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清点嫁妆
这一声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只见沈新月排众而出,在越慈舟面前站定,俨然一副主人家的姿态。
“老夫人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也是正常,越娘子何必在此咄咄逼人?”
沈新月一脸义正严辞,反倒让越慈舟看起来强势欺人。
院中围观的下人们交换着眼色,宋衡玉和沈新月的关系,府中上下心知肚明。见两人对峙,此时都屏息等着看好戏呢、。
“呵。”越慈舟缓步上前,眼中带有深意地看着沈新月,“沈小姐倒是热心肠,只是此为宋府家事,不知你是哪位?”
这轻飘飘一句话,直戳沈新月的痛处,脸色倏地一白,双手不自觉绞紧了帕子。
府中下人们,默不作声地旁观两人的交锋,心中暗叹:还是夫人略胜一筹!
小桃手里握着个锤,冷不丁说道:“我家小姐好歹是明媒正娶,不像有些人,还没进门呢,倒摆起当家主母的架子了……”
“你、放肆!”沈新月大怒,她身边的小丫鬟,当即走上前就要给小桃一个教训。
“啪!”
越慈舟不知何时挡在了前头,清脆的巴掌声响起,众人还没看清,那丫鬟就已经捂着脸跌倒在沈新月的脚下。
沈新月看着跌坐在地的丫鬟,指尖发颤。
“我是外人,越娘子也不再是宋府人,我只说了句公道话,便要出手伤人,真以为没有王法了么!”
闻言,越慈舟忽然笑了。
“第一,我儿姓宋;第二,我是收回我自己的东西;第三,王法?你一个外人,为何一再为陈氏找借口推三阻四?可是要伙同陈氏母女侵吞我的嫁妆?”
越慈舟的声音不紧不徐,忽然逼近沈新月。
“按《周律》,沈小姐口中的王法,凡有夫家意欲侵吞他人嫁妆,杖三十,徒一年。沈小姐口口声声,如此维护老夫人,莫不是想要替她顶罪?”
此话一出,几乎全场噤若寒蝉。
没想到夫人在府中这么久,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下人们迫于淫威,个个默不作声,心里却爽得很:老夫人、小姐和沈小姐怼了个遍,简直是后宅六边形战士!
沈新月和陈氏母女的脸色青白交加,宋妙姝见状急忙将沈新月拉到一旁。
低声安慰道:“沈姐姐不要与那疯妇一般见识,这里有我和娘在,你先去兄长那里,让他送你回王府吧。”
今日和越氏初见,没想到屡屡受挫,沈新月憋着一肚子气,连带看着陈氏母女也多了几分怨怼。
要不是这母女二人办事不利,越氏哪有机会在她面前耀武扬威!
“有劳陈姨和姝儿妹妹了。”她勉强维持着体面,临走时也不忘回头剜了越慈舟一眼,这才带着丫鬟匆匆离去。
沈新月一走,这会剩下的可都是宋府中人了,可四处围观的下人们不但没走,反而越聚越多。
大人可说了,要是老夫人再作妖,就送她回老家静养,她们光脚不怕穿鞋的,怕个鸡毛。
陈氏看越慈舟今日不达目的是不会走了,咬了咬牙,对张婆子吩咐:“去前院一趟,让管家带着库房钥匙来见。”
张婆子连连称是,越过越慈舟主仆二人,快步去了前院。
待她走后,越慈舟和陈氏母女陷入沉默。
-
初夏的天气,虽然过了晌午,可晒得久了仍叫人头晕目眩。
小桃跟会变戏法似的,借着周围的人脉很快给越慈舟拿来了一个蒲团和一块蜜瓜。
主仆二人和围观的下人在大树阴凉下一坐,说不出的惬意。
反观陈氏母女平日里养尊处优,哪有这样晒过。
偏又放不下身份和下人们坐在阴凉处,只能命粗使丫鬟们去屋里抬了两把椅子,在太阳下硬生生坐着。
越慈舟吃完瓜,将手擦了擦。
看着陈氏母女被晒得满脸通红,还要守着院门的姿态,突然就想使坏。
她清了清嗓子,随后开口道:“午后暑气大,老夫人要是热的话,咱们一同进屋里等也是一样的。”
陈氏略带认同,正要点头就见宋妙姝甩来眼色,当即清醒。
“不不不,屋里湿气大,多晒晒也好。”
越慈舟意料之中地被陈氏拒绝,心中了然,不再多言。
等到张婆子带着管家来到嘉兰苑,一行人便向嘉兰苑西侧走去。
这处宅院是越慈舟嫁到宋家后新建的,库房设置在僻静处,本该少有人至,可那铜锁锃亮,四周连个蛛网都没有,哪像是许久不开的样子。
就连小桃也品过味儿来,她就说老夫人一天恨不得开八遍库房,怎么会积灰,都是借口!
宋府后宅的三位主子,宋管家是哪个都不想得罪。
几人站定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开口试探:“老夫人,夫人,小姐老奴现就开库房了?”
宋妙姝不语,越慈舟颔首,陈氏厌烦地挥挥手:“开吧开吧……”
“哎!”宋管家得到应允,立马掏出了库房钥匙。
两个小厮上前,合力拉开沉重的铁门。
越慈舟一抬眼便看见了当年抬进宋府的嫁妆箱笼,而后转身和小桃低语几句,小丫头立刻会意,从怀里掏出泛黄的清单,快步走到宋管家跟前。
宋管家接过单子,抬头先是看了看陈氏母女,而后迟疑地看向越慈舟。
他在宋府三十余年,也亲眼见过少爷和夫人这两人是如何订婚,再到陌路。
只可惜夫人这样好的女子,少爷不知珍惜。
越慈舟远远向他点了点头,前世在宋府,唯一对小桃和孩子有过照拂的便是宋管家,都说雪中送炭难,在宋府她也只对宋管家还有几分信任。
嫁妆清单,由他来主持清算,谁也挑不出错来。
紧接着,宋管家接过小桃递来的嫁妆清单,给越慈舟和陈氏母女安排好位置,便带着手底下的人,和小桃一起,打开木箱一一清点核算。
“百年野山参两支;雪域灵芝一匣;鎏金神农像一座……”
“蜀锦被褥两床;锦缎布匹、四季衣服三箱;诗书医典五箱……”
宋管家高声唱念,带着小厮们逐一开箱查验。
陈氏母女如坐针毡,生怕被人发现不对,见越慈舟倚着廊柱,并未说话,才逐渐坐直了腰板。