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13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首都图书馆共同创办了以传递正能量、共圆“中国梦”为宗旨的公益讲座平台——“社科讲堂”,至今已举办50场。“社科讲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造诣深厚的知名老专家学者,面向北京市民开坛设讲,旨在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民众人文社科素质,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贡献。
2017年,“社科讲堂”举办了“文明探源”考古主题系列讲座十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研究员领衔主讲,十位考古研究所的资深专家学者围绕考古学基础知识、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科普性讲座,展示我国考古事业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多角度呈现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让听众从中领略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该系列讲座深受听众的欢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现场积极互动、踊跃提问,讲座结束后还有许多人围着主讲人进行讨论,请求签名合影。鉴于此,主办方邀请各位主讲人在现场讲座内容的基础上,整理编辑了《文明探源:考古十讲》一书,以期能够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力图从考古学视角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内容涵盖: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及早期发展历程与特质,从全球文明史的视角看待中国文明的初兴;中国古代都城、秦阿房宫遗址、西汉海昏侯墓葬实验室考古实施情况,展现汉代生活的画像石;中国文化美好象征符号——“凤”的考古发现;礼仪用玉器的起源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考古学实证说明民间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真实性;以玛雅文明著名城邦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的“中国龙”介绍中美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联;日本考古简史;等等。不仅包括我国的考古发现,还将中国历史文化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首次向公众公开大量图片,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华文明。
本书的出版面世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的出版资助,更得益于考古研究所各位主讲人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刘红、曾军、石蕾、张嘉桐、徐桂敏,考古研究所刘政、陈星灿、吴海燕,首都图书馆陈坚、王海茹、李凌霄,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蔡莎莎在本书编辑和出版过程中付出了辛劳和智慧,在此谨致衷心感谢!
书中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首都图书馆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