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大明:从血洗言官到纵横七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换皮

轻轻松松的出发,轻轻松松的到达,轻轻松松的办事,巳时三刻,替补身份,录入军籍等程序就已经完成,并领取了属于自己的腰牌、腰刀,服装。

后世影视剧中飞鱼服、绣春刀泛滥,就好像这是锦衣卫的标配一般。

但事实上,锦衣卫的服饰要严格多、复杂的多。

飞鱼、斗牛属于赐服装,并且只有在正式场合或者需要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穿着。

绣春刀也不是普通军卒的装备,而是百户以上才有资格拥有的,但因为锻造技术的原因,往往千户以上才能拥有。

王铮属于锦衣卫巡查、缉捕人员,所以他领到的是下摆分幅的青色曳撒(窄袖短衣),以及配属的青色棉毡帽,棉质革带,棉裤,绑腿,短靴。

当然,到手的还有一柄半米多长刀身平直的短腰刀。

虽然不算太长,但是抽刀轻轻挥舞之后,王铮得承认,这玩意很适合近战范围内的劈砍和突刺。

虽然不是传说中的飞鱼服、绣春刀,但是依旧让王铮兴奋不已。

在王铮看来,补缺是自己和杨百财的交易,但是对于经历司百户侯海涛而言,王铮俨然就是另一个杨(张)旭啊。

至于收钱不收钱的,真的很重要么?

吞了你的银钱,再把你父兄的缺额卖出去,这种事情少么?

就算对方真的这么干了,没有了父兄庇护的你又能如何?

于是乎,看到王铮这一副兴奋的样子,本着送佛送到西的原则,百户侯海涛干脆找了个房间让王铮衣服换上再走。

在杨旭的帮助下,完成换装,王铮向侯百户致谢之后离开了经历司衙门。

看着迈步离开的王铮,侯百户笑着摇了摇头。

“看着挺大的个子,其实还是小孩子的心性啊!”

随即转身回去,然而在打开房门的一瞬间,一个金闪闪、亮晶晶的东西出现在了侯百户的眼中。

看到这玩意,侯百户的眼睛立刻眯了起来,迈步上前,掂量了一下,随即将这个大概五两重的金稞子放入了怀中。

“人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做事可不比大人差,怪不得杨百财这家伙愿意帮你,哎,这王猛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五两的金稞子,至少也能换上五十两银子。

虽然很是心疼,虽然王铮甚至不知道侯百户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但王铮还是留下了金子,但有些东西是没法避免的,谁让自己选择进入了锦衣卫。

经历司,这玩意放在后世,几乎等同于锦衣卫财团的财务、人事加上总裁办。

偶然的机会,外出的时候遇到了集团财务室的一个喜欢喝咖啡的小姐姐,你会因为可能会肉疼,就放弃掉一个拉近和人家关系的机会嘛。

有时候,一杯猫屎咖啡,或许可以为你带来一座金山。

告别了侯百户,离开了经历司,王铮再一次踏上了京师的街道。

虽然,连半个时辰的时间都不到,但是王铮可以明显的感觉出,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已经和来时截然不同了。

一件青衣,一柄腰刀再加上一块黑不溜秋的腰牌,这套装束既不华丽,也不惹眼,但是看到这一身装束的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满着敬畏。

没有人敢于硬顶,没有人敢于阻拦,所有人都本能的避开,哪怕穿着这一套衣服的仅仅是一个还不到十三周岁的半大孩子,哪怕这个孩子脸上的稚气都无法掩饰。

这就是锦衣卫威严,这就是从洪武十五年到现在,锦衣卫近百年无数血案积累出的赫赫声威。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现在,王铮从未享受过如此的待遇,以至于不自觉的挺胸抬头,有那么一瞬间,王铮甚至感觉身体都是轻飘飘的。

半个时辰之后,王铮、杨旭已经回到了自家百户所在的辖区,而临近城墙这边又恰好是王家所在的街面,这里可是有不少人认识王猛、王铮父子的。

相比较其他地方,此处的百姓看向王铮的目光敬畏依旧,但是却多了一份期待。

王铮知道,这是父亲留给自己最后的遗产。

此时此刻,王铮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轻飘飘的身子也重新踏回了地面。

“老爷还是没回来!王老爷不妨先回去歇息,老小儿会把王老爷的情况告知老爷,若老爷召见,王老爷到时再来即可。”

说到一半,孟伯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不过,王老爷,按照以往的情况,这么早就出算回来了,我家老爷恐怕也不会再见其他人了,王老爷明日点卯的时候过来即可。”

听到点卯这个词,王铮笑了。

成化年间,驻京锦衣卫总共有十七个千户所,其中核心五所,从属六所,功能六所,总人数过万,更分布在京师各地,职责也各不相同。

就连每日报备都不现实,更何况每日集中了。

所以,为了方便管理,驻京锦衣卫都是去自家百户所在集中,然后由自家百户分派任务,或当值,或者巡查、或缉捕,或办案,或抓人,再或者被东厂、北镇抚司乃至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借调办案。

王猛还活着的时候,就是每日到杨府门口点卯。

现在,父亲没了,自己又补上了,如果自己没了,自己的儿子会不会也继续过来点卯,这不禁让王铮有了一种愚公点卯,无穷尽也的感觉。

人家既然说了,王铮自然也不会坚持在这里死磕,向孟伯和杨旭道别之后,就径直向家中走去。

从自家到经历司,从经历司到杨府,等到王铮回家的时候,时间已经临近正午。

王家所在的宅院本就临街,时值正午,路过的行人,采买的客商,吆喝的小贩,让街道上变得热闹非凡。

心情大好的王铮也是边走边看,顺便考虑着买点什么吃食带回家,也省的再开火了。

然而,还没到街口,王铮就发现前面聚集了不少人。

看到这副场景,王铮笑了,就看热闹这一点,大明和后世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于热闹,王铮历来的态度是看看就好,要是一个不小心,把自己变成被看热闹的对象,被人开盒可就不好玩了。

虽说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网络那么发达,但在王铮看来,过度的被人关注依旧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自己刚刚才摆脱了生存的危机。

奈何,这人群聚集的地方是自己回家的必经之路,顺路看个热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