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卖杂粮卷饼
见霍成自有打算,杨衣一个外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只是替他感到高兴,这日子也是越来越好的。
杨衣把手里的八角差不多理好了,便也不多留,收拾着行李下山了。
下山来,杨老爹三父子已经把屋顶修缮好了。
坐在堂屋里喝着茶,见杨衣回来了,也有些惊讶。
“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山上野菜不多了?”
杨母有些惊讶的问道,杨衣转过背篓给她看,见了一背篓的野菜,杨母也有些开心。
杨衣在路上还看到了一支的拐枣,杨衣把这些拿了出来,回到家,就把这枣拿了出来。
看小丰在门口坐着玩耍,杨衣拿出了拐枣,给了小丰和大嫂张秀兰分着吃。
这拐枣味道有一点独特,甜中带着一些涩味。
拐枣含糖量较高,成熟的拐枣吃起来有浓郁的甜味,这种甜醇厚且持久,类似于蜂蜜的甜,但又比蜂蜜的甜更清爽一些。
拐枣中含有一些单宁等物质,会带来一定的涩味,不过优质的拐枣经过霜打或适当储存后,涩味会减轻很多,口感更为宜人。此外,拐枣还带有淡淡的果香,风味十分独特。
杨衣把野菜理了出来,放在干净的竹篾上晾晒。
这些干野菜到了冬天也是有着大大的好处,冬天菜少,可能每天都吃着萝卜、白菜,嘴里也没有什么味道。
到时候可以将这些野菜泡发了,炒着吃或者凉拌。
理好这些,便也没有什么事可做了。
杨衣便收拾中午要吃的饭菜,前几天的猪肝还有,便割上一大块,切好薄片,准备等一下炒个猪肝吃。
这些还不够,又切了猪肺混着萝卜丝凉拌。
将猪肺煮熟后,把浮沫全部清理掉,切成细条,同样找来新鲜的萝卜,切成细丝,撒上一些毛毛盐,杀掉萝卜里面的水。
萝卜的水差不多杀好,杨衣便将萝卜和猪肺混在一起,调好独特的调料,将其凉拌静置。
杨衣又烧了饭焖着,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吃饭。
杨母领着小丰去串门了,这会子可算转悠着回来了。
见大家回来,杨衣便布好菜,大家快乐的吃了一顿饭。
吃过饭后,大家各自忙碌着,秋风一天天吹,时间一眨眼就到了赶集前一天。
这几天杨石和杨谷在空闲时候,帮着杨衣做了一个木架子,到时候可以将炉子架在下面,上面放着锅,到时候可以边做边卖。
类似于现代的移动摊子,只是这锅不是现在的平底锅,就是寻常的锅。
杨衣准备了素菜的,把白菜放了油炒熟,其中加了一勺鱼酱,有着独特的风味。
当然不妨有钱人能吃得起肉,便是猪肺凉拌萝卜丝,也是吃起来非常美味。
第一天摆摊,杨衣也没有准备多少,只有30斤杂粮粉。
因着又有柴火,又有锅,全是重物,需要搬运。
两人便打算第二天一早便打算坐牛车去街上,因着今天晚上就吃得简单些。
捡着家里有的菜,做了一个炒白菜,又切了一些肉混着中午的菜炒了炒,大家吃了一顿将就的饭菜。
杨衣和杨谷一起去摆摊,杨谷可以帮着杨衣和面之类的。
第二天一早,杨衣和杨谷就起床了,收拾好自身,两人也来不及吃饭。
只得把杂粮粉加水,大力揉成面团,装在桶里,盖了盖子醒发着。
到了村口,平时拉车的牛叔早都等着了。
杨衣和杨谷便准备上车,因着带了许多东西,杨衣便多付了牛叔两文钱。
牛叔笑笑还是接了,等了不一会儿,便有同村的婶子来了。
杨衣笑着与他们打了招呼,婶子见了他们两姐弟,拿着这么多家伙。
也笑着调笑道:“你这两姐弟可是要去街上做什么大买卖?”
杨衣笑着答道:“那是什么大买卖?不过是琢磨出了新花样,试试罢了。”
这婶子还要讲些什么,好在有相识的婶子接过她的话,杨衣也不在想怎么应付她了。
对着好心的梓婶露出了一个笑,这牛叔家的牛跑的也快,不多时便到镇上了。
杨衣便与这些婶子们道了别,去找位置去了。
杨衣想了想,决定还是把摊摆在去往码头的十字路口处。
这个地方一面通往热闹的集市,一边通往码头。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不像里面的摊子,需要付摊位费。
两人都是手脚麻利的,三两下将木架子摆好,在下面把火生起来。
杨衣取出一小坨面团,将其搓成长条状。
又把其揪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杨谷把火生起来了之后,便来帮着把面团擀成薄饼。
杨衣看着锅里,将油加了进去,等着油温七八成热,杨衣便把饼放进了锅里。
这锅大,一次可以做四五个饼子,杨衣三两下将饼翻过来,又把熟了的饼子拿出来。
这时候也没有人来买,倒是有好奇的人远远的观望着。
杨衣也不管这些,先填饱自己的肚子再说。
她给杨谷包了满满的猪肺凉拌萝卜丝,特殊的香味,散发出巨大的香味。
杨衣也给自己卷了一个稍小一些的吃着。
这时候街上人才渐渐多起来了,有过路的闻见了香气,便过来问了一嘴。
“你这买的什么?闻起来这么香。”
一个穿着较齐整的男子问着,一看就是家里比较有钱的。
杨衣忙给他介绍了一下,又介绍了一下价格。
“这卷肉的是8文,卷菜的是6文,不要嫌价贵,我这饼是一个就能吃饱的。”
那男子一听价格也不贵,只是一碗面价。
便开口道:“来一个卷肉的。”
杨衣手脚麻利的给他卷了,男子拿过手中,便大口吃起来。
以为平平无奇,结果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男子大声的说着:“好吃,这饼劲道,馅料也好吃。”
又转过来对杨衣道:“再给我两个,一荤一素,多少钱我服你。”
杨谷三两下算了价钱,收过银子。
杨衣则做着煎饼,三两下做好,用村里摘的大叶子,包好递给他。
见这男子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周围的人瞧了,也纷纷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