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父母双亡,为讨生活剃度出家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濠州钟离县的陈二娘梦见一位天神送给她一粒闪闪发光的药丸并让她吞下。醒来后,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就像嚼过口香糖一样口有余香。

第二天,陈二娘便诞下一名男婴。婴儿出生时,整个房间红光四射。邻居以为她家失火了,秒变消防队员赶去救火,到了才发现,她家正在生娃。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有一天,一位道士突然闯进陈二娘家,对她丈夫朱五四说:“好个公公,八十三岁当大贵。”

迷雾小剧场
朱五四八十三岁时有没有变尊贵呢?事实上,他只活到六十四岁。不过,从他出生那一年算起,到第八十三个年头,他的儿子自立为王,而他的身份确实也变尊贵了。
在儿子出生后不久,朱五四给他取了一个比“闰土”还土的名字,叫朱重八。朱重八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迷雾小剧场
“朱重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在元代,百姓取名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以父母的年龄相加的总和为名。比如,你和阿Q一样都姓赵,你出生时,爸爸二十四岁,妈妈二十二岁,爸妈年龄相加的总和是四十六,你就叫赵四六。第二种,以家族中兄弟的排行为名。比如,朱元璋虽然有三个哥哥,在家中排行第四,但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又是“重”字辈,所以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发迹之后取的。
此时,朱五四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而他只是一个靠租种地主的田地过活的佃(diàn)农,还要养活一大家子,所以家里穷得连耗子都嫌弃。

正是因为家里穷,朱元璋仅仅上了几个月的学,就被拉去给地主家放牛了。
独家爆料台
相传,朱元璋在放牛期间曾将地主家的小牛犊偷偷炖着吃了。为避免遭受毒打,他将牛尾巴插进大坑中,然后告诉地主,牛陷进坑里了。地主去看时,想把牛拉出来,结果牛尾巴掉进坑中,于是便信以为真。

后来,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到了朱元璋十七岁时,一家人差点死光,仅剩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和朱元璋侥幸存活。当时,朱重七做了上门女婿,所以家中仅剩朱重六和朱元璋。

当时,穷人压根死不起,因为没有葬身之地。
为了安葬父母,朱元璋和朱重六苦苦哀求地主刘德,希望他能看在父母替他种了一辈子地的份上给父母一块地,让父母入土为安,但他们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独家爆料台
你是不是很好奇,朱元璋在发迹之后是如何对待冷酷无情的刘德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不但没有刁难刘德,反而还赐给刘德三十顷[1]良田。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并不是因为他不记仇,而是因为他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载入史册,因此想给后人留下一个宽容大度的形象。
虽然刘德缺德,但是他哥哥刘继祖却是个大善人,他给了朱元璋与朱重六一块地。然而,谁能料到二十多年后这里竟会成为壮丽森严的皇家陵园呢!

独家爆料台
后来,朱元璋有没有报答刘继祖呢?他称帝后,刘继祖虽然已经去世,却被追封为义惠侯。这是什么待遇呢?要知道,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很多功臣都未能封侯。此外,刘继祖的儿子也被封官,负责看守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刘继祖的孙子则被送进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相当于直接保送清华、北大。

独家爆料台
别人施舍的土地能好到哪里去!那么,朱元璋发迹之后有没有想过另择吉壤安葬父母呢?当然想过。不过,古人迷信风水,认为父母的墓地选得好,子孙就能兴旺发达。当时,朱元璋已经称王,按照风水学来说,他父母肯定被埋到了风水宝地上。由于担心破坏风水,所以他只在墓地周围进行了一番扩建。
朱元璋与朱重六虽然找到了墓地,却没有棺材,只好将父母的尸体用破衣服包裹起来草草掩埋。

当时,飞蝗遍野,遮天蔽日。庄稼都被蝗虫吃了,百姓只能吃草木。为了活下去,朱元璋与朱重六决定离开家乡,各自逃荒。分别时,两人抱在一起哭成泪人。

邻居汪大娘见朱元璋可怜,就给他出主意,让他去附近的皇觉寺剃度出家。此刻,对于朱元璋而言,只要能活下去,别说做和尚,就是做牛做马都愿意。
迷雾小剧场
汪大娘为什么建议朱元璋出家呢?原来,朱元璋刚出生时因为腹胀差点死掉。朱五四梦见自己抱着他跑进寺庙,打算将他送给寺里。当时,寺里空无一人,朱五四又将他抱了回去。奇怪的是,朱五四醒来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却不治而愈。后来,朱元璋也时常生病,朱五四一直想让他出家,但考虑到他年龄太小,只好作罢。汪大娘建议朱元璋出家,一方面是为了了却朱五四生前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朱元璋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不久,汪大娘让儿子带着礼品将朱元璋送进了皇觉寺。从此,朱元璋成了一名和尚。
独家爆料台
朱元璋发迹后是如何报答汪大娘的呢?当时,汪大娘已经去世,她的三个儿子全被封官。为了纪念汪大娘,朱元璋还特意让她的一个儿子改姓汪。

在皇觉寺里,朱元璋像极了一个没有工资的打工仔,每天不停地洗衣服、做饭、扫地、上香……总之,寺里最脏、最累的活全是他干。

有一次,老鼠咬坏了伽(qié)蓝神塑像前的蜡烛。朱元璋大发雷霆,责备伽蓝神不管不问,于是在他背上写下五个字:发配三千里。

朱元璋原以为只要出家就有饭吃,岂料在皇觉寺里只待了五十天,寺里就断粮了。无奈之下,主持遣散了寺中所有和尚。朱元璋只好穿上僧衣,拿着钵盂,云游四海。
独家爆料台
相传,朱元璋在云游期间曾经路过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庄。当时,他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光。就在饥饿难耐之时,他突然发现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柿子,于是立刻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他发迹后,再次路过此地时,发现柿子树仍在,于是立刻解下身穿的红袍披到树上,还封它为凌霜侯。

朱元璋曾游历光州、汝州、颍州等地。其间,他吃尽苦头,尝遍人间冷暖,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独家爆料台
知道朱元璋在云游期间有多艰苦吗?据他本人透露,早晨看到哪有炊烟就像狗看到骨头一样急匆匆赶去化缘,晚上看到哪有古庙就跑去借宿。他时常仰望着高耸的山崖,依靠在崖壁上,听猿猴在月下哀鸣,显得十分凄凉。他感觉自己就像蓬草一样被风吹得飘摇不定,心中就像沸腾的汤水一样翻江倒海。

然而,这一段炼狱般的经历也恰恰磨炼了朱元璋的意志,增长了他的见识,提升了他的智商和情商,让他从一个生瓜蛋子蜕变成一个老江湖。

朱元璋是一个极其留恋故土的人,在外流浪三年之后又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皇觉寺。

因为由蒙古人建立了近百年的元朝还得借朱元璋之手来推翻,所以命运之神断然不会允许他一辈子待在皇觉寺里,于是安排了一场改变他命运的起义。


注释:
[1]顷:全称“市顷”,土地面积单位,1市顷约合6.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