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而第一
《皇疏》:“《论语》是此书总名,《学而》为第一篇别目,中间讲说多分为科段矣。侃昔受师业自学而至尧曰,凡二十篇,首末相次,无别科,而以《学而》最先者,言降圣以下,皆须学成,故《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明人必须学乃成。此书徧该众典以教一切,故以《学而》为最先。而者,因仍也;审谛也,一者,数之始也。既谛定篇次,以《学而》居首,故曰第一也。”[1]
李光地《榕村全书·榕村语录卷之二》:“《学而》一篇,首在于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而后亲师取友,讲学集益。然不可为外物所移夺,故以不求安饱、处贫富及不患人知终焉。首章为此篇之纲,盖先之以学,则凡篇中所谓孝、弟、忠、信、重威及传习、学文之类皆是也。次之以友,凡篇中所谓亲仁、无友不如,己以至就有道而正之类皆是也。终之以不愠,则篇末之不求安饱,无謟无骄,乐且好礼以至不患人之不己知皆是也。学问始终大节目,只此三事而已。”[2]
曾国藩同治四年四月十一日日记:“孟子所谓善言德行者,当为后世理学诸家之源;善为辞令者,当为后世词章诸家之源。孔子谦不能辞令,而以善言德行自许,盖在己者实有盛德至行而后能自道其所得也。《论语》一书乃善言德行之尤著者,因默诵《学而》《为政》《八佾》三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