南多处藏书楼和书肆,均未见到此书,足见颇为珍稀。

《唐宋八大家文钞》,明茅坤编选。有茅坤刻本,又有朱墨本,坊间有两翻本。我院存有四家:《欧阳文忠公文钞》《苏文忠公文钞》《苏文定公文钞》《王文公文钞》,前三部为完帙,后一部存半部(四册)。系明刻本,很珍贵。

其他精善刻本,尚有《佩文斋书画谱》,由清康熙年间内府刊印,品质很高。全书一百卷,馆存二十六卷二十一册。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学术研究价值。《历代名吏录》,雍正年间湖山草堂刻印,馆存者为原刻本,字迹为楷书体,清丽秀逸。《春秋四传管窥》也是张氏湖山草堂刻本,版式字迹与《历代名吏录》相似,堪称精善之本。

此外,《御选唐宋诗醇》乾隆刻朱墨印本、《徐霞客游记》嘉庆水心斋叶氏刻本、《明辩录》乾隆务滋堂刻本、《国语》乾隆诗礼堂刻本、《李太白文集》乾隆中国宝笏楼刻本,都是颇佳刻本,值得珍藏。

《渊鉴挹菁——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典藏》一书的编印,是目录学界的重要收获。今后,将陆续编写藏书目录,充分发挥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让广大读者和学问家了解这批难得的古籍,根据各自需要,选择合适之篇,顺利步入治学和著述的门户。

特藏室珍藏古籍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名学者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