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的学校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桂花巷23号的月光

林晓晓所说的“秘密基地“,其实是教师办公楼后面废弃的杂物间。锈迹斑斑的铁门虚掩着,门缝里钻出几株狗尾巴草,在秋风中懒洋洋地摇晃。胡小八望着墙皮剥落的门牌号——“桂花巷23号“,突然想起母亲说过,老校区改建时,有些门牌被工人们当纪念品收走了。

“上星期我来送作业本,看见班主任抱着个铁盒子进去。“林晓晓从书包里摸出三枚回形针,“张明宇,该你大显身手了。“

月光下,张明宇的镜片闪过一道精光。他蹲下身,把回形针弯成古怪的形状:“这是根据北宋《武经总要》里的机关术改良的......“话音未落,铁锁突然“咔嗒“弹开,惊起屋檐下栖息的麻雀。

霉味混着樟脑丸的气息扑面而来。胡小八的手电筒光束扫过蒙尘的置物架,忽然定在某个闪烁的亮点上——那是架黄铜天文望远镜,镜筒上系着褪色的红绸带,像条沉睡的龙。

“1965年校庆纪念品。“张明宇用袖口擦拭铭牌,“比我们爷爷年纪都大。“林晓晓却踮着脚去够顶层的老相册,发梢沾满银闪闪的蛛网。

胡小八的指尖触到个冰凉的铁盒。盒盖开启的瞬间,梧桐叶形状的月光正好落进来,照亮盒子里排列整齐的子弹壳。每枚壳底都刻着日期,最新的是去年冬至,还粘着点未擦净的火药。

“小心!“林晓晓突然压低声音。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手电筒强光刺破窗外浓稠的夜色。胡小八感觉后颈渗出冷汗,他认出那是教导主任巡逻用的强光手电。

三个影子叠罗汉般缩进储物柜。樟脑丸的气息熏得胡小八想打喷嚏,林晓晓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张明宇的眼镜腿硌在他肩胛骨上。透过柜门缝隙,他们看见教导主任的皮鞋踏过满地月光,突然在铁盒前停住。

“老陈啊......“叹息声惊飞了窗外的夜枭。主任蹲下身,手指抚过那排子弹壳,“你家属院那棵枇杷树,今年结果特别甜。“

胡小八的瞳孔猛地收缩。他想起班主任钢笔上的刻痕,想起办公室门后的旧军装,想起数学作业本上那颗朱红的五角星。林晓晓的手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尖冰凉,却在微微发抖。

巡逻队的脚步声远去后,张明宇第一个钻出柜子。他的校服沾满灰尘,却兴奋地举着本泛黄的笔记:“你们看!“翻开的内页里,三角函数公式旁画着坦克剖面图,页脚标注着“1987.3.16,猫耳洞“。

回程的公交末班车上,三人挤在最后一排。林晓晓把相册摊在膝盖上,黑白照片里的少女穿着老式校服,正在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她眉眼间凝着霜雪般的锐气,胸前团徽亮得像是摘了颗星星别在上面。

“原来班主任拿过全省天文竞赛冠军。“张明宇用手机计算器换算着笔记里的公式,“这些弹道轨迹计算方式比教材先进多了。“

胡小八摩挲着铁盒边缘的凹痕。月光透过车窗流淌在子弹壳上,那些刻痕忽然变得清晰起来——2015.8.1、2016.8.1......每年建军节的纪念,像沉默的坐标串联起十五年光阴。

第二天数学课,班主任讲解坐标系时的声音比往常沙哑。胡小八望着她板书的背影,粉笔忽然在“原点“位置重重一顿,留下个小小的星形凹痕。林晓晓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望远镜,镜筒指向窗外如洗的碧空。

放学时,胡小八故意磨蹭到最后。他抱着作业本站在办公室门口,看见班主任正在擦拭黄铜望远镜。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越过斑驳的地砖,轻轻搭在墙角的铁盒上。

“市图书馆的穹顶结构,可以看作立体坐标系。“她突然开口,手中的麂皮布抚过镜筒,“你父亲的设计手稿里,藏着最美的数学语言。“

胡小八的作业本哗啦啦散落一地。在漫天飞舞的纸页间,他看见每道应用题的批注旁,不知何时都多了枚小小的五角星,像从父亲图纸上逃出来的星光,又像是铁盒里那些沉默的坐标。

暮色渐浓时,林晓晓和张明宇正在榕树下等他。蝉鸣声里,胡小八摸出三颗水果糖,糖纸在晚风中舒展成金色的帆。春晖小区的桂花香更浓了,混着远处飘来的炊烟,把三个小小的影子酿成蜜糖般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