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选择海外供应商
2.3.1 选择国外供应商应考虑的因素
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就要选择供应商了,选择供应商应充分考虑以下相关因素:
(1)由邓白氏集团(Dun & Bradstreet)这样的独立公司所作的信用评估。
(2)国家和国际的ISO 9001产品标准认证。
(3)供应商在市场中的位置—市场领导者还是市场落后者。
(4)现有的主要进口商。
(5)董事的资格以及管理质量和人员素质。
(6)是否有未解决的顾客诉讼。
(7)供应商是否得到过任何奖励。
(8)供应商是否有计算机中心和物流中心。
(9)供应商是否是某一贸易或专业协会的成员。
(10)生产所需产品的制造经验(公司是否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生产,公司的服务水平如何)。
(11)供应商的产品所带来的附加利益—质量、高技术、保证期、设计、备件、培训、服务和总的竞争力(这可能会延伸到资金安排和财务组合)。
(12)产品的可用性和交付时间。
(13)对生产与制造系统的评价,包括组织、计划、管理、单证、制造设备(工厂)、生产程序与说明、检测程序与说明、工艺流程参数、最后检验、抽样说明、质量和检查状况、员工培训、单证/注册资料、改正措施及产品检验。
(14)货币。应该使用购买方国家的货币,还是销售方国家的货币,或是第三国的货币?使用购买方国家的货币,能确保购买方没有任何风险,而把所有风险转移到销售方。相反,使用销售方国家的货币会让购买方承担所有的风险。
(15)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或供货地点。供货地点对于进口关税和运输成本来说至关重要。对货源地要有战略上的考虑,我们是需要一个发达的市场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市场?
在一个发达的市场,会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工人,可以兑换稳定的货币,但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高。相反,不发达国家的货币不太稳定,经常使用美元进行交易,而且基础设施较差,工人受到的技术培训很有限,但劳动力成本较低。
(16)国际配送网。产品可能需要通过海运、航空,或多模式联合运输系统来运输,例如,把一集装箱的家具从马来西亚运到中国,可能需要通过公路、海运和铁路。采购方需要谨慎地考虑运输服务、成本、效率、频率和时间。
(17)支付协议。可以通过往来账户、信用证或汇票来支付。购买方需要仔细地评价每个贸易周期的付款安排。
(18)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仔细评估。产品规格必须毫不含糊。同样,也要对图纸、具体标准的参考资料或说明等进行严格审查。
(19)对总成本进行评估。评估要素包括产品价格、运费、保险、单证、报关、进口关税、增值税、货币(风险)、代理佣金、银行费用、包装以及在途货物占用资金的利息等。
2.3.2 选择国外供应商的注意事项
(1)最终的选择标准将随着产品和买方的情况而改变。价格是一个主要的因素,但也会受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交货时间。我们还应该进行竞争风险分析,包括货币和政治、产品可用性、语言、附加利益、供应商地点的便利性、管理文化以及供应商的品牌印象。
(2)最好选择2~3个供应商,这样可以消除任何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风险。相反,如果只有一个供应商,其生产能力可能会有季节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