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卷四十二·吴长沙桓王纪

孙策,字伯符。孙坚刚兴起义兵的时候,孙策带着母亲迁居到舒县,在那里他和周瑜成为好友。两人一起结交各地士大夫,江淮地区的人都十分向往归附他们。后来孙坚去世,孙策将他送回曲阿安葬,之后便渡江前往江都居住。

当时的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孙策的舅舅吴景,那时担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到曲阿,和吕范、孙河一起投奔吴景,凭借这些关系招募到了几百人。兴平元年,孙策投靠了袁术。袁术对孙策的才能十分惊奇,就把孙坚原来的部队交还给他。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上表举荐他为怀义校尉,袁术手下的大将乔蕤、张勋都对孙策十分敬重。袁术常常感叹说:“要是我有个像孙郎这样的儿子,就算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有一次,孙策的一名骑兵犯了罪,逃进袁术的军营,躲在内厩里。孙策派人直接进去把他斩杀了,事后才去向袁术谢罪。袁术说:“士兵就爱叛逃,大家都应该痛恨这种行为,你为什么要谢罪呢?”从此,军中的人更加敬畏孙策。

起初,袁术答应让孙策担任九江太守,可后来却改用丹杨的陈纪。之后,袁术想要攻打徐州,向庐江太守陆康索要三万斛米。陆康不给,袁术十分恼怒。孙策以前曾去拜访陆康,陆康不见他,只让主簿接待。孙策对此一直怀恨在心。于是袁术派孙策去攻打陆康,还对他说:“之前错用陈纪,我常常遗憾没能实现当初的承诺。如今要是你拿下陆康,庐江就真的归你所有了。”孙策成功攻克陆康,可袁术却又任用自己的旧部刘勋为庐江太守,这让孙策更加失望。

在此之前,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但寿春已经被袁术占据,刘繇就渡江把治所设在曲阿。当时吴景还在丹杨,孙策的堂兄孙贲担任丹杨都尉,刘繇到任后,把他们都赶走了。吴景和孙贲退到历阳驻扎。刘繇派樊能、于麋在东边屯兵横江津,张英屯兵当利口,来抵御袁术。袁术任用自己的旧部琅邪人惠衢为扬州刺史,又让吴景担任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攻打张英等人,可多年都未能取胜。

这时,孙策劝说袁术,请求帮助吴景等人平定江东。袁术于是上表举荐孙策为折冲校尉,暂任殄寇将军,给他一千多士兵、几十匹马,还有几百名愿意追随他的门客。等孙策到达历阳的时候,手下已经有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先是从曲阿迁到历阳,孙策又把母亲迁到阜陵。之后,孙策渡江辗转作战,所到之处都能攻克,没人敢抵挡他的锋芒,而且他军令严明,深受百姓爱戴。

孙策这个人,容貌英俊,喜欢谈笑,性格豁达,能听取他人意见,还很善于用人。所以,无论是士人还是百姓,只要见过他,都会尽心尽力,甘愿为他效命,甚至不惜牺牲性命。刘繇弃军逃走后,各郡太守也都弃城而逃。吴地的严白虎等人,各自拥兵万余人,在各地屯兵聚集。吴景等人想先击破严白虎等人,再打到会稽。孙策却认为:“严白虎这些人不过是群盗,没有什么远大志向,轻易就能将他们擒获。”于是他率兵渡过浙江,占据会稽,攻破东冶,成功击败严白虎等人。之后,孙策更换了所有的地方长官,自己兼任会稽太守,又让吴景担任丹杨太守,孙贲担任豫章太守;还从豫章郡分出庐陵郡,让孙贲的弟弟孙辅担任庐陵太守,丹杨的朱治担任吴郡太守。彭城的张昭、广陵的张纮、秦松、陈端等人成为他的主要谋士。当时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写信斥责他,还与他断绝了关系。曹操上表举荐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他为吴侯。后来袁术去世,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人率领袁术的部众想要归附孙策,却被庐江太守刘勋半路截击,全部被俘虏,刘勋收缴了他们的珍宝后返回。孙策得知此事,假装与刘勋友好结盟。刘勋刚收编了袁术的部众,当时豫章上缭有一万多宗族百姓在江东,孙策就劝说刘勋去攻打他们。刘勋出发后,孙策率领轻装部队日夜兼程,袭击并攻克了庐江,刘勋的部众全部投降,只有刘勋自己带着几百部下归附了曹操。那时袁绍势力正强盛,而孙策兼并了江东,曹操暂时无力对付他,只好先安抚。于是曹操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章迎娶孙贲的女儿,还以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又让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孙策暗中打算袭击许昌,迎接汉献帝,于是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还没等出发,就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在此之前,孙策杀了许贡,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逃到江边藏匿起来。孙策一次独自骑马外出,突然与这些门客相遇,门客击伤了孙策。孙策伤势严重,他请来张昭等人,说道:“中原地区正陷入战乱,凭借吴、越的兵力,三江的险固,足以静观天下成败。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他把孙权叫到跟前,给他佩上印绶,说:“带领江东的人马,在两军阵前决断时机,与天下人争高低,你不如我;但举荐贤能之人,让他们各尽其心,来保住江东,我就比不上你了。”当晚,孙策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六岁。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来又改封上虞侯。孙绍去世后,他的儿子孙奉继承爵位。孙皓在位时,有谣言说孙奉应当被立为皇帝,于是孙奉被诛杀。

史官评论道:孙坚勇敢坚毅,出身低微却能发迹,引导张温声讨董卓,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有忠诚壮烈的气节。孙策英气豪迈,才能出众,勇猛锐进,冠绝当世,招揽奇才,志向高远,想要称霸中原。然而他们都有行事轻率、果敢急躁的缺点,最终因此丧命,导致失败。而且割据江东是孙策打下的基础,但孙权对孙策的尊崇不够,孙策的儿子只被封为侯爵,从情义上来说有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