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回声:我在火红年代吃肉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酬功

秦国庆回来之后,一家人聚在炉子周围取暖闲聊,他来来回回忙个不停,一会儿给小妹拿烤红薯,一会儿帮母亲换煤球,一会儿又要给大姐端茶倒水。

秦母见他跑来跑去的折腾,知道他必有所求,直接开口说破,“别瞎忙乎了,有啥事直说吧!”

秦国庆微一沉思,道:“娘,过两天就是十月一了,得去给爹送寒衣啊!”

十月一又叫‘寒衣节’,是北方传统祭拜先人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华国三大鬼节。

意思是到了这一天,天气开始转凉,人们开始准备御寒的衣物了。活着的人需要御寒,逝去的亲人自然也需要,慢慢的也就形成了,十月一烧纸送寒衣的习俗。

各地的习俗不一样,各个家庭的习惯也不一样。有的非常重视,仪式隆重,男女老少都要到齐。有的连黄纸都不烧,到了日子,心里哀思一下就算过了。

因为这寒衣节和中元节,不像清明节那样受到国人的普遍重视,都算是小节。

以京师地区的传统来说,就是去南纸店买一些寒衣纸,去坟头或者路口烧完了事。

听到秦国庆要去送寒衣,秦母眼皮子都没抬,轻声说道:“行啊,让你大姐跟着去。”

对于秦国庆整天去郊外乱窜,她已经麻木了,三天两头的不是兔子就是野鸡,经常烤好了往家里带,还每周都给食堂送一次鱼,这些东西都不用说,肯定是儿子去郊外折腾回来的。

现在这小子正儿八经的找了个借口,那必然是另有所图。说不得就是郊外玩腻了,想要进深山撒野。她这当娘的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多一个人跟着,也算是给他上了一道保险。

秦国庆闻言连连摇头,“那天是周二,大姐还要上班呢!”

“那就让她请假!要不我跟着也行。大不了到时候我不去坟上,在村口等你。”秦母撇了他一眼,道:“反正你是别想着一个人去!”

秦国庆见秦母态度坚决,知道不可能独自行动了,只好悻悻的道:“那还是大姐吧,您就别跟着受累了。”

二姐此时却蹦了出来,道:“还有我,我也去!”

“你不能去。”秦母直接否决。

“为啥?上次不是我们三个一起去的吗?”二姐不解的问道。

“你还得上学呢,上次是周末。”秦母解释道。

二姐满脸的不服气,道:“那我也请假,大姐不是也请假了?”

“你大姐还给家里挣工资呢,你也能挣?少废话,说了不许就是不许。”秦母训斥道。

“不去就不去!有什么了不起......”二姐没敢再打辩儿,只是忍不住的小声碎碎念。

......

翌日,中院东厢房

秦国庆、房大龙和王修文围桌而坐,桌上四凉四热八道菜,摆的满满当当。

三大爷报功之时也没忘了房大龙,奖励很快就下来了,房大龙请二人过来,亲自下厨整了一桌,以作庆祝。

王修文坐在主位,端起酒杯,‘滋溜’一声小酒下肚,哈了一口酒气。

随手把酒杯放到了桌上,也不动筷子吃菜,先叹了一口气,“哎!”

秦国庆纳闷,奖励下来了,不是好事吗?叹哪门子气啊?他开玩笑道:“三大爷这是怎么了?有啥不高兴的事情,说出来让我们高兴高兴啊!”

王修文瞥了他一眼,没心情跟他逗乐子。

房大龙在一旁嘿嘿道:“厂里没提进步的事儿。就是全厂通报表扬,一人给了一张自行车票。”

秦国庆这才明白王修文为啥闷闷不乐。

不过这年月自行车票也是稀罕物,有了这玩意儿,才有去商店购买自行车的资格。

“那不挺好吗?赶明儿个你俩,都整辆自行车回来。到时候咱们院子里就有三辆了,簇新的自行车排着队骑出去,走到哪儿都显得排场!”秦国庆端起杯子,对着王修文说道:“三大爷,是好事啊,这我得敬您一杯。”

王修文想到新自行车,心情舒畅了一些,可这次花了偌大的功夫,也没能成功进步,还是感觉有点郁闷。他斜着眼睛对秦国庆挑刺道:“你就拿茶水敬我啊?”

秦国庆失笑,“那不然呢?我一个孩子,还能跟您喝个二五二六的?”

房大龙赶忙端起酒杯,打圆场道:“我来,我来。三大爷您看我这个,诚意够了吧?”

王修文瞅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三人端起杯子,互相致意,走了一个。

一杯酒下肚,秦国庆眼珠一转,替王修文抱起了不平,“按说不应该啊,这炉子比原来省了小一半儿的煤,又能给大家节省时间。这么好的东西,应该功劳不小呀?不给您两位提拔提拔,有点说不过去吧?”

“谁说不是呢?我费了半天劲,就得一自行车,这厂里也太不公平了。”王修文算是遇到了知音,拍着大腿抱怨道。

房大龙在厨房人缘好,消息灵通,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人家领导说了,这东西就是个生活小改进,跟咱们厂子不对口。咱们这么大个厂子,要是琢磨煤球炉子这种小事儿,那叫杀鸡用了牛刀。能给咱这点儿奖励就算不错了,反正我是挺知足的。”

秦国庆闻言一拍额头。

糟糕,失算了。

应该把炉子给郑主任的......

现在正搞全民大办,街道也有打铁铺子,要是能改成个煤炉厂,说不得母亲的工作,就可以直接转正了。

秦国庆心里微微后悔,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必再做纠结,至于母亲转正的事,以后再找机会呗。

放下心中的小疙瘩,秦国庆端起杯子敬了王修文一个,“三大爷,大龙哥说得对,知足常乐呗!咱已经得了奖励,又没有吃亏,就没必要再计较了。再说您以后不是还能打炉子吗?要不卖给其它人试试?还能挣俩零花钱啥的。”

王修文又喝了一杯小酒,稍稍有点上头,他僵着舌头说道:“咱堂堂国家工人,还能去干那丢人的事儿?给自家打个炉子,那是理所应当。给邻居们打炉子,那是人情往来。

要是打了炉子拿出去卖,那不成投机倒把了?你问问大龙,我给他打的两个炉子,提一句钱的事儿没?”

秦国庆没想到他还能有这种觉悟,他一直以为王修文就是个单纯的浑人,房大龙的上一辈榜样。

谁知道他还真有点小可爱,不贪小财,还颇有集体主义荣誉感。

秦国庆一竖大拇指,赞道:“还得是您呐!果家工人觉悟就是高!”说着又斜了一眼房大龙,“两个炉子?另一个去哪儿了?”

房大龙一翻白眼,“给小草了,我上次就是没想起来,还能真的冷心冷肺?那是我亲妹妹!”

秦国庆这才释怀,发挥出超越时代的酒场功力,辗转腾挪给这二位灌起了迷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