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卷二十六·汉孝安帝纪

恭宗孝安皇帝刘祜,是肃宗的孙子,他的身世还挺有意思的。他爹是清河孝王刘庆,母亲是左姬。刘祜还在王府的时候,就常常有神光照亮房间,还有红色的蛇盘绕在床铺之间,这可真是有点神奇,说不定预示着他以后不凡的命运呢。他十岁的时候就好学《史书》,和帝对他称赞有加,还多次把他召进宫中,看来从小就很受重视。

延平元年,刘庆开始前往自己的封国,可邓太后特别下诏把刘祜留在清河王府,估计是觉得这孩子有出息,想多观察观察。

八月,殇帝驾崩,这可真是个大事情。太后和她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在宫中商量好了计策。当天夜里,就让邓骘拿着符节,用王青盖车去迎接刘祜,还让他在殿中斋戒。皇太后坐在崇德殿上,百官都穿着吉服,群臣陪列就位,引导着拜见刘祜并封他为长安侯。

皇太后下诏说:“先帝品德高尚美好,却早早地离开了天下。我侍奉皇帝,日夜盼望着他能有所成就。哪想到突然就遭遇变故,皇帝没能享尽天年,我悲痛欲绝。我考虑到平原王一直患有重病,而宗庙的责任重大,要考虑皇位继承的正统,只有长安侯刘祜,他天性忠孝,做事小心翼翼,能通晓《诗经》《论语》,专心学习、喜爱古代文化,仁爱宽厚、爱护下属。他已经十三岁了,有成年人的志向。论亲属关系和品德,没有比刘祜更合适的了。《礼》中说‘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的大义是,作为继承人就如同亲生儿子一样,不能因为父亲的命令而推辞祖父的命令。现在就立刘祜为孝和皇帝的继承人,继承祖宗的基业,按照礼仪上奏。”

接着她又写了策命说:“在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日,皇太后说:啊,长安侯刘祜,孝和皇帝的美德崇高伟大,光照四海;大行皇帝(殇帝)没能享尽天年。我认为你是孝章帝的嫡亲皇孙,谦恭仁慈和顺,在幼年时就很勤奋,应该奉祀郊庙,继承大业。现在让你继承孝和皇帝为后。你要好好治理汉国,公正地掌握国家大事。‘一人有善政,万民都依赖他。’皇帝你要努力啊!”读完策命,太尉就奉上玺绶,刘祜登上皇帝位,这一年他十三岁,不过太后还是临朝听政,毕竟他年纪还小嘛。

九月庚子日,刘祜去拜谒高庙。辛丑日,拜谒光武庙。这时候有六个州发大水,这可真是天灾不断。己未日,派谒者分别去各地查看情况,上报灾害,赈济那些缺衣少食的人。丙寅日,把孝殇皇帝安葬在庚陵。乙亥日,有陨石落在陈留,这可把当地的人吓了一跳。

西域各国造反,攻打都护任尚,朝廷赶紧派副校尉梁慬去救任尚,还把叛军打败了,这西域的局势可真是不稳定。

冬天十月,又有四个州发大水,还下了冰雹,这老天爷可真不给面子。皇帝下诏说因为冬小麦种不下去,要赈济赏赐给穷人,也算是尽力帮百姓了。

十二月甲子日,清河王刘庆去世,皇帝派司空拿着符节去吊祭,车骑将军邓骘去主持丧事,看来对他爹的丧事很重视。乙酉日,废除了鱼龙曼延这类大型的百戏表演,估计是觉得在这种时候应该节俭一些。

永初元年春天正月癸酉初一,大赦天下,让大家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蜀郡境外的羌人归附了,这是好事。戊寅日,把犍为南部划分出来设置为属国都尉。还发放粮食给司隶、兖、豫、徐、冀、并州的贫民,皇帝心里还是想着百姓的。

二月丙午日,把广成的游猎地和受灾郡国的公田借给贫民,让他们能有地种。丁卯日,从清河国划分出一部分封皇帝的弟弟刘常保为广川王。庚午日,司徒梁鲔去世了。

三月癸酉日,发生了日食,古代人都觉得这是上天的警示。皇帝下诏让公卿内外众官、郡国的太守、国相,举荐贤良方正、有治国道术的人,要那些明白政治策略、通达古今、能直言极谏的,每人举荐一个。己卯日,永昌境外的僬侥种夷前来进贡并归附。甲申日,安葬清河孝王,还赠送了龙旗、虎贲,这葬礼规格可不低。

夏天五月甲戌日,长乐卫尉鲁恭当上了司徒。丁丑日,皇帝下诏封北海王刘睦的孙子寿光侯刘普为北海王。九真境外的夜郎蛮夷也前来归附。

六月戊申日,皇帝封皇太后的母亲阴氏为新野君,这可是给太后娘家很大的面子。丁巳日,河东发生地陷,这事儿可太离奇了,大地突然就塌下去,肯定吓坏不少人。壬戌日,朝廷把西域都护给罢除了,估计是西域那边局势太乱,觉得维持都护不太划算。

这时候,先零种羌造反了,把陇道都截断了,到处烧杀抢掠,那场面简直乱成一锅粥。朝廷赶忙派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去讨伐。丁卯日,为了分化羌人,赦免了那些和造反羌人有勾结、图谋叛逆的人的罪行,希望能让局势缓和点。

秋九月庚午日,皇帝下诏让三公明确重申以前的命令,禁止奢侈浪费,不准制作那些浮华奇巧的东西,也别花大钱办厚葬。就在这一天,太尉徐防被免职,也不知道是他没把事儿办好,还是和皇帝意见不合。辛未日,司空尹勤也被免了职,这朝廷高官的位置就像坐过山车,说没就没。癸酉日,朝廷调配扬州五郡的租米,去救济东郡、济阴、陈留、梁国、下邳、山阳这些地方,看来这些地方受灾严重,急需粮食。

丁丑日,皇帝下诏说:“从今以后,官员被审查还没结果,只要不是父母去世,无缘无故就离职的,在政务繁重的县要十年,普通县要五年以上,才能再次被任用。”皇帝这是想整治一下官员随意离职的现象。壬午日,又下诏让太仆、少府减少黄门鼓吹的人员,把他们补充到羽林军中;不是皇帝日常乘坐的马匹,都减少一半的饲料;各种建造制作的东西,只要不是供奉宗庙和陵园用的,都先停下来,看来是要节省开支,应对眼下的乱局。丙戌日,下诏让死罪以下以及逃犯可以赎罪,根据罪行不同赎金也不一样。庚寅日,太傅张禹当上了太尉,太常周章成了司空,这朝廷的人事变动又告一段落。

冬天十月,倭国派使者来进贡,这大老远跑来,估计是想和东汉搞好关系。辛酉日,新城山泉水大量涌出,这大自然的变化可真让人捉摸不透。

十一月丁亥日,司空周章密谋废立皇帝,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被皇帝知道后,下策书罢免了他,周章没办法就自杀了,真是太可惜又太糊涂。戊子日,皇帝敕令司隶校尉和冀、并二州刺史说:“百姓被谣言惊扰,抛弃旧居,老弱相互搀扶,在道路上穷困潦倒。你们要各自命令所属地方的长官,亲自去开导晓谕百姓。如果他们想回本郡,所在地方就给开具通行的长檄;如果不想回去,也别强迫他们。”皇帝还是很关心百姓的。

十二月乙卯日,颍川太守张敏当上了司空,这一年朝廷里换了好几任司空,就像走马灯一样。

这一年,有十八个郡国发生地震;四十一个郡国雨水成灾,有的地方山水还突然暴发;二十八个郡国刮大风、下冰雹,这自然灾害简直扎堆来,老百姓的日子可太难过了。

永初二年春天正月,朝廷给河南、下邳、东莱、河内的贫民发放粮食,这些地方的百姓终于有救了。结果车骑将军邓骘在冀西被种羌打败,这可让朝廷的形势更严峻了,本来想平定叛乱,这下倒好,吃了败仗。

永初二年二月乙丑日,朝廷派光禄大夫樊准、吕仓分别前往冀、兖二州,给那些流亡的百姓发放粮食和贷款,想帮他们渡过难关。这些流民在外面漂泊,日子肯定不好过,这下算是有了点盼头。

夏天四月甲寅日,汉阳城中突发大火,这场大火可太可怕了,一下子就烧死了三千五百七十人,好多家庭就这么破碎了,真是一场人间惨剧。

五月,天气干旱,百姓们眼巴巴地盼着雨水。丙寅日,皇太后跑到洛阳寺和若庐狱去审查囚犯,还赏赐了河南尹、廷尉、卿以及他们的下属,神奇的是,当天就降雨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老天爷被皇太后的行为感动了。

六月,京师和四十个郡国遭遇了大水、大风,还下起了冰雹,这自然灾害一股脑儿全来了,百姓们的庄稼和房屋肯定受损严重,生活更加艰难。

秋七月戊辰日,皇帝下诏说:“以前的帝王,顺应天理治理百姓,都会依据天象来调整政事。我没啥德行,继承了这大业,结果阴阳失调,各种灾异都出现了,百姓挨饿流亡,羌人、貊人叛乱。我日夜反省,心里忧愁得很。之前让公卿和郡国举荐贤良方正的人,广泛地寻找选拔,打开直言不讳的道路,希望能得到好的谋略,来弥补我的不足,可他们回答的都是些空话套话,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见解。现在让百官以及郡国的官吏百姓,那些懂得道术、明白灾异和阴阳变化、天文历数的人,都来指出灾变的原因让我知道。郡守和长吏要明白诏书的意思,广泛地挖掘那些隐居的人才,我会亲自审阅,破格任用,希望能得到好的谋略,来回应上天的告诫。”皇帝这是真着急了,想赶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闰月辛丑日,广川王刘常保去世,他没有儿子,所以封国就被废除了,这广川国说没就没了。癸未日,蜀郡境外的羌人献上土地归附,这算是这段时间里的一个好消息。

九月庚子日,皇帝下诏说,王国的官员,从佩戴墨绶的到郎官、谒者,那些精通经义能担任博士,在乡里有廉洁孝顺的名声、有治理百姓才能的,国相每年都要把他们的名字上报,和上计吏一起送到尚书那里,由公府统一调配,让他们能到外地任职,皇帝这是在选拔人才,想让有能力的人发挥作用。

冬天十月庚寅日,朝廷给济阴、山阳、玄菟的贫民发放粮食。结果征西校尉任尚和先零羌在平襄打仗,任尚吃了败仗,这对朝廷的士气打击可不小。

十一月辛酉日,朝廷任命邓骘为大将军,把他召回京师,留下任尚驻扎在陇右。这时候先零羌的滇零在北地自称天子,然后开始侵犯三辅地区,向东进犯赵、魏,向南攻入益州,还杀了汉中太守董炳,这先零羌可太嚣张了,朝廷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十二月辛卯日,朝廷又给东郡、巨鹿、广阳、安定、定襄、沛国的贫民发放粮食,看来受灾的地方太多,朝廷一直在忙着救济。广汉塞外的参狼羌投降了,朝廷就把广汉北部划分出来设置为属国都尉,这一年,还有十二个郡国发生了地震,真是多灾多难。

永初三年春天正月庚子日,皇帝举行加冠礼,这意味着他成年啦。然后大赦天下,还赏赐给王、主、贵人、公、卿以下的人金帛,各有不同;男子作为父亲的继承人,以及三老、孝悌、力田的人,每人升二级爵位,流民想落户的升一级,大家都跟着沾光。接着朝廷派骑都尉任仁去讨伐先零羌,结果任仁也战败了,羌人趁机攻破了临洮,这形势越来越糟糕。高句骊派使者来进贡,算是给朝廷带来一点安慰。

三月,京师大饥荒,竟然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这简直是人间地狱。壬辰日,公卿们都到皇宫请罪。皇帝下诏说:“我年纪小,继承了这大业,没能宣扬风化,还导致阴阳失调,让百姓闹饥荒,甚至人吃人。我心里一直悲痛叹息,就像掉进了深渊。这都是我的过错,不是各位官员的责任,你们却自责,这更显得朝廷没有德行。大家一定要想办法让局势恢复正常,来帮助我弥补不足。”癸巳日,皇帝下诏把鸿池借给贫民,让他们能有点生计。壬寅日,司徒鲁恭被免职,估计是因为他对当前的局势有很大的责任。

夏天四月丙寅日,大鸿胪九江人夏勤当上了司徒。

永初三年,三公觉得国家钱不够用了,就上奏说让官吏和百姓交钱交粮,交了就能分别当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这就像是在卖官鬻爵一样,想靠这个增加点收入。己巳日,皇帝下诏把上林苑和广成苑里能开垦的土地,都分给贫民种,让他们能有口饭吃。甲申日,清河王刘虎威去世,这皇室里又少了一位王爷。

五月丙申日,封乐安王刘宠的儿子刘延平为清河王,也算是延续了清河王的爵位。丁酉日,沛王刘正去世。癸丑日,京师刮起了大风,不知道有没有把老百姓的房子吹坏。

六月,乌桓跑来侵犯代郡、上谷、涿郡,边疆又不安宁了,百姓们不得安生。

秋七月,海贼张伯路等人在沿海的九个郡烧杀抢掠,朝廷赶紧派侍御史庞雄去监督州郡的兵把他们打败了,可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庚子日,皇帝下诏让各地长官去巡查,让大家都种冬小麦和蔬菜,充分利用土地,那些穷的就给种子和粮食,皇帝这是想让大家多种点吃的,别饿肚子。

九月,雁门的乌桓和鲜卑叛变,在高渠谷把五原郡的兵打败了,这边疆的局势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冬天十月,南单于也叛变了,把中郎将耿种围困在美稷,朝廷的压力越来越大。十一月,朝廷派代理车骑将军何熙去讨伐。十二月辛酉日,有九个郡国发生地震。乙亥日,有彗星出现在天苑星区,在古代这可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这一年,京师和四十一个郡国又下雨又下冰雹,并州、凉州发生大饥荒,竟然又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永初四年春天正月初一,本来有朝会,但是为了表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撤去了音乐,也不陈列那些充庭车。辛卯日,皇帝下诏说三辅地区接连遭受寇乱,百姓流离失所,免除三年的拖欠的田租、更赋、口算钱和草料税;还按不同情况给上郡的贫民发放粮食。

海贼张伯路又和勃海、平原的大盗贼刘文河、周文光等人攻打厌次,把县令都杀了,朝廷又派御史中丞王宗去监督青州刺史法雄把他们打败了。度辽将军梁慬、辽东太守耿夔在属国故城把南单于打败。丙午日,皇帝下诏减少百官以及州、郡、县官员的俸禄,看来是真没钱了。

二月丁巳日,给九江的贫民发放粮食。南匈奴又来侵犯常山。乙丑日,开始设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加强对这两个地方的军事管理。乙亥日,皇帝下诏说自建初以来,那些因为说了邪妄的话或者其他过错被流放到边疆的人,都可以回到本郡;那些被没收为官府奴婢的,都恢复平民身份,这可让不少人重获自由。

皇帝还下诏让谒者刘珍和《五经》博士,去东观校对审定《五经》、诸子、传记以及百家艺术方面的书籍,整理那些脱漏错误的地方,校正文字,这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有意义。

三月,南单于投降了,可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先零羌又来侵犯褒中,汉中太守郑勤战死,真是太可惜了。朝廷还把金城郡迁到襄武。戊子日,杜陵园着火了,这可把人吓一跳。癸巳日,又有九个郡国发生地震,这自然灾害也太多了。

夏天四月,六个州闹蝗虫,庄稼都要被吃光了。丁丑日,皇帝大赦天下,希望能有个新的开始。

秋七月乙酉日,有三个郡发大水。己卯日,骑都尉任仁被关进监狱死了,不知道他犯了什么错。

九月甲申日,益州郡发生地震,这一年真是多灾多难。

冬天十月甲戌日,新野君阴氏去世,皇帝派司空拿着符节去主持丧事。大将军邓骘也被罢官了,这朝廷里的事儿真是变化莫测。

永初五年春天正月庚辰初一,发生了日食。丙戌日,有十个郡国发生地震。

己丑日,太尉张禹被免职。甲申日,光禄勋李脩当上了太尉。

二月丁卯日,皇帝下诏减少郡国给太官进贡的食物,先零羌又来侵犯河东,接着还跑到河内去了,这先零羌可真能折腾。

三月,皇帝下诏把陇西迁到襄武,安定迁到美阳,北地迁到池阳,上郡迁到衙,估计是为了躲避羌人的侵扰。夫余夷也来侵犯边塞,杀了不少官吏和百姓。

永初五年闰月丁酉日,皇帝赦免了凉州河西四郡的人,估计是想安抚一下当地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心。戊戌日,皇帝下诏,这诏书里可满满的都是无奈和焦虑。皇帝说自己没啥德行,继承了祖宗的大业,却不能让天下和谐,给百姓祈福。现在灾异频繁出现,盗贼到处都是,外族侵犯中原,战事一直不停,百姓们穷得叮当响,还被征发去打仗,疲惫不堪。再加上蝗虫滋生,把成熟的麦子都祸害了,秋庄稼刚要收获,这情况太让人痛心了。皇帝觉得自己治理国家没做好,也没得到忠良之臣来辅佐。还引用了“颠而不扶,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这句话,责怪公卿大夫们为啥不帮忙匡正挽救,渡过这艰难的时刻。皇帝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得有人才,表扬贤能、彰显善良是圣明的制度首先要做的,还说“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希望能得到忠良正直的臣子来帮助自己。于是下令让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每人举荐一个贤良方正、精通道术、明白政治教化、能直言极谏的人,还有那些特别孝顺、才能出众的人,都送到公车署,皇帝要亲自查看。

六月甲辰日,乐成王刘巡去世。

秋七月己巳日,皇帝又下诏让三公、特进、九卿、校尉,举荐那些列将子孙中明白军事、能当将帅的人,看来是在为应对战事做准备。

九月,汉阳人杜琦、王信叛变,还和先零羌一起攻陷了上邽城,这可把朝廷气得不轻。十二月,汉阳太守赵博派人刺杀了杜琦,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这一年,九州都闹蝗虫,还有八个郡国下雨成灾,这自然灾害真是没完没了。

永初六年春天正月庚申日,皇帝下诏在越巂设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又让益州郡设置万岁苑,犍为设置汉平苑,不知道设置这些苑是用来干啥的,可能是为了养殖或者其他用途吧。

三月,有十个州闹蝗虫,这蝗虫可真是到处肆虐,农民们的庄稼可遭了殃。

夏天四月乙丑日,司空张敏被罢官,估计是没把事儿办好。己卯日,太常刘恺当上了司空,这朝廷里的官位又换了人。

五月,天气干旱,百姓们都盼着下雨。丙寅日,皇帝下诏让中二千石以下到黄绶的官员,都恢复原来的俸禄等级,还可以用钱赎罪,根据情况赐给不同的爵位。戊辰日,皇太后跑到洛阳寺去审查囚犯,处理冤案,看来是想为百姓做点实事。

六月壬辰日,豫章的员溪、原山发生山崩,这可太危险了。辛巳日,皇帝大赦天下,还派侍御史唐喜去讨伐汉阳的贼寇王信,把王信打败并斩杀了,这可算是平定了一场叛乱。

冬天十一月辛丑日,护乌桓校尉吴祉被关进监狱死了,不知道他犯了啥事儿,这官职可不好当啊。这一年,先零羌的滇零死了,他的儿子零昌又继承了那个伪号,这先零羌的事儿可真是没完没了。

永初七年春天正月庚戌日,皇太后带着大臣和有封号的妇女去拜谒宗庙,估计是想祈求祖宗保佑国家太平。

二月丙午日,有十八个郡国发生地震,这地震可真多,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夏天四月乙未日,平原王刘胜去世。丙申日这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这可被认为是不好的征兆。

五月庚子日,京师举行盛大的求雨仪式,看来是旱得太厉害了。

秋天,护羌校尉侯霸、骑都尉马贤把先零羌打败了,这可算是为朝廷出了一口气,让边疆的局势稍微缓和了一点。

八月丙寅日,京师刮起大风,蝗虫飞过洛阳,那场面肯定很吓人。皇帝下诏赐给百姓爵位,还规定郡国里庄稼被蝗虫伤害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的,今年的田租就不用交了;不到百分之十五的,按照实际情况减免,这也算是给百姓减轻了点负担。

九月,朝廷调配零陵、桂阳、豫章、会稽的租米,去赈济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的饥民;还调配滨水县的粮食运到敖仓储存起来。

元初元年春天正月甲子日,皇帝改年号为元初,还进行了一波赏赐。赐给百姓爵位,每人升二级,孝悌、力田的人升三级,要是爵位超过公乘,还能把爵位转给儿子、同辈兄弟或者同辈兄弟的儿子;那些没有户口的人和流民想落户的,每人升一级爵位;鳏寡孤独、残疾以及穷得没办法生存的人,每人给三斛谷;守贞的妇女每人给一匹帛,这福利还挺全面,照顾到了各种人群。

二月己卯日,日南这个地方的土地裂开了,这可真是奇怪的现象,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

三月癸酉日,发生了日食,古代人对日食很重视,觉得这是上天在警示,不知道皇帝和大臣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夏天四月丁酉日,皇帝大赦天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新的开始。这时候京师和五个郡国出现了干旱和蝗灾,这自然灾害一来,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皇帝下诏让三公、特进、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每人举荐一个敦厚质直的人,估计是想选拔一些靠谱的人才来帮忙治理国家。

五月,先零羌跑来侵犯雍城,这先零羌可真是不安分,老是来捣乱。

六月丁巳日,河东发生地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河东出现这种情况了,看来这地方的地质不太稳定。

秋天七月,蜀郡的夷人侵犯蚕陵,还把县令杀了,这可真是胆子不小,朝廷的面子都被他们打了。

九月乙丑日,太尉李脩被罢官,估计是对当前的局势没能起到好的作用。先零羌又来侵犯武都、汉中,把陇道都截断了,这可严重影响了朝廷和这些地方的联系。辛未日,大司农山阳人司马苞当上了太尉,这朝廷的官职变动可真快。

冬天十月戊子初一,又发生了日食,这一年日食还挺多的。先零羌在狄道把凉州刺史皮阳打败了,这先零羌的战斗力还挺强。乙卯日,皇帝下诏免除三辅地区三年的田租、更赋、口算钱,算是给当地百姓减轻点负担。这一年,有十五个郡国发生地震,这自然灾害真是频繁得让人头疼。

元初二年春天正月,皇帝下诏给三辅以及并州、凉州六个郡的流亡贫困百姓发放粮食,这些百姓在外面漂泊,能得到救济可真是雪中送炭。蜀郡青衣道的夷人前来进贡并归附,这算是个好消息。还修理了西门豹当年分漳水修建的支渠,用来灌溉百姓的田地,这对农业生产很有帮助。

二月戊戌日,派中谒者去收葬那些在京师客死他乡又没有家属,以及棺椁腐朽破败的人,还为他们举行祭祀;要是有家属但特别贫穷没办法安葬的,每人赐五千钱,皇帝这做得还挺有人情味。辛酉日,皇帝下诏让三辅、河内、河东、上党、赵国、太原各地修理旧的渠道,疏通水道,用来灌溉公私田地,这是在发展农业,让百姓能有更好的收成。

三月癸亥日,京师刮起大风,不知道有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损失。先零羌又来侵犯益州,朝廷赶紧派中郎将尹就去讨伐,这先零羌可真是让人不省心。

夏天四月丙午日,立贵人阎氏为皇后,这可是后宫的大事儿。

五月,京师干旱,河南以及十九个郡国闹蝗虫,这灾情可真严重。甲戌日,皇帝下诏说:“朝廷治理得不好,各种事情都没处理好,灾异一直不停,我心里又担忧又害怕。自从闹蝗虫以来,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可州郡却隐瞒灾情,只说一点点受灾的亩数。现在蝗虫群飞蔽天,危害范围又广又远,他们所说的和实际看到的,怎么能相符呢?三公的职责,是监督朝廷内外,既不把情况上奏让我知道,又不检举纠正。天灾这么严重,欺瞒的罪过可太大了。现在正是盛夏,暂且再宽容一下,看看以后的情况。大家一定要想办法消除灾害,安抚百姓。”皇帝这是对官员们隐瞒灾情很生气,希望他们能好好做事。

六月丙戌日,太尉司马苞去世,这刚当上太尉没多久就走了,真是可惜。洛阳新城发生地裂,这可让当地百姓人心惶惶。

秋天七月辛巳日,太仆太山人马英当上了太尉,这朝廷的太尉之位又换人了。

八月,辽东的鲜卑包围了无虑县,这边疆的局势真是动荡不安。

九月,鲜卑又攻打夫犁营,还把县令杀了。壬午日这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

元初二年冬天十月,朝廷派中郎将任尚驻扎在三辅地区,看来是为了应对先零羌的威胁。皇帝还下诏,让各郡国和京城监狱里判死罪的囚犯减罪一等,不用笞刑,到冯翊、扶风去屯垦,妻子儿女可以跟着一起去,在当地落户;女子不用去。犯了死罪以下的逃犯可以赎罪,根据罪行不同赎金也不一样。那些聚集起来当盗贼的官吏和百姓,有悔过表现的,就免除他们的罪行。乙未日,右扶风仲光、安定太守杜恢、京兆虎牙都尉耿溥和先零羌在丁奚城交战,结果仲光等人惨败,都战死了。左冯翊司马钧被关进监狱,后来自杀了,这一仗可真是损失惨重。

十一月庚申日,有十个郡国发生地震,这地震频繁发生,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受到了很大影响。

十二月,武陵澧中的蛮人叛乱,不过州郡的军队把他们打败了,算是及时平定了这场叛乱。己酉日,司徒夏勤被罢官,估计是没把事儿办好。庚戌日,司空刘恺当上了司徒,光禄勋袁敞成了司空,这朝廷里的官职变动还是挺频繁的。

元初三年春天正月甲戌日,修理太原的旧沟渠,用来灌溉官府和百姓的田地,这对农业生产很有帮助,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东平陆上报说出现了树木连理的现象,在古代这被认为是祥瑞。

苍梧、郁林、合浦的蛮夷反叛了,二月,朝廷派侍御史任逴去监督州郡的兵讨伐他们。同时,又有十个郡国发生地震,这自然灾害真是没完没了。

三月辛亥日,发生了日食,古代人对日食很重视,觉得这是上天的警示。丙辰日,赦免了苍梧、郁林、合浦、南海那些被贼人逼迫的官吏和百姓,这算是安抚了这些地方的人心。

夏天四月,京师干旱,这可让百姓们很着急,庄稼没水可不行。

五月,武陵的蛮人又反叛了,州郡的军队再次把他们打败。癸酉日,度辽将军邓遵率领南匈奴在灵州攻打先零羌,把先零羌打败了,这可算是为朝廷出了一口气。越巂境外的夷人整个部落都归附了,这是个好消息。

六月,中郎将任尚派兵在丁奚城把先零羌打败了,看来任尚在和先零羌的战斗中逐渐有了经验。

秋天七月,武陵的蛮人又双叒反叛了,州郡的军队又把他们平定了,这武陵的蛮人可真是反复无常。缑氏发生地裂,这地质灾害可真不少。

九月辛巳日,赵王刘宏去世,这皇室成员又少了一位。

冬天十一月,苍梧、郁林、合浦的蛮夷投降了,这几个地方的叛乱终于告一段落。丙戌日,开始允许大臣、二千石官员、刺史服三年丧,这是在规范丧礼制度。癸卯日,有九个郡国发生地震,这一年地震还是挺多的。

十二月丁巳日,任尚派兵在北地把先零羌打败了,任尚这是连续取得胜利,对稳定局势有很大帮助。

元初四年春天二月乙巳初一,发生了日食,这一年刚开始就出现日食,不知道是不是预示着这一年也不太平。乙卯日,皇帝大赦天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好运。壬戌日,武库发生火灾,这武库可是存放兵器和物资的地方,着火可不得了。

夏天四月戊申日,司空袁敞去世,这朝廷的高官又少了一位。己巳日,鲜卑侵犯辽西,不过辽西郡的兵和乌桓一起把鲜卑打败了,这也算是保卫了边疆。

五月丁丑日,太常李郃当上了司空,这朝廷的官职又有了变动。

六月戊辰日,有三个郡下冰雹,这自然灾害又来折腾百姓了。

秋天七月辛丑日,陈王刘钧去世。

元初四年,京师和十个郡国下雨不停。皇帝下诏说:“今年秋天庄稼长得挺好,眼看着就可以收获了,可这连绵的雨一直不停,真担心会把庄稼淹坏。我日夜忧心,想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长时间下雨,应该是百姓的怨气导致的。那些武官用威严暴力对待下属,文官胡乱实行苛刻的政策,乡吏借着公事行奸作恶,让百姓受苦的,有关部门要明确地处罚他们。而且《月令》里说‘仲秋要赡养衰老的人,授予他们几和杖,给他们喝糜粥’。现在正是案比(人口核查)的时候,郡县大多不执行。虽然有糜粥供应,可里面糠秕参半,官吏们懈怠行事,没人亲自去办理,这和诏书里养老的意思相差太远了。大家一定要崇尚仁爱宽恕,赈济保护那些鳏寡孤独的人,让我满意才行。”皇帝这是对官员们的不作为很不满,希望能改善这种情况。

九月,护羌校尉任尚派人刺杀了叛羌首领零昌,这可算是除掉了一个大麻烦,对平定羌乱有很大帮助。

冬天十一月己卯日,彭城王刘恭去世,这皇室又少了一位成员。

十二月,赵巂的夷人侵犯遂久,还杀了县令,这边疆真是不安宁。

甲子日,任尚和骑都尉马贤与先零羌在富平上河交战,把先零羌打得大败,虔人羌率领部众投降,陇右地区终于平定了,这可让朝廷松了一口气。这一年,有十三个郡国发生地震,这自然灾害还是很频繁。

元初五年春天正月,越巂的夷人反叛,这刚平定了陇右,这边又出问题了。

二月壬戌日,中山王刘宪去世,这皇室里又有人走了。

三月,京师和五个郡国干旱,皇帝下诏给遭受旱灾的贫民发放粮食,尽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夏天六月,高句骊和秽貊侵犯玄菟,这外族侵犯的事儿真是没完没了。

秋天七月,越巂的蛮夷以及旄牛的首领反叛,还杀了长吏,这越巂地区可真是不太平。

丙子日,皇帝下诏说:“以前的法令制度,各有等级标准,目的是让百姓崇尚节约。在永初年间,百姓遭遇了灾荒困苦,朝廷自身节俭,摒弃奢侈华丽的东西,吃饭不吃多种菜肴,穿衣不穿多种颜色。近年来虽然获得了丰收,但还缺乏储备,可一些小人没有长远打算,不想着长久的日子,结婚、聚会、送葬时,奢华浪费,甚至有些仆人和奴婢都穿着华丽的丝绸,戴着珠宝。京师都这样,还怎么给远方的人做表率呢?我设立了法令禁令,言辞恳切明确,可有关部门懒惰失职,根本不执行。现在秋天到了,正是执行刑罚的时候,再重申一下,看看以后的效果。”皇帝这是想整治一下社会上的奢靡之风。

八月丙申初一,发生了日食,这又被视为不好的征兆。鲜卑侵犯代郡,还杀了长吏,冬天十月,鲜卑又侵犯上谷,这鲜卑可真是嚣张,边疆一直不得安宁。

十二月丁巳日,中郎将任尚有罪,被处死刑,弃市示众,不知道他犯了什么大罪,落得这样的下场。这一年,有十四个郡国发生地震,这地震真是频繁得让人头疼。

元初六年春天二月乙巳日,京师和四十二个郡国发生地震,有的地方土地裂开,还有泉水涌出,这地震的规模可不小。壬子日,皇帝下诏让三府选拔属官中成绩优秀、能够施惠百姓、善于治理的各五人,光禄勋和中郎将选拔孝廉郎里宽厚博学有谋略、品行清白高尚的五十人,派出去补任县令、县长、县丞、县尉,这是在选拔人才,希望能改善地方的治理。

乙卯日,皇帝下诏说:“治理政事,要先从京师开始,然后再到其他地方。《月令》里说仲春‘抚养幼小的人,抚恤那些孤儿’,季春‘赏赐贫穷的人,赈济缺衣少食的人,减少妇女的劳役,表彰贞节的女子’,这是为了顺应阳气,促进生长。现在赏赐给特别贫困、孤弱、无依无靠的人每人三斛谷;给有节义的贞妇十斛谷,还要在她们的家门闾里进行表彰,彰显她们的品行。”皇帝这是在关注民生,想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三月庚辰日,开始设立六宗的祭祀,在洛城西北进行祭祀活动。

夏天四月,会稽发生大瘟疫,朝廷派光禄大夫带着太医去巡查疫情,给百姓赐棺木,还免除田租、田赋,尽力控制疫情,减轻百姓负担。沛国、勃海刮大风,下冰雹,这自然灾害真是一个接着一个。

五月,京师干旱,这一年的天灾可真不少。

六月丁丑日,乐成王刘宾去世。丙戌日,平原王刘得去世。

元初六年秋天七月,鲜卑侵犯马城,度辽将军邓遵率领南单于把鲜卑打败了,这算是在边疆保卫战中取得了一次胜利,让边疆的局势稍微稳定了一些。

九月癸巳日,陈王刘竦去世,这皇室成员的离世总是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十二月戊午初一,发生了日食,而且是日全食,这在古代可是被视为非常严重的天象警示。同时,有八个郡国发生地震,这自然灾害和天象异常同时出现,让人们心里都充满了不安。这一年,永昌、益州、蜀郡的夷人反叛,还和越巂的夷人一起杀了长吏,烧毁城邑,不过益州刺史张乔把他们讨伐平定,让他们投降了,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永宁元年春天正月甲辰日,任城王刘安去世。

三月丁酉日,济北王刘寿去世。这时候车师后王叛变,杀了部司马,沈氐羌也来侵犯张掖,边疆的局势又变得紧张起来。

夏天四月丙寅日,立皇子刘保为皇太子,还改年号为永宁,然后大赦天下。这可是一件大事,皇帝还赏赐给王、主、三公、列侯一直到郎吏、从官金、帛;又赐给百姓爵位以及布、粟,各有不同,大家都跟着沾光。己巳日,封陈王刘羡的儿子刘崇为陈王,济北王的儿子刘苌为乐成王,河间王的儿子刘翼为平原王,这是在延续皇室的爵位传承。壬午日,琅邪王刘寿去世,这皇室里的王爷们接连离世。

六月,沈氐种羌又叛变,侵犯张掖,护羌校尉马贤去讨伐沈氐羌,把他们打败了,马贤在平定羌乱方面还挺有能力的。

秋天七月乙酉初一,又发生了日食,这一年的日食也不少,不知道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冬天十月己巳日,司空李郃被免职,估计是在其位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癸酉日,卫尉庐江人陈褒当上了司空,这朝廷的官职变动还是很频繁的。从三月到这个月,京师和三十三个郡国刮大风,下大雨,这恶劣的天气给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十二月,永昌境外的掸国派使者来进贡,这说明东汉在对外交往方面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戊辰日,司徒刘恺被罢官,辽西的鲜卑投降,这一罢一降,局势也是变化多端。癸酉日,太常杨震当上了司徒,这朝廷的人事变动还在继续。这一年,有二十三个郡国发生地震,夫余王派儿子到朝廷来进贡,烧当羌又反叛了,这一年真是多事之秋,天灾和人祸都不少。

建光元年春天正月,幽州刺史冯焕率领两个郡的太守去讨伐高句骊、秽貊,结果没能成功,这边疆的战事可真是不太顺利。

二月癸亥日,大赦天下,还赏赐给各个园子里的贵人、王、主、公卿以下的人钱、布,各有不同。并且让公、卿、校尉、尚书的子弟一人当郎官、舍人,这也算是给这些官员家庭的一种优待。

三月癸巳日,皇太后邓氏驾崩,这可是一件大事,影响着朝廷的局势。丙午日,安葬和熹皇后(邓氏)。丁未日,乐安王刘宠去世。戊申日,追尊皇帝的父亲清河孝王为孝德皇,母亲左氏为孝德皇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皇后,这是在完善皇室的尊号体系。

夏天四月,秽貊又和鲜卑一起侵犯辽东,辽东太守蔡讽追击,不幸战死,这可真是太可惜了。丙辰日,把广川并入清河国,这地方的行政区划又发生了变化。丁巳日,尊孝德皇的元妃耿氏为甘陵大贵人。甲子日,乐成王刘苌有罪,被废为临湖侯,这皇室成员犯了罪也会受到惩罚。己巳日,命令公、卿、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每人举荐一个有道之士,还赐给鳏寡孤独、穷得没办法生存的人每人三斛谷,这是在选拔人才和救济百姓。甲戌日,辽东属国都尉庞奋,接到假的玺书后杀了玄菟太守姚光,这可真是一场大混乱,竟然有人假冒玺书行事。

五月庚辰日,特进邓骘和度辽将军邓遵,都因为被人诬陷而自杀,这朝廷里的政治斗争真是残酷。丙申日,把平原王刘翼贬为都乡侯,这皇室成员的地位说变就变。

秋天七月己卯日,改年号为建光,大赦天下。壬寅日,太尉马英去世,这朝廷的高官又少了一位。

八月,护羌校尉马贤在金城讨伐烧当羌,但是作战不利,这羌乱还真是不好平定。甲子日,前司徒刘恺当上了太尉。

建光元年,鲜卑侵犯居庸关,九月,云中太守成严去抗击鲜卑,不幸战死沙场,这鲜卑的侵扰让边疆的官员和百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鲜卑还把乌桓校尉围困在马城,度辽将军耿夔去救援。戊子日,皇帝驾临卫尉冯石的府邸,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商讨应对局势的办法。

这年秋天,京师和二十九个郡国下大雨,这恶劣的天气给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估计很多庄稼都被淹了。

冬天十一月己丑日,有三十五个郡国发生地震,有的地方土地都裂开了,这地震的破坏力可不小。皇帝下诏让三公以下的官员,各自上奏密封的奏章陈述政事的得失。还派光禄大夫去巡查,赏赐给地震中死去的人每人两千钱,免除今年的田租。那些受灾特别严重的地方,连人口税都不用交了,这算是朝廷对受灾百姓的一种抚恤。同时,鲜卑又来侵犯玄菟,这边疆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庚子日,又重新禁止大臣、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服三年丧,这政策变来变去,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癸卯日,皇帝下诏让三公、特进、侯、卿、校尉,每人举荐五个勇猛且能当将帅的人,看来是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应对边疆的战事。丙午日,皇帝下诏说京师和郡国里被雨水损害庄稼的地方,按照受灾的亩数减少田租,这也是在减轻百姓的负担。甲子日,开始设置渔阳营兵,可能是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

冬天十二月,高句骊、马韩、秽貊包围了玄菟城,夫余王派儿子和州郡的军队一起合力把他们打败了,这也算是解了玄菟城的围,夫余王的帮助对稳定边疆局势起到了一定作用。

延光元年春天二月,夫余王又派儿子带兵去救援玄菟,攻打高句骊、马韩、秽貊,把他们打败了,然后还派使者来进贡,这夫余王可真是帮了东汉的大忙,和东汉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友好。

三月丙午日,改年号为延光,大赦天下。让那些被流放的人回来,恢复他们的户籍和属籍。赐给百姓爵位,三老、孝悌、力田的人每人升二级爵位;还加赐给鳏寡孤独、残疾、穷得没办法生存的人每人三斛粟,守贞的妇女每人二匹帛,这一波赏赐可算是让很多人得到了实惠。

夏天四月癸未日,京师和二十一个郡国下冰雹,这自然灾害真是频繁,百姓的庄稼和生活又受到了影响。癸巳日,司空陈褒被免职,估计是没把事儿办好,这朝廷的官职变动还是很常见的。

五月庚戌日,宗正彭城人刘授当上了司空,这朝廷的官位又有了新的主人。己巳日,把乐成国改成安平国,封河间王刘开的儿子刘得为安平王,这地方的名称和爵位都发生了变化。

六月,很多郡国闹蝗虫,这蝗虫一来,庄稼可就遭殃了,农民们一年的辛苦可能就要白费了。

秋天七月癸卯日,京师和十三个郡国发生地震,这地震又来捣乱,让百姓们的生活不得安宁。高句骊投降了,这算是一件好事,边疆的局势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是虔人羌又叛变,攻打谷罗城,度辽将军耿夔去讨伐把他们打败了,这羌乱也是反反复复。

八月戊子日,阳陵园寝着火了,这可是皇家的陵园,着火可不是小事。辛卯日,九真上报说在无功这个地方出现了黄龙,这在古代被视为祥瑞。己亥日,皇帝下诏让三公、中二千石的官员,举荐刺史、二千石官员、县令、县长、国相,要求是任职一年以上到十年,品行清白、爱护百姓、能以身作则、防止奸邪、处理繁杂事务、对百姓有益的人,而且不要受官员品级的限制。刺史举荐自己所管辖的人,郡国太守、国相举荐佩戴墨绶的官员,要亲自了解、用心选拔,不要选那些华而不实的人,这是在选拔优秀的官员,希望能改善朝廷的治理。

九月甲戌日,有二十七个郡国发生地震,这地震频繁发生,让人们心里都很恐慌。冬天十月,鲜卑又来侵犯雁门、定襄,边疆的战火又重新燃起。

延光元年十一月到延光三年,东汉的局势依旧复杂,天灾人祸不断,边疆战事频繁,朝廷也在不断调整官员和政策。下面来详细看看这期间发生的事情。

延光元年十一月,鲜卑侵犯太原,这已经不是鲜卑第一次侵扰东汉边境了,他们的行为让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烧光羌的首领投降,这算是一个好消息,有利于缓解边疆的紧张局势。

十二月,九真境外的蛮夷前来进贡并归附东汉,这显示了东汉在周边地区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一年,京师和二十七个郡国下大雨、刮大风,还造成了人员伤亡。皇帝下诏赐给被压死、溺死的七岁以上的人每人两千钱;对于那些房屋被毁坏、粮食损失的人,每人给三斛粟;还有田地被淹受损的,一律不收田租;要是一家都遭遇灾害只剩下弱小的人存活,郡县要负责收敛安葬。虔人羌再次反叛,攻打谷罗城,度辽将军耿夔去讨伐并将其打败,这虔人羌可真是反复无常。

延光二年春天正月,旄牛夷反叛,侵犯灵关,还杀了县令,益州刺史和蜀郡西部都尉去讨伐他们。皇帝下诏选拔三署郎以及官吏中能通晓《古文尚书》《毛诗》《谷梁春秋》的各一人,看来是想选拔一些有文化知识的人来充实官员队伍。丙辰日,河东、颍川刮大风,这恶劣的天气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夏天六月壬午日,有十一个郡国刮大风,这大风天气也比较频繁。九真上报说出现了嘉禾,在古代,嘉禾被视为祥瑞。丙申日,北海王刘普去世,这皇室成员又少了一位。

秋天七月,丹阳发生山崩,这地质灾害可不小,不知道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八月庚午日,开始下令三署郎当中通达经术、能够治理百姓的人,任职三年以上的,都可以被考察举荐,这是在完善官员的选拔机制。

九月,有五个郡国下大雨,这天气状况不太好,可能会影响庄稼的生长。

冬天十月辛未日,太尉刘恺被罢官,估计是在其位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甲戌日,司徒杨震升任太尉,光禄勋东莱人刘憙当上了司徒,这朝廷的官职变动还是比较频繁的。

十一月甲辰日,皇帝到上林苑去打猎,这也算是一种皇家的活动。鲜卑在曼柏打败了南匈奴,这使得边疆的局势更加复杂,南匈奴的失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这一年,把蜀郡西部划分出来设置为属国都尉,这是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京师和三个郡国发生地震,这自然灾害虽然次数相对较少,但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延光三年春天二月丙子日,皇帝向东巡游。丁丑日,告知陈留太守,在济阳祭祀南顿君和光武皇帝,还免除济阳今年的田租和草料税,这也算是对当地百姓的一种恩赐。庚寅日,派使者到成阳祭祀唐尧,这是对古代贤君的尊崇。戊子日,济南上报说凤凰聚集在台县丞霍收家的树上,这在古代可是大大的祥瑞。皇帝赐给台县长五十匹帛、县丞二十匹、县尉十匹、吏卒每人三匹。凤凰所经过的亭部,都不用交今年的田租,还赐给男子每人升二级爵位。辛卯日,皇帝到泰山,举行柴祭,祭告岱宗。齐王刘无忌、北海王刘翼、乐安王刘延前来朝见。壬辰日,在汶上明堂祭祀五帝。癸巳日,祭祀二祖、六宗,犒劳赏赐郡县官员,还举行了宴会和娱乐活动。

三月甲午日,陈王刘崇去世。戊戌日,在阙里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鲁相、令、丞、尉以及孔氏亲属、妇女、诸生都来参加,还赐给褒成侯以下的人不同数量的帛。皇帝返回的途中,到了东平,又经过东郡,历魏郡、河内。壬戌日,皇帝的车驾回到京师,还到太学去视察。就在这一天,太尉杨震被免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被罢官。

夏天四月乙丑日,皇帝的车驾入宫,到祖庙祭祀。壬戌日,沛国上报说丰县出现了甘露,这在古代也被视为祥瑞。戊辰日,光禄勋冯石当上了太尉,这朝廷的太尉之位又换人了。

五月,南匈奴左日逐王反叛,朝廷派匈奴中郎将马翼去讨伐并将其打败。日南境外的蛮夷归附东汉,这显示了东汉在对外关系上还是有一定成果的。

六月,鲜卑侵犯玄菟,这鲜卑真是屡教不改,又来侵扰边疆。庚午日,阆中发生山崩。辛未日,扶风上报说雍出现了白鹿,这也是一种祥瑞的象征。辛巳日,派侍御史分别到青、冀二州巡查灾害情况,监督抓捕盗贼,这是朝廷对受灾地区的关注和对治安的重视。

秋天七月丁酉日,重新恢复右校、左校令丞的官职,同时日南境外的蛮夷首领到朝廷来进贡。

话说这一年,各地消息像雪花一样飘来。冯翊那儿跟皇帝报喜,说频阳、衙天降甘露,这可是大吉之兆。颍川也不甘示弱,称树木枝干连理,阳翟更是厉害,白鹿、麒麟都现身了,感觉祥瑞扎堆。可与此同时,鲜卑在高柳那一带搞事情,梁王坚也去世了,这悲喜两重天来得猝不及防。

八月辛巳,大鸿胪耿宝成功升职,当上大将军,那不得在朋友圈发个九宫格庆祝。没几天,颍川又来凑热闹,说阳翟出现一只麒麟、两只白虎,这祥瑞跟批发似的。

到了九月丁酉,剧情急转直下,皇太子保被废成济阴王,这落差谁受得了。乙巳日,皇帝又下令给死囚犯减刑,让他们去敦煌、陇西这些地方,右趾以下罪行和逃亡的还能花钱赎罪,这操作,搁现在估计能上热搜。辛亥日,济南说历城有黄龙出没,庚申这天还发生日食,这老天爷是在疯狂暗示啥吧。

冬天十月,安帝跑去长安游玩,一路上也不消停。新丰报告凤凰落在西界亭,好家伙,这是要凑齐祥瑞大礼包。到了长安,和三辅的官员们聚会作乐,玩得那叫一个嗨。闰月又去祭祀高庙和十一陵,参观上林苑和昆明池,还派人祭祀太上皇和萧何、曹参、霍光这些大佬,这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十一月乙丑才回到京城,估计都玩累了。

十二月,琅邪又说诸县出现黄龙,这一年到处都是祥瑞的消息,本以为东汉要走向巅峰,结果现实给了一巴掌。这一年京师和二十三个郡国都地震,三十六处地方下雨、刮大风、下冰雹,这是老天爷在搞破坏啊。

四年正月,东郡又报告濮阳出现两条黄龙、一只麒麟,这祥瑞播报还在继续。二月,下邳王衍去世,接着安帝开启南巡之旅。三月又发生日食,到宛城的时候安帝身体不舒服,让耿宝代理太尉,还去祭祀章陵园庙。结果乙丑就往回走,丁卯到叶县,安帝居然在车里驾崩了,才三十二岁。这消息还被隐瞒,官员们还像往常一样问安帝起居,过了几天才发丧。皇后升级成太后,掌权后让哥哥阎显当车骑将军,立北乡侯懿当皇帝。

四月,冯石当太傅,刘熹当太尉,李郃当司徒。然后就是一场权力斗争大戏,耿宝、樊丰这些人因为结党被收拾,樊丰他们下狱死,耿宝自杀,乳母王圣被流放到雁门。六月大赦天下,还减免先帝巡狩过地方的田租,算是给老百姓一点小福利。

七月,班勇出击车师后王,把人家给斩了,这战斗力杠杠的。这时候东海王肃又去世。十月,越巂山崩塌,没几天少帝也驾崩,这一年冬天京师大闹瘟疫,感觉这一年就是各种倒霉事集合。

史官评论说,安帝虽然是皇帝,但权力都在邓氏手里,政令都出不了后宫,后来还卖官、甩锅给大臣,这东汉的局势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路下滑。只能说这一朝真是够乱的,啥事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